2017年12月6日 星期三

生命真諦的認知(活的死人嗎??)…

※ 生命真諦的認知 善財童子 降 中華民國 87 年 3 月 22 日 歲次戊寅年二月二十四日 生命的真諦,非以其生命的長短來論斷,即是非是活多久、活多長來評論生命的意義。 生命能發揮功能,濟利人群,才是其真諦也,即使是短命而亡,亦可說是死的活人,因 其能真正善用其生命, 如不能善用生命之人,即使是活的很壽長,也是一個活的死人,又有何 用呢? 所以世人應該能認知生命價值的基準點,才能過得很有價值,才能使生命發揮功能的極 致也。 ※ 現今世人甚多屬於活的死人,對社會並沒有多大的貢獻,懵懵懂懂,醉生夢死,實在失 卻生命的意義,當醒思明之。

何謂~ 【智,愚,迷,悟!】人…

何謂~ 【智,愚,迷,悟!】人… 語云… 八二、何謂智人? 智者知也。惟有智人,知有天道可修,知有聖教科學,知有明師可求,知有善可作,知有罪可懺, 乃至知有入世出世,輪迴因果。如天有日,如夜有燈,能知能見,善惡報應,一知見後便能捨惡從善,改邪歸正。 非理不說,非道不行,非物不取;唸唸中正,時時真實;積德成名,流傳後世;是名智人。 總言講仁義、說道德,己立立人,己達達人,以期人人達到賢關聖域為目的。 。。。。。。 八三、何謂愚人? ※ 愚者笨也。愚笨之人心暗,心暗所以不識高低,不知有天堂地獄,不信有六道輪迴。 但知貪花戀酒,殺生害命,而供口腹,一生中殺害百千萬億眾生身,結下百千萬億性命債,輪迴相遇,?相食?,無有了期。 何以故?一切牛馬豬羊畜牲之類,皆是累世冤親,善惡眷屬,至墜入輪迴,改頭換面,來作畜生。 愚人殺食,即殺自己父母,即食自己眷屬之肉,父遭子殺,輪迴路上,父子不知,相殺相食,無有修止,一失人身萬劫不復。 此之謂愚人。故倉頡父子造肉字,一個窩內兩個人,俗雲:「吃八兩還半斤,算來即是人吃人」,即此義也。 。。。。。。 八四、何謂迷人? 迷者糊塗不明也。迷人戀世,貪酒愛色,縱六根,貪六塵,縱性快樂,邪偽多端,顛倒無數,但圖目前受用,不顧身後招殃。 迷真逐妄,負讀聖經,背覺合塵,縱遇聖賢,不能救渡,常沉苦海,永失真性,一入輪迴,萬劫不復。此之謂迷人。 。。。。。。。 八五、何謂悟人? 悟者覺也。悟人能以覺知自心是佛,穆道修行,三業無虧,六根清靜,有方有便,無人無我,自渡渡他,同我物道。 雖住世間,世法不染;坐塵勞內,轉大法輪;變地獄為天堂,指迷途見佛性; 做諸佛事,度脫有情,發大慈悲,誓相救拔;此等之人,即為悟人。 。。。。

2017年11月21日 星期二

上士聞道

大甲溪水神… 台疆地區雖處處開有廟、院、宮、堂 代天宣化,指引迷津,教化善道, 不過,知其利害因緣者勤於體天而行,不知者卻仍是懵懵懂懂, 所謂: 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若有若無, 下士聞道,大笑之。

過橋多?

。。。。過橋多。。 玄天上帝 降 話 教學題材警世修,共同一致理尋求。 聖堂導化開迷路,悟性究研果己籌。 談:路與橋 只要有人之處,一定有路,也有橋。 一般人常言道:「我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多。」 諸位自己仔細想一想,「過橋比走路多」這句話,在科學日益發達的今天是否講得通? 如果你走過的橋比人多,或是米糧比別人多吃三、五牛車, ※※ 但是你一生卻不知追求人生的理想, 這樣是不是枉費了你過的橋比別人走的路還多!是不是白白多吃了白米飯? ※ 在世上為人莫自高自滿,雖然年紀老大,但是對人生哲學半點不明,這樣是否多費 上天賜你完整的身軀? ※ 人活在世間要活得有意義,要了解過橋的意義,更要明白人生應走的路徑。 今日科學昌明,應悟出為人之價值,莫枉費到人間空來空回白走一趟。 要了解人生之真諦,否則過橋比人多也是無益。 雖然人生之路走得不遠,但步步深究, 了解應替這個世間做些什麼! ※※ 能夠奉行天道,普化蒼生, 到這時才可說出: 「我過的橋,比人走的路還多!」 。。。。。

2017年10月31日 星期二

去人我

第十一章去人我 張果老仙翁降 2014年5月24日 歲次甲午年四月廿六日 詩曰: 火風地水做人身。五蘊和合假變真。 千百年來生死轉。凡夫依舊視如珍。 聖示:吾今日降著:《修道基本功》。 人生於世間,從小到大都會經歷種種煩惱習氣,造成無量的痛苦和不安。 從修行的觀點來看,產生這些煩惱習氣的根源,主要是【人我執】和【法我執】所造成。 由於此二種虛妄和執著,障蔽了本具的智慧光明,不能悟證常住真心,以致從無始以來,纏縛有情於三界六道之中,生死流轉,受無量苦。 故若要了脫生老病死的痛苦、從輪迴中解脫,就一定要去除此兩個執著,否則解脫無望。  ※ 【人我執】,每一個凡夫都有,而且非常濃厚。 一個人有了人我執,就會生起私心。 私心一生起,則引發貪、嗔、癡等諸惑,其一言一行,一舉一止,總要為我。 即要為我,必不顧人。 即不顧人,必損人利己,傷天害理,無所不為矣。 如果沒有人我執,或者認識人本【無我】,即明白一切都是如夢如幻的空性,就不會想要爭什麼權,奪什麼利,如此又哪會產生煩惱和痛苦呢? 故金剛經云: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即是此理也。 世間許多糊塗學人,認假為真,執著此身,以為是我。 一認是我,即便有人。 有我有人,即分你我彼此。 一分你我彼此,則輕乎人而重乎我,內於我而外於人。 日謀夜算以肥己,千方百計以取人。 一行一言,不肯吃虧讓人,一貨一利,要佔他人便宜。不但應事接物,處處爭勝,事事好強。 即便是至親好友、同事同業者,亦要分出你我。恨不得他人貴物,為我獨得;世間好事,為我獨成。 有利之處鑽頭探手,無利之處縮頭藏尾。 殊不知三寸氣斷,萬有皆空,即便是此身亦不屬於我。 到了那時,人我俱無,我在何處? 而人又在何處?何苦在世枉用心機,強分人我,多結冤仇,豈不愚哉! 故真心學道者,要速去除人我之見,否則,有人我之見,彼此之分,私慾堆積,茅塞心竅,妄想明道,難矣。

2017年10月30日 星期一

得意須知防後患.人生福運豈長隨

第十一章   得意須知防後患.人生福運豈長隨 南天哪吒三太子 降   戊辰年四月初六日 詩曰: 享盡人生意外財。逢凶化吉避橫災。 福星拱照堪安樂。尚要提防患未來。 聖示:人生得意無時久,福運盡頭處,便是災難來。 世人常有謂:「某人時有橫財可得,某人命大福大,災難不能害,逢凶化吉」等等之語。 殊不知,福有盡時,如未能善為把握,再加修善功德,以求福慧延長,則後患深矣! 勇筆:恩師之意,是否指人之福份均有註定。故某人之時有橫財,及大難不死,均在享福。 恩師:不止於此。享福次數愈多,則相對減少;比如每人均有存款壹佰萬,省吃節用的人,夠一生之衣食無缺,奢侈浪蕩的人,就不夠用了。 勇筆:也就是說,那些時有橫財命及逢凶化吉、福大命大的人,均是透支福運,等福運享完就慘了? 恩師:大致如此。 因為,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福份,只是各人的福份顯現時期不一,如果過份的顯現福份,就好像是奢侈浪蕩的人在使用存款一樣,終必享用罄盡。 勇筆:可是,總也不能說,時有橫財、福大命大不是好事啊? 恩師:當然是好事。可是,你必須體會出個中道理,不能一味享福而不求再補充福份。難道你沒看過福份享盡的後患嗎? 勇筆:有是有,就像恩師所說,時常有橫財可得,可是到頭來,他仍然是落魄潦倒。 恩師:這就對了,你的人生時常有福運的顯現,當然是好事,可是相對的, 你也要警愓,一旦福份享盡,你再也沒有這種幸運,那麼帶來的困擾,就很讓人頭痛。 勇筆:請問恩師,人的福份怎麼會有易顯與不易顯之差別? 恩師:這個關鍵在於你前世因。 當然,後天即此世亦有很大關連。 比如說,你前世尚有餘些善功德帶轉此世,那麼就註定有那些福份。 再就所餘的功德是如何造立,此世又會安排怎樣出現,這種詳細安排,是地府條律,一時也述不完的。 而後天即此世,你所處的環境、言行等,也都有可能左右你的福份顯現時機。 勇筆:又要如何才能補充福份。 恩師:當你享受到一次福份時,你的福份將減少一分,而不論這次的福份是財或物,肯定的是你必然有所受益。 所以,你應該以回饋的心理,施行於公益的事物,那麼,自然可以再得福份延長。 勇筆:也就是再造立功德,以此功德,求得再補充本身的福份了。 恩師:當然也可以這樣。 勇筆:所以,也就可以造立功德來祈求福份的早日顯現助益人生? 恩師:不錯。 勇筆:感謝恩師開示。這樣也就可以啟示那些身在褔中不知褔的人快行功立德;更可以讓那些褔份還未顯現的人有所體悟。

善書之閱讀

善書之閱讀 西天日月光明佛 降 中華民國 86 年 1 月 5 日 歲次丙子年十一月二十六日 ※ 善書者,乃提醒世人為善,端正理念者也, 也費盡仙佛聖神苦口婆心、費盡心力來勸世, ※ 但一般人均類如小說般的,只閱目而遇,並未細心加以研悟言詞間之含意,亦未能深入去了悟 其中之禪意,故而失去了勸善度化之功效。 ※ 一本善書,雖大多應運以淺化其文字,但亦得能細 心去體悟,才能徹底了解,以得心印,改善己心。 ※ 由而可知一本善書非求其閱讀之快,但求其 中任何一段之啟悟,才能真正的受益,否則任憑去閱讀百卷,亦其任何之功效。 今日提及此事 告知世人,一本善書、雜誌得真正慢嚼細咽,才有裨益也。

2017年10月26日 星期四

佛道本一家

佛道本一家…。 [盼已閱者,溫故知新…。。 未閱者;啟迷入悟矣!]。。 複述: 佛道本一家…。 同本道心~ 西天寶勝佛 降 中華民國 88 年 8 月 29 日 歲次乙卯年七月十九日 道之派門甚多,教之形式亦異,然道本於心,心在於道,不論派別、教別都是一樣的。 ※ 如同吾今日降鸞就是這個道理,但是世人一般錯誤之觀念,則教別之分別心、差異心甚大,這 都是不明【道】所使然也。 ※ 任何一道脈,談的都是修【心】 ,人之【心】無異,那道別、道脈怎 會有差異呢? ※ 如果有這種之心態,那吾奉勸你不必修【道】了,因成證不了仙佛,仙佛者,無 任何之分別心故也。 再看有些這些道廟亦供奉有佛像,這是對的,無差異心,而有些佛寺則難見有其他道門 之神像,這就是自縛門戶之見, 這乃見心受囿而無以突破,試想怎會有慈悲心去度眾生呢? 那 不同教門之眾生難道就不度了嗎? 所謂【眾生】 , 無分你我教別,都是相同的。 所以說,人心之 可畏於此也,造成自己的道阻,甚值探討。 盼能多加悟理,開展你心修之視野, 那必定更有成 就。 。。。。。

可用心閱讀嗎?~善書本!

。。可用心閱讀? 本堂主席五聖恩主  關降 戊寅年八月初二日     詩     一吟詩詞咫尺深    三沙五石輔忠臣     七情六慾轉雲過    九九天門現光毫     其二     著書立說光陰過    深雲心間幾留雲     目標未顯迷惘進    再著數秋已過晴     其三     明心凡塵塵心去    見性非性亮自己     告竣將即勉諸契    目標行程稟吾明     示   ※    諸生道安!爾等可曾有用心過研悟聖賢仙真垂訓慈語,進而依理實修嗎? ※ 殊不知,修道首貴體悟與力行。 倘若只一味的隨人拈香拜神禮佛,對於聖賢仙真垂訓慈語鮮少下工夫去研悟,何知真理所在? 何能涵養心性的修持與提昇,始自斷煩惱,滅無明,增智慧,識見本性,臻至究竟涅槃呢?     所謂:「師父引進門,修行在個人。」 ※ 然而,修道重點不在於道齡長與短,抑或其尊卑如何。 貴在你是否用心研悟了沒? 證悟道了沒? 或者還一直是個掛名無實的修道士。 期深思!深思!     縱可觀之,六祖慧能大師在拜師後於短短八個月時間,就能明心見性(證道),透視一切法,故以云:「萬法唯心」。 反觀,神秀大師雖已修行了多年,卻未能證無上菩提之道。 ※ 是以故,「用心」對一位修道士而言是何等的重要。 爾等焉可不用心修悟,而繼續做個修道客嗎?此吾神所不願見也!     ※ 仙佛云: 「信神而不去學神就是迷信, 拜神而不去學神就是愚行。」 ※ 光「信」或單講理論而不去力行,正如書餅充飢是無法解脫生死的。 比如大部份作惡之人,皆知惡事不可為,卻仍昧著良心去行惡。 故唯有依「真理」實修實煉,方能解脫生死輪迴,永享安樂。 冀望諸生及修士們,能具體而明確的善解修行真正意義。可了。   

2017年10月19日 星期四

口劍?

口劍 惡口傷人不見血 弄舌挑撥害人深 妄語騙人造惡業 傷人傷己禍臨身 一個人十之八九的過錯都是由一張嘴做出來的,因為嘴巴容易禍從口出,口劍傷人,挑撥是非,飲酒食肉, 間接造成了屠殺惡業還不認知,等到命運乖張,災難臨身,苦受煎熬,碰到因果報應,只好自哀自嘆。 ※ 修道先修口為要,只要守口如瓶,不隨意發脾氣罵人,挑撥他人是非,或者妄語騙人,或自傲自誇,就可減免十之八九的過錯, 也因此增進生活的快樂與幸福,修口以後,進而修心,直至心正,則言語也正。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五教同體

佛道本一家;五教同一體, 萬水分流!殊途同歸!

佛道本一家;五教同一體, 萬水分流!殊途同歸!

關燈?

~關燈?… 語云: 人從出生,以至死去,一直都是孑然一身,只因為眷戀執著身旁的一切, 一生的命光,就這樣空流去⋯! 有時候,晚上要關掉電燈, 想想看:臨終的時候誰會幫你? 誰會真正替你打算? 一旦命終,四大離散的痛苦,只能獨自承受,所以「黃泉路上人皆孤獨,莫為兒孫造孽興福」。 好好的修行,廣積功果,求生極樂世界,超脫輪迴!才是明智之舉喔! 姆娘慈悲!我佛慈悲!

2017年8月29日 星期二

焚燒金銀紙?

九天司命真君 降 中華民國 96 年 3 月 31 日 歲次丁亥年二月十三日 詩曰: 誠意馨香達九天,何勞金紙獻神前, 骯髒滿地無環保,莫若疏文敘錄賢。 聖示:今夜著《醒明寶鈔》。 第二章 祭祀不宜金銀紙 宗教民俗禮儀中,以焚燒金銀紙之陋習最嚴重且不智,試觀每逢仙佛聖誕佳辰,便有 世人大肆舖張, 焚燒數以噸計之金銀紙,更有者云:如此作法方可改祭,可消解冤親導主 之干擾, 試思倘若以此賄賂可達其效果,那麼便演變成「有錢判生,無錢判死」之情況也 。 金銀紙之由來,廿年前 無極老母締著《大道心德》時便已披露,乃因唐代李世民一 則為振興民生經濟,另則乃為其愛卿魏徵,平息乘風斬龍王之典故。 然而陋習延綿至今, 不但造成樹木減少、污染,更甚者共業滔天已然將寰宇隱晦之浩劫現形, 世人豈可再因己 私,禍延子孫。 祭祀以焚燒金銀紙以享祭鬼神日常之用,此舉誠如祭祀供品以三牲五牲般浪費,俗云 :「有錢能使鬼推磨」, 然而世間之金銀紙乃凡夫粗造濫製,如何與流通之貨幣品質相比較 ,倒不如將此等精神及費用花作有益社會之善舉, 比如將製造金銀紙之時間,用做尋找剪 困者而救濟之; 或將購買金銀紙之金錢,用作助印善書,以資傳播善知識;或救助弱勢公 益團體,以作為有效之公益運用。 無論用作何種善舉上,皆比焚燒金銀紙來得有益,且具 有實質之功德。 然而,此時世人必然有疑問存在,「那麼所做之功德如何上感天聽?」 其實有日夜巡神 、各地神司敘錄之,倘若報恩祭祖亦可尋各地宮堂,恭填疏文、榜文,以專疏迴向,如此 一來,何以再需焚燒金銀紙那種損人不利己之賄賂行為。 且看台疆地區在日據時期民生匱乏,已將焚燒金銀紙之陋俗戒斷,然而,如今民生富 足,民風開放,陋習卻如野火燎原,實值世人醒明之,深研其道理,起而行之。 註: 焚化紙錢費心裁,地獄紙錢堆如山, 如欲超拔先祖靈,多行善功是正理。 。。。。。。

焚燒金銀紙陋習

姆娘: ~ 焚燒金銀紙陋習~ 鬼神只享受香煙,所以敬拜鬼神,僅用三柱清香`水果,抱著(敬神如神在)之虔意,就可感應也,焚燒銀紙以敬奉鬼神,實無用處,僅浪費物資而已也。~~ 希世人應以正信,切不可迷信,世有執迷者,每逢聖佛仙神之聖誕,或舉辦法會時,就焚燒金銀紙, 甚至一次焚燒之數量,竟有達數臺卡車之載量,實是浪費已極。 願諸世人及早了悟,不要執迷,若能改除此迷信,則是大道之智,亦是智之心德也。~~ 詩曰: 虔誠祈禱福來臨。勝過焚燒銀紙金。 陋習執迷應改善。年年浪費感難禁。---恭摘錄(大道心德)

考期?功名?

考期?功名?… 文昌帝君 降 106・6・7 詩曰: 冀得功名志要堅。 恆行珍惜字書篇。 命程福薄虔誠轉。 寄望蒼黎細細研。 眾生中許多求功名者,一到考期,大廟小廟接踵拜 文昌,不論是為自身或為子孫晚輩求植功名,存心立意是為可嘉, 但吾眼見眾生臨時抱佛腳,實有不忍!因此藉此機會降鸞『懿敕拱衡堂』,為眾生把脈處方。 需知,眾生一入娘胎,本身或多或少帶有功名(此乃累世間所造作善業之資糧)。 但是一出娘胎,耳濡目染中,不肯學習賢良或遭受身外事物所染著,因此自身即已開始造作不善業, 乃因此牽引累世間許多不善業緣熟,而阻障運程。 單以功名一項而論,古來善賢書冊已多有勸化,其中古昔科考之士子以不破婦女貞節為首德,可以轉化命象, 無功名者可因此而得功名;若敗人貞節,有功名者削去福報,相信眾生耳熟能詳。 時至今日,此律不變,更因目下世風尤為敗壞,已不僅僅敗人貞節,若有犯邪淫者多削去功名。 第二關鍵即是敬惜字紙、墨寶、聖跡等。 時至今日,雖然造紙甚為便利,但此律仍是未變,只是「敬惜」改為「善用」。 如將用完之紙張不作包裹穢髒,而是將其焚化或是再生利用均是。 另外,古往今來有一增生功名或阻絕夙業干擾之良方,甚少受人注意。 古昔因造紙不甚便利(其中包括印刷技術),因此多以抄寫勸善文章發傳(許多如治家格言、閨範); 時至今日,則多以勸化之寶書如經典、善書等是。許多古時之貧寒士子即是以此抄寫經文及勸化文章,乃增生而獲得功名。 時至今日,吾勸普世眾生欲求增生功名,吾所列三項,前二者不可犯,犯者立改誠懺,第三項量力勵行,必得大幅提升功名福運! 。。。。。

2017年8月20日 星期日

鬼月?鬼門開。。

鬼月?鬼門開?…

九天 司命真 君 降

中華民國96 年6月2日 詩曰: 移風易俗志心丹, 木筆勤揮挽倒瀾, 自問無邪門若響, 何驚夜半鬼形攢。 人死為鬼,功高稱神,雖然七月鬼門關大開,但我人不可因心生暗鬼, 所謂:心中無邪不怕鬼,對於鬼神之尊敬, 理應無時無刻以各種方式禮敬之,誠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理,

鬼月?鬼門開?

鬼月?鬼門開?… 人死為鬼,功高稱神,雖然七月鬼門關大開,但我人不可因心生暗鬼, 所謂:心中無邪不怕鬼,對於鬼神之尊敬, 理應無時無刻以各種方式禮敬之,誠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理,

2017年8月19日 星期六

肉邊菜。五淨肉?

肉邊菜?~五淨肉?… [盼已閱者,溫故知新…。 未閱者;啟迷入悟矣!]。。 請多多分享有緣!3Q。 複述: 66。問: 因過着團體生活,無法做到純齋,吃「肉邊菜」修道,是否會添加罪過? 答: 有修道之心,無食肉之慾,環境不允許,吃肉邊蔬菜,猶如蓮花出於汚泥而不染,上天當嘉其清高素志,焉有添罪之理! 。。。。。。。 北極玄天上帝 降 第十一章 肉邊菜-增述 修行中人尤其是剛從凡夫俗子啟開第一道善良天性,而欲求提昇智慧的同時,所面臨的第一項難題,便是(葷、素)之間的抉擇。 「修行」是自由的,「戒條」是自在的,修行者在獲得(因果及殺業)的認知後,確實非常困擾,通常原因皆是家庭產生風波。 然而父母乃為修行者障礙之一環,突然間欲改成全素,則來自於父母親的排斥及誹謗最大。 因此,許多修行者怕父母反彈、又怕殺業累積,經常在苦惱中吃完一餐。 上天慈悲,並非不通人情,凡是有心素食而欲減少或者斷除肉食之業愆積造者,乃可以方便修行者在肉鍋裡挑些青菜、五穀、雜糧等食用。 雖然是以(和著肉品)的「菜」,此為俗稱的【肉邊菜】,讓修行者不必因堅持全素食的(善),反而鬧成家庭革命的(惡); 與其無端讓家人造作誹謗之(口業),待修行者逐漸被家庭接受素食為止,乃可以自在些食用【肉邊菜】。 若是為了持素,讓家庭產生不必要之風波,反而更不自在;又因為宗教問題,使(父子反目,母女成仇),雖然素食,亦無益也。 「宗教」乃(個人)的信仰中心,不宜將之要求成為全家人的共同信仰中心,必須是(自發性)的。 因為如此一來,不但宗教常招致誤解,亦容易讓家庭起風波不斷,甚至於毀於一旦。 是故,修行是融通的,修持的是心的一股光明面,行造的是受共同認知的方法,加以改良、改善而已。 。。。。。。。 ~~五淨肉~~ 北極玄天上帝 降 93年2月25日 第七章 五淨肉 華夏民族,最具慈憫之心,但同時亦具備弱肉強食之性,是故天地之間,充斥怨戾之氣,因弱者有怨無處申, 於是積壓在心,久之必然產生壓抑不住,而必定將爆發一連串之報復行動,屆時天地之間,將產生惡性循環,人心必定愈來愈惡。 是以,古德有言:【五淨肉】。 一:親眼目睹殺生,乃不食肉。 二:聞聽生靈被宰,其哀淒淒,乃不忍食其肉。 三:我人無功無德,為我所殺生靈,我不食其肉。 四:是我所親手殺生,已慘不忍睹,何忍食其肉。 五:是我所養,乃有感情所在,何忍食其肉。心中有所思念亦不食之,如能心無食肉之念,何以會接近肉食? 只因為世人由迷途步入正道程,俗氣尚重,若要由葷食立刻改為素食,實在不容易;是以故,為方便世人修行, 乃可以先從【五淨肉】,開始培養出內性慈憫之心,待機緣一到,自然產生食素心思,而止斷殺業。 當然能於初學道便心生慈憫,不再造作殺生害命之葷食,則我人在修行之道路上,將不會累積殺業,而修行路途上能漸見光輝,而昇華進化也。 。。。。。 PS: 畜生苦痛盡如人,只差有淚不能哭, 試把他身比自身,何待閰君判直曲。 ~~歡迎影印、傳閱、流通宣講,---匡正世俗;導迷入悟!契引有緣。~-----以報上天醒世勸化之德!功德無量!。 不修不學空度日,邀閱善書苦推辭, 今將大道棄如土,難過關時你就知! 。。。。

2017年8月10日 星期四

西來一字無。達摩

西來一字無…達摩  四  卻說老祖歌畢,縱步來到金陵王舍城中的黃花山, 神光在此講經說法四十九年,人天百萬聽講!老祖到此 ,果見講得天花亂墜,地湧金蓮,泥牛過海,木馬嘶風 。神光偶然,見得新來一位和尚, 不免問道:「老僧從何而來?」 老祖曰:「不遠而來。」 神光曰:「既然不遠,為何往日未見來此?」 老祖曰:「不得空閒,一要上山採靈藥,又要下海取寶珠,修造無縫塔一座。 只因功果未完成,今日偷閒來到此,聽爾慈悲講經文。」 神光聽這和尚說,要聽講經,即將經卷,展開細說, 老祖曰:「你說的是甚麼?」 神光曰:「我說的是法。」 老祖曰:「法在那裏?」 神光曰:「法在經書上。」 老祖曰:「黑的是字,白的是紙,如何有法? 你既說紙上有法,我且畫一紙餅,與你充飢。」 神光曰:「紙餅如何充飢?」 老祖曰:「既然紙餅不能充飢,你說的紙上佛法,怎能了得生死?本屬無益,與我拿去燒了!」 神光曰:「我講經說法,度人無量, 怎說無益? 你豈不是輕賤佛法,罪莫大焉!」 老祖曰:「我非輕賤佛法,乃你 自己輕賤佛法,全不究佛之心印真法,執看經書說法,可謂不明佛法也。」 神光曰:「我既不明,請你來登台 說法。」 老祖曰:「無法可說,單言一字耳。 我西來有個一字,要須彌山為筆,四海水磨墨,天下為紙,難寫得下我這個一字,更難畫得下我這個形像, 看又看不見,描又描不成,有人識得這一字,寫得這圖形,並絲毫不掛,方能超生死。 本來無形像,四季放光明,有人識得玄中妙,便是龍華會上人。」 有偈曰:  達摩原來天外天,不講佛法也成仙,  萬卷經書都不用,單提生死一毫端。  神光原來好講經,智慧聰明廣傳人,  今朝不遇達摩度,難超三界了死生。  ※ 達摩西來一字無,全憑心意用功夫,  若從紙上尋佛法,筆尖醮乾洞庭湖。   。。。。。。。

2017年8月7日 星期一

嬰靈。薦舉。

複述重點文篇… [盼已閱者,溫故知新…。 未閱者;啟迷入悟矣!]。。 複述: 再另述“嬰靈”?曾犯者,速誠懺補過…內詳~ 2014年02月15日 星期六 歲次甲午年1月16日 本堂 觀音佛祖 降 詩: 觀得世界三千因 音喚修子了紅塵 佛法無邊緣者渡 祖降鸞台救迷津 再詩:未出娘胎身已亡 魂魄難聚體成空 嬰靈幼子何業罪 流浪無依陰陽中 示:諸位賢生道安! 日前吾佛與諸同僚返天述職,蒙受 南天主宰恩示嘉勉,應速將聖音法舟再度宏揚。 今逢天時三曹緊急,請賢生應速渡緣者修身學道,以消眾生所造之共業,吾等神人當遵、以儒為宗、以神為教,大顯鸞門之宗風,共度有緣。 論今現世天災不斷、人禍難止,此乃世人所行惡之共業,有違天規陰律而自惹愆也。 日前適逢 玉皇大天尊 玉陛下萬壽之期,吾佛偕諸同僚與友堂諸神真,同往北邑道場 玉皇至尊化身鎮守凌霄寶殿聖地,參拜祝壽已畢, 回駕雲遊至豐原近郊已近夕陽斜西,忽見數拾嬰靈於公路上嬉戲,有者五官四肢殘缺、有者有身無頭似如冬瓜靈體, 此群嬰靈於公路上,故意作弄行駛中汽機車駕駛人,此乃危險萬分,若開車者或騎士身衰而運低,則容易發生車禍,輕者受傷、重者可能殘亡。 吾佛又見車水馬龍呼嘯而過,凡人陽眼何能得見此羣聚集之嬰靈?當場已有被作弄之騎士發生車禍,幸無大礙。 吾佛於心不忍,見苦不救吾心難安,即現身於羣嬰,與其促膝詳談,可憐此輩羣童嬰靈,莫不悲嘆,怨恨其原胎生母狠毒,未見娘面與天日,就被惡醫墮胎致身軀殘缺不全,甚至變成血水一團,魂魄無有所歸。 因嬰身未發育完全,就被逼出娘胎而殘亡,當遇天雨下降淋在其身,猶如針刺之痛無處閃避;當烈陽普照之時,猶如炎火焚,其痛苦並非吾佛降筆所能形容。 其生身結胎之母,帶此惡業殺子之罪並未迴向超渡,致其在陰陽兩界流浪而聚羣成黨,猶如凡間頑童叛逆, 四處作弄陽人為樂,此種行為雖為不該,但始作俑者,其生身父母難脫原罪,賢生是否同感? 吾佛聞後於心不忍,一再好言勸誡,不可頑心而惹陰陽天律,否則罪加一等,下場更為悲慘,如欲討報生父母殘害嬰靈之業罪,汝等也須先領得陰旨方可為之。 天有天律、陽有陽法、陰有陰憑,諸嬰靈在娘胎中發育未完全之時就被殘害,亡後當有所顯示其在娘胎中被戕害之形象,而執著顯象,故有五官四肢軀體殘缺不全者。 吾佛並當場告誡,不可顯象而驚嚇陽人,此舉恐犯陰律,吾佛另託近邑供奉 幽冥教主 地藏王菩薩之寺庵,代為收留助其靈光,靜待有緣,再轉世於善人之家, 並答應待吾xx道場聖務能得宏揚,有所進展之時再撥功德迴向助之。 有關此實証,乃吾佛之親身所遇,特論述苦勸世人,為人父母者,千萬不可犯陰陽難赦墮胎之惡業,若有所犯,當應誠心懺悔,積善行功,以迴向給無辜被殘害之親骨肉嬰靈,望有緣閱得此文者有所警惕。 揮筆至此,吾佛退! - 。。。。。。 。。。。。。。。 13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2月6日 歲次己丑年十二月廿三日 詩曰: 降鸞把筆類騷壇,詩篋吸收拯世丹, 勸世醒迷行字裡,弦音燭破韻難殘。 聖示:述「薦舉嬰靈」。 第十三章 薦舉嬰靈 嬰者,初生之孩童也。嬰靈即泛指母親懷胎至襁褓三年間夭折之孩童,嬰靈易造成父親運勢多舛,及祟擾母親之健康, 乃因胎兒即已註銷冥籍,斷絕前世香煙,卻又無法獲得陽籍,因而最易形成怨戾能量,影響雙親。 嬰靈形成之情況有三,一者藉胎脫劫;二者人造嬰靈;三者業累嬰靈。以下分條闡述: 一、藉胎脫劫:即藉由父精母血懷胎後數月流產,之所以有藉胎脫劫,乃其父母冤債,藉以流產使父母傷心,且是魂累世必然為修行之士,但缺一天劫,因而藉此脫劫及完結冤報。 二、人造嬰靈:父母動下情慾暗結珠胎,卻因後天環境不允而墮胎,即為人造嬰靈。如是情況產生之嬰靈,冤戾最重,緣於阻斷其降生慧命,只因父母私慾隔絕是魂討債或報恩之機緣。 三、業累嬰靈:父母原來歡天喜地迎接新生命之來臨,卻因業報索討,以致母體孱弱而流產者,稱為業累嬰靈。如是情況之嬰靈,大抵均需淪落枉死城補壽,是以易令靈訊祟擾雙親。 昔時藉胎脫劫之情況甚多,因此本院不予嬰靈薦舉,然則時代遷異,歐風東漸,前述後二者之嬰靈與日而增, 是以有再薦舉嬰靈之必要,因此若有嬰靈情況,理當誠懺己業或為嬰靈取名薦舉,或叩請 關主席賜名,或詳查其最後人身姓名,以締結善緣為念,避生冤怨。 天真無邪之孩童因父母之私慾而斷除其降生之慧命,因此佛家云:「墮胎乃殺未來佛」之理,當然其來有自, 因此世人面對墮胎當戒慎之,且莫因知道法門薦舉而以身試法,此罪業必然註於因果輪盤,他年悔之晚矣。 。。。。。。。。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布施…

布施 布施主要表達了一種慈悲心意,布施能克服我們內在的慳貪和吝嗇,布施可以克服我們對財物的貪著。 一個肯布施的人,他對財物的貪著就會比不肯布施的人要小。如果經常修布施,久而久之,貪著心就會越來越小,越來越淡, 而一個貪著非常重的人,他看什麼都好,什麼都捨不得。因為我們有貪心,所以佛教我們修布施,布施就是捨,捨貪心。

唯我獨尊?

唯我獨尊?… 唯我獨尊~ [盼已閱者,溫故知新…。 未閱者;啟迷入悟矣!]。。 複述: 。。。。。。 問:… 我有位信仰基督教的朋友,他對佛教素無好感,認為佛教教主自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實太目中無人,驕狂自大,請問佛陀是否真的如此目空一切?… 達摩 答:… 宇宙間最尊嚴最寶貴的就是人的自爾生命,每一生命都是各自獨立的主體,唯一的自我,簡稱為(唯我)。 唯我的生命皆是自爾獨化。因生命是無比的尊貴,凡是生命本身都具備(唯我獨尊)的本質。 各人的主體,只有各人能自我決定,而不能決定他人,因此天上天下只能說(唯我獨尊),不能說(唯他獨尊)。 故唯我獨尊之意是謂……唯有自我的生命是天下間最尊貴的。 這是佛在點醒眾生要珍惜生命,不要自甘墮落,踐踏尊貴的生命,並非是目中無人,驕狂自大的表現。 人若無唯我獨尊的自覺意識,就不會尊重自己的人格﹑護持自己的徳性。 人不自我尊重,就會淪為卑劣下踐的人格。 人之所以有(笑貧不笑娼)的觀念,有(道德一斤值多少錢?)的觀念;或者是充滿著為了生活而生活的無奈感, 甚至自暴自棄,作踐自己,而自甘墮落的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等等, 在在都是因為不能肯定﹑開展自我生命的尊貴,致使生命停滯而不能創造日新。~~ 故佛陀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並非驕慢自大之語,而是表明宇宙間最尊貴的唯有自我的生命。 是以一切生命皆應同步創造淨土,各自演活佛性,以萬善功德莊嚴自己的生命,方不空負人生演化一場啊!。 註: ……… 人命無常呼吸間,眼觀紅日落西山,寶山歷盡空回首,一失人身萬劫難。

愩高我慢之心?您會嗎?…

。。。。。。。3 我慢愩高之心? 一般修子之通病! 您會嗎?…請閱讀下文~ 。。。。 紫陽關遊記~3 3 第三回 我慢愩高誠懺室 濟公活佛 降 詩日: 最忌為人有愩高。修行尤慎此樊牢。 需知我慢心魔起。智慧蒙塵業不逃。 聖示:我慢愩高,心魔之源也,謙受益,滿招損,聖人之語,早已真知灼見,洞悉人性之弊矣! 勇筆:弟子恭迎老師蓮駕! 濟佛:無需多禮,著書了。 勇筆:遵命。(謹隨老師步出堂外。)老師!您詩話之意,弟子深有同感。     愚者好自用、賤者好自專。 聖人早在四書中明註了。 ※ 濟佛:聖哲有此明見,然則眾生無法體會;尤其修行之人,我慢愩高,大損福慧根基。 ※ 勇筆:老師說得是!但是,眾生在人世間,不論是修任何法門,敬拜那一位 仙佛,總不免為自身所崇敬之仙佛, ※ 定位為最靈驗,或者高果位,甚至為爭執那一位仙佛之法門(教)最好,而造口業,謗詆。 ※ 好像世人之習性、通病,大都如此。 應該說是:「偶像崇拜症」吧! ※ 濟佛:世人如此,但是修道子卻不可以。否則,修道,修何道? 不能明理,則與一般愚昧眾生何異?況且,我慢愩高,源自於心魔自性, 自認修法勝於他人,自認得法優於他教,甚至自認自身之功德,大過於一般人。 ※ 諸此種種,容易讓自身陷入於自我陶醉,因而偏執於如此現象;久之,自性無以把持,智慧形成蔽障,心魔于焉祟弄。對於修道子之福慧、靈根大有影響。 勇筆:據弟子所知,修行法教之修子絕大部份都有如此通病;老師也深知,在每一種工夫的學習中, 任何人都不會認輸,誰也會自認為自己所學習的成就高於他人。 ※ 那麼是否每個修子,一旦「我慢愩高」植入心識,是否開始侵蝕靈根福慧? ※ 濟佛:當然。只是,在意識中所形成的侵蝕較輕,如果形諸於言行,那麼除了會毀敗個人靈根福慧外,更會造成很大業障。 勇筆:那是因為自己不去影響他人,所以會斲喪自己靈慧,一旦影響到別人,就會造因成業,形成雙重傷害。 濟佛:然也!到了,賢生自己看吧! 勇筆:(面前來到一排「牢房」,所謂牢房,是因為見到房舍很簡陋,並且加雜交錯光束好似形成一面羅網覆罩於門窗。) 老師啊!上演科幻片嗎?那些光束是怎樣的作用,及是如何形成? 濟佛:光束是和陽玄氣,為加強「誠懺室」能量,覆罩於門窗,是不使能量 外洩。 勇筆:(只見此一排房舍右首有二層樓是辦公室,許多仙吏處理公務間, 可見門口佇立一位金光閃爍卻面目猙獰之仙佛, ※ 而門口仍有橫批: 誠心懺悔。右聯:我慢愩高纏業力。 左聯:他心念起造因緣。) 老師,門口那位菩薩是誰?好像密教之金剛。 濟佛:不錯,是斬魙金剛,賢生上前見禮。 勇筆:(急上幾步)弟子參見金剛蓮駕。(眼角餘光中,只見這位金剛,名符其實,頭角崢嶸,青面獠牙,鈴眼血口。 只是祂沒有煞氣,反而金光覆體,一片祥和。) 金剛:大菩薩有禮了。賢生也不用多禮。知道賢生隨濟公大菩薩來關著書,     今日遊至本室,因此特來迎迓佛駕並為賢生解說。 勇筆:有勞大金剛師蓮駕,那弟子不客氣,前往遊訪……咦!濟公老師呢? 金剛:賢生無需驚訝,遊室吾來引領解說,所以大菩薩逕去矣! 勇筆:原來如此!(老師可真放心,這位大金剛面目恐怖,卻把弟子一人留下!)請問您,這裏是什麼地方? 金剛:和陽關中我慢愩高誠懺室。 勇筆:那麼這些牢房是「懺悔室」囉!在裏面懺悔者是限於一貫天道弟子?    還是任何宗脈均有之? 金剛:絕大部份是一貫大道弟子,但是;也有犯此業者來到此地。 勇筆:容弟子請教,我慢愩高是怎樣的心態? 金剛:就在慢與高。 ※ 勇筆:慢,是輕忽、怠慢,高,是自傲、凌于他人。 修法(行)者,因此心墜入魔障。 大金剛您好像不甚多話,要讓弟子解釋。 金剛:非也、非也,賢生是主角,吾僅是配角,怎好喧賓奪主;更何況賢生道中卅餘年,智慧深如海,也好分享眾生。 勇筆:弟子慚愧! 對了,在「誠懺室」中,為何每位看起來都像仙風道骨,但是,卻又都一臉肅穆,間而會有痛苦,蹙眉表情出現? (原來談話中已來到各室門窗前。) 金剛:因為他們都是修行者,來到此地要專心誠意懺悔,一旦心有旁騖,立即會被和陽玄氣強制神識。 勇筆:所以個個都仙風道骨,面有不頤即因被光束之能量所強制;那麼,這 些位道長、大師又是怎樣的具體誠懺? 金剛:在意念,因為慢、高也是由心而起,所以誠懺室之光束會測出在此懺悔者意念,一旦偏執意念出現,光束立即強制糾正。 勇筆:這些妙法,如果凡間也有如此功能之機器,那不世界太平,為何不讓 世間科學家或智慧高者發明出來? ※ 濟佛:怎會沒有!測謊機,X光等,與此和陽玄氣均屬同理。 勇筆:老師啊!您悠哉遊哉,把弟子放下! 濟佛:賢生錯怪老衲了!斬魙金剛對賢生開示中,老衲去幫你找在此室的完整資料。 勇筆:那真是謝謝老師了,請問來此之人,期滿後往那兒去?是否從此不會 再有「慢高」之心?証道?還是投胎? ※ 濟佛:賢生不用心急!首先,如果單純心識中會有慢高心者,在此「誠懺室」由強制約束而至淨化後,可以參加証性成真之考核關。 但是,若有言行影響甚廣者,又可分成二類。 一者,在生已有甚深精進之修行,換言之已有成道果之人,可以先過關証道,但是必要下凡消弭此一自造因業。 二者,未及成道者,在此室糾正後,再過補修之所,再來考核。 勇筆:過關者多嗎? ※ 濟佛:有此強力約束,過關者是百分百, 不過慢高影響他人者眾,故,多是下凡去。好了,多謝金剛相陪,吾等回堂了。

天命?自稱領天命?

領天命?天命?… 2 第二回 鍊鑊室、去蕪存菁 濟公活佛 降 詩日: 鍊鑊心神至性真。和陽昇煦似如春。 圓融大道臻純善。永佈福音度世人。 聖示:大道福音傳世既久,眾生根器,日趨純善;只是,如何証性成真,直上如初昇旭陽之和陽聖境,即要修道子善慧知識,加強真修實煉。 勇筆:弟子恭迎老師佛駕!您詩意話意,可有在提點弟子? 濟佛:《破扇輕搖,八字步踱出堂外》。著書了,邊走邊談吧! 勇筆:鍊鑊二字,弟子好似在地府小地獄中,依稀有此名詞,莫非和陽關中亦有?(談話中,依稀金風陣陣,秋意已來。) 濟佛:然也、然也!不是也、不是也! 勇筆:老師啊!您這然也不是也,弟子可是一頭霧水,是也不是都在您話中了。 濟佛:鑊是漢時大刑之器具,地府有之,和陽聖境豈有之,但鍊護卻在和陽關中有此一室,只是無其殘刑而已。 如此,是也有理;不是也有理。 勇筆:話雖如此,但想必亦非好過? (言談中已過宏巨之「和陽關牌樓」,     只見濟佛左穿右拐,不時與關中仙佛問訊為禮。)老師您是要往那兒去?今日怎不見諸位聖佛大仙? 濟佛:今日吾等將要往「鍊鑊室」,故不需與諸位聖佛見禮,眼前就是了。 勇筆:(眼前來到一處似四合院之厝宅,只是它們巨大寬廣,連綿一片,院中正廳,無數位仙風道骨之仙人好似很忙碌。 而連結之厝宅,均是門戶緊閉,不過,卻有明亮燈光,也有一片漆暗。)老師,這是…? 濟佛:賢生看看大廳門眉及對聯。 勇筆: 門眉有橫批:証性成真心一字。 兩聯之右:鍊神轉化成圓智。 左聯:    鑊念純真復本元。 老師啊!這橫批及對聯,已經闡述這一處所所含蘊之真義。 濟佛:然也。賢生可以各室瀏覽,以作傳真。 勇筆:弟子遵命。(邁步往右首第一間,由緊閉窗隙中往內望去……。) 老師啊,他在幹什麼呢?(只見室內有位神情肅穆,並且頗具仙風道骨形像之人,在室內有神案, 上有正中是母像,龍為佛像、虎為道像,正在案下專心一致行跪拜禮,一直反覆不停。) 濟佛:賢生可以再看仔細他身形周遭。 勇筆:這位道者很虔誠的行跪拜,啊!在他背影若有若無中可以看見好似聚束的青火,雖淡卻嚴密的包圍著他整個身形。 老師,這是怎樣的情形    ? 濟佛:這是「天火鍊心鑊神室」,以和陽至純之南離天火,烹鍊化其心神之不淨。 勇筆:老師之意,這位仙風道骨,禮拜仙佛如此虔誠之道者,心神有不淨? 濟佛:賢生所形容不足以道盡這位受「天火鍊鑊者」之生平; 他在世是位身居道中高位,並且,更是頗有精勤修行,不論是辦道修學,都是足以 超證之道子。 只不過除了有一項形成很廣泛牽連之因果,所以來此。 勇筆:老師之意,這位道者若無此項因果,他在世修持就可以有果位,不必 來到此地?詳情如何?可否請老師述說一番。 濟佛:好吧!吾略述梗概。 此人在道中已身居代傳天命之高位,平素對佛規禮節,教中法義,俱有深入之研究,並且,頗為精勤修辦大道,廣佈福音,引領後學求道、學修,在道中頗受敬仰。 但是,後因理念之關,與道中有所扞格,竟然在教義中連結片斷而自稱另受天命,開創新局;一時,造成道中頗多紊象,並且,亦因此斷送許多道子之慧命。     所以,今日來到「天火鍊心鑊神室」,以淨化心神。 勇筆:在既有教義中,取義新解,然後自稱「領受天命」! 老師啊!這種情形在人世間道場,好像非常普遍,為何這位道長要來此地受此天火之磨? 濟佛:人間道場之分支衍流,是一個可以接受之現象,但是,卻不可以在教義中分段拾取, 再以稱受天命為由,將原本已在此一教門中修行之修子,引領入一新教義,有許多人因為這一變動而退了道心, 有許多人更因轉入新脈,卻發覺錯誤,因此斷喪了好不容易積聚之福慧。 更有甚者,因此一教法之異數,造成眾生之曲解,使剛要萌生之慧根而再次淹沒。諸此種種,悉皆形成一股很大因果業力,造成大道衝擊。 勇筆:關於此一「領受天命」弟子在鸞門辦理濟世以來,確實遇上許多修子     對所謂「天命」之不解,可否請老師開示一番?據弟子所知「天命」,在一貫大道中,是以法統傳承,代代相傳。 換言之,即是初祖領受    「天命」而傳大道,再由代頒天命於各老前人繼續引領眾生行修大道? ※ 濟佛:任何宗脈,均有天命,上天既要大開普度之門,自可以頒敕天命以利修辦道子度眾普化。 只不該是在既有道脈中,自稱另受天命,並且又在既有道脈中引領求修道子轉入新脈。 一者,自己不曾費心為修辦大道付出,要沾光於既有道脈。 二者,如此容易使修子迷惘、徬徨,造 成斷送既已深植之善根慧器。 三者,妄稱領受天命,一貫大道之中, 天命頒敕有其程序,又豈有自稱領受此一新命之理。 ※ 勇筆:老師前述上天大開普度,會頒敕天命予有志普化之道子,為何又有妄稱天命? ※ 濟佛:前提是:不要造成道中之紊亂,上天可以賜旨於有志辦道之人,卻不可能賜旨於造成紊亂及斷送道子慧命之人。 勇筆:那麼這位道長要怎麼辦? 濟佛:他會在此一直到他所造成影響之事實消除,才能再過關考証。 勇筆:如果這個事實不消滅,他一直都要在此受刑? 濟佛:然也。 勇筆:如果這一事實消滅之後,這位道長又將往何處去? 濟佛:這就是賢生所看到情景;他在此受天火之鍊鑊,雖說是受刑苦, ※ 但是,卻也是強力鍊化他心中所存在 「連結教義中片斷,另立教法」之識    性。 ※ 勇筆:如果這位道長,世間造成之事實未滅,但已心神淨化,是否可以成道    。因為,他已沒有錯誤識性。 ※ 濟佛:世間事實不滅,他所造成因果存在,就無法成道;縱然已淨化心神,    他仍然必需為所造成之因果負責。 勇筆:如何負責?是繼續受刑?還是…? 濟佛:可以繼續在此,也可以發回地府再次投生人世以盡挽回造成錯誤之現象。 再回人世則不多,因為,有此因果,所受苦難必多。 更何況,是否能夠繼續如此精進修行,仍未知數。(好,回堂吧!) 勇筆:弟子恭送老師佛駕。

修行~

修行~ 修正我們的錯誤想法和行為! 「行」是思想、見解、言語、造作、行為有了錯誤,把錯誤修正過來,就是「修行」, 把佛法當作鏡子照自己,千萬不能照別人!自己度自己!發現自己想錯了、看錯了、說錯了、做錯了,就是開悟。 悟後起改,改正了錯誤就是「修行」。

磕頭…

磕頭~ 磕頭,表示對佛的禮敬,向覺悟者學習,在覺悟者面前反省、懺悔自己的錯誤、罪過,是為了制伏傲慢心。 佛菩薩是覺者,我們磕頭是為了眾生覺悟,是生慚愧心的時候。很多眾生還有從無始劫以來形成的高慢心,每當我們磕頭的時候,為所有眾生去掉這顆高慢心。

佛像…

佛像~ 佛像是時時刻刻提醒我們,不要忘記佛陀的教誨,看到佛像,就聯想到佛在經典裡面對我們許許多多的教訓。 有時候把它忘掉了,一看到佛像提起來了。我們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有沒有遵照佛陀的教訓去做?

2017年7月26日 星期三

唯我獨尊

唯我獨尊?… 唯我獨尊~ [盼已閱者,溫故知新…。 未閱者;啟迷入悟矣!]。。 複述: 。。。。。。 問:… 我有位信仰基督教的朋友,他對佛教素無好感,認為佛教教主自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實太目中無人,驕狂自大,請問佛陀是否真的如此目空一切?… 達摩 答:… 宇宙間最尊嚴最寶貴的就是人的自爾生命,每一生命都是各自獨立的主體,唯一的自我,簡稱為(唯我)。 唯我的生命皆是自爾獨化。因生命是無比的尊貴,凡是生命本身都具備(唯我獨尊)的本質。 各人的主體,只有各人能自我決定,而不能決定他人,因此天上天下只能說(唯我獨尊),不能說(唯他獨尊)。 故唯我獨尊之意是謂……唯有自我的生命是天下間最尊貴的。 這是佛在點醒眾生要珍惜生命,不要自甘墮落,踐踏尊貴的生命,並非是目中無人,驕狂自大的表現。 人若無唯我獨尊的自覺意識,就不會尊重自己的人格﹑護持自己的徳性。 人不自我尊重,就會淪為卑劣下踐的人格。 人之所以有(笑貧不笑娼)的觀念,有(道德一斤值多少錢?)的觀念;或者是充滿著為了生活而生活的無奈感, 甚至自暴自棄,作踐自己,而自甘墮落的過著醉生夢死的日子等等, 在在都是因為不能肯定﹑開展自我生命的尊貴,致使生命停滯而不能創造日新。~~ 故佛陀所說的(天上天下,唯我獨尊)~並非驕慢自大之語,而是表明宇宙間最尊貴的唯有自我的生命。 是以一切生命皆應同步創造淨土,各自演活佛性,以萬善功德莊嚴自己的生命,方不空負人生演化一場啊!。 註: ……… 人命無常呼吸間,眼觀紅日落西山,寶山歷盡空回首,一失人身萬劫難。

紫陽關遊記。第9章

再來續【“紫陽關遊記”】第9章,此章真是太棒了,有緣見此文篇,請更加精進,或是可匡正自己的見解, 如有所得;真是祈盼把此第9章文篇,廣為介紹他人知曉,閱讀, 目下很多虔誠的某教徒信眾,很多人有此通病,希有緣見此文章,廣為分享出去是盼… 。。。。。。。 ※ 關主:一個人虔誠信奉某一教,致力修持、遵行教羲,功德累積,但卻自以為本身之修持是絕對正確,才可能成道。 ※ 至於別人進入他教修持,即迭加攻訐,標榜己道、排斥他教,則他一生之功過,你如何下論? ……… 請用心的看下去… 。。。。 紫陽關遊記…第9章 。。。※。9。。。。 9 本關以各種方法考驗他的修持,對於悟道根基之深淺,判明他謗道,還是排斥他教的理念。 以此作為警惕,也是考題。 第九回 考道關 邱真人 降 聖示: 一年易過一年春,戊辰年已過,己巳年來臨,封筆期間睽違諸賢生,己巳年紫陽關遊記第一次著書,在此祝福諸賢生能得萬事如意,聖凡兩順。可,著書。 勇筆:真人,今年開筆著書之金玉良言,但願能如言而得托福之願。 真人:誠則靈,你何妨試試。行了,出發著書。 勇筆:弟子遵命。 ※ 真人:吾有一題,你答答看,何謂異道,又何謂謗道。 勇筆:異道即乃道不同,謗道即乃口出語言,有辱聖神大道。 真人:兩者又有如何關連,異道為道不同,難道不可指為左道旁門嗎? 勇筆:弟子有想到這個解釋,因為有異教徒這個名稱,因而聯想。 再因為,真人以異道、謗道垂詢,是以弟子解釋為,道不同不相為謀之義。 真人:若如是,你對此事持何觀念。 勇筆:弟子認為,道,唯一無岐異,道德天尊道德經中,大道無名強之曰道,可見道即無所分判,何來其異。 換言之,道唯正途,捨此無路可通 ,所謂異道、異教徒,乃人為因素,即乃意識所執念之行為,強冠之名詞而已。 因此存有異道之心者,其人必容易陷入謗道之口業中。 真人:好,有見地,今夜吾等,乃遊考道關。上前參詣關主吧! 勇筆:只顧談話,竟不見眼前高真,弟子失禮了,弟子參見……咦!您應是考道關主,怎會是您呢? 關主:這一關三曹會考,吾乃受母命把關。 勇筆:這一關應是世人最難突破之關,否則何須勞動 玉皇大天尊之三太子    掌關呢?弟子叩見恩師。 關主:免禮。賢生著書辛苦,無須多禮,吾陪你訪關。 勇筆:感謝關主抬愛,弟子奉命著書就不再客套了。(一行數位乃進關,只進關前 ※ 橫書「考道關」三大金字,兩旁有聯曰:     一心二意,須知謗道成愆業。 五苦三塗,應在靈台積慧根。     此聯勘破,謗道口業不生,考道關可過。 關主:正是,奈何有人勘不破。 勇筆:請問關主,這一個考道關的題目是否針對謗道而設,既有謗道之罪業 ,何能到此叩關應考。 ※ 關主:一個人虔誠信奉某一教,致力修持、遵行教羲,功德累積,但卻自以為本身之修持是絕對正確,才可能成道。 ※ 至於別人進入他教修持,即迭加攻訐,標榜己道、排斥他教,則他一生之功過,你如何下論? 勇筆:這還不簡單,要他去到如地府抄經所,閉門思過,等到想通了,才放出來。 ※ 關主: 這是正確的作法,但有失天心之仁,因為他生前一意修持一教之理, 只因執而盡毀一世修持之功,過於嚴酷,因而本關乃針此而考, 只要他能在此通過謗道之試,准其敘錄果位,此乃教育重於懲罰的仁意。 勇筆: 說得也是,一個人能認定某一教門,信奉修持,此間苦功不可謂不多,如若以其不能接受他教,或排斥毀謗他教,而否定其修持之功,亦屬不公平, ※ 以教育重於懲罰的作法,更是有如畫龍點睛之妙,否則准成道,則其偏執之心不夠格成神。 但不准成道,卻又不公平,這個折衷辦法倒也是盡善盡美了。 ※ 關主:理論上是如此,但你自己看看,能夠通過考關者卻不多。 勇筆:既然能夠有機會到此叩關應考,生前修持必定不差,怎會過關率不高    呢? ※ 關主:正如你所言,心中偏執不夠格成神,因而本關考題特嚴,幾乎已是挑剔到一定要有精深的修持才能有望過關。 勇筆: 適才弟子見有人談到針鋒相對,剛好有個人路過,聽到竟加入舌戰,最後像是那個後來的人與先前的人起了爭執, 這個路過之人,應該是受考之人了,考題借著兩人論道吸引他的興趣, 再以激辯迷惑他的心智,然後不知不覺中,他就失去戒心又故態復萌,受考關所挫了。 ※※ 關主:是的, 本關以各種方法考驗他的修持,對於悟道根基之深淺,判明他謗道,還是排斥他教的理念。 以此作為警惕,也是考題。 勇筆: 人總有個通病、劣習。雖然已有改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情不自禁的藉以自主控制那一般蠢蠢欲動的念頭, 另外一個人他好像很輕鬆過關,只見他是一個醫者般的人,有個患者以教義所戒不肯吃藥,這位醫者能夠以道理作為開悟心靈的治療,而施醫, 然後病患以信仰不同已知展開舌戰,幸好這個醫者不受所惑,堅持自己的教義, ※※ 但能夠接受他教的立論,修道人應有這種胸襟才對。 ※※ 關主:對了,所謂修道:內修靈慧之根,外修善德之功,以此契合天地不毀不滅永恆自性,而成大道之果。 若靈慧受蔽、善德不彰,修道無成,口業乃心性所主宰,心性之智慧不開,則道程有礙,深願世人勉之。 勇筆:多謝關主開示,今夜訪遊弟子受益不淺亦已詳述本關梗概了,弟子就    此告退。 關主:既如是,吾送天仙狀元及賢生出關。   

紫陽關遊記第9章。※重點章,請各大德用心看下去…是盼

再來續【“紫陽關遊記”】第9章,此章真是太棒了,有緣見此文篇,請更加精進,或是可匡正自己的見解, 如有所得;真是祈盼把此第9章文篇,廣為介紹他人知曉,閱讀, 目下很多虔誠的某教徒信眾,很多人有此通病,希有緣見此文章,廣為分享出去是盼… 。。。。。。。 ※ 關主:一個人虔誠信奉某一教,致力修持、遵行教羲,功德累積,但卻自以為本身之修持是絕對正確,才可能成道。 ※ 至於別人進入他教修持,即迭加攻訐,標榜己道、排斥他教,則他一生之功過,你如何下論? ……… 請用心的看下去… 。。。。 紫陽關遊記…第9章 。。。※。9。。。。 9 本關以各種方法考驗他的修持,對於悟道根基之深淺,判明他謗道,還是排斥他教的理念。 以此作為警惕,也是考題。 第九回 考道關 邱真人 降 聖示: 一年易過一年春,戊辰年已過,己巳年來臨,封筆期間睽違諸賢生,己巳年紫陽關遊記第一次著書,在此祝福諸賢生能得萬事如意,聖凡兩順。可,著書。 勇筆:真人,今年開筆著書之金玉良言,但願能如言而得托福之願。 真人:誠則靈,你何妨試試。行了,出發著書。 勇筆:弟子遵命。 ※ 真人:吾有一題,你答答看,何謂異道,又何謂謗道。 勇筆:異道即乃道不同,謗道即乃口出語言,有辱聖神大道。 真人:兩者又有如何關連,異道為道不同,難道不可指為左道旁門嗎? 勇筆:弟子有想到這個解釋,因為有異教徒這個名稱,因而聯想。 再因為,真人以異道、謗道垂詢,是以弟子解釋為,道不同不相為謀之義。 真人:若如是,你對此事持何觀念。 勇筆:弟子認為,道,唯一無岐異,道德天尊道德經中,大道無名強之曰道,可見道即無所分判,何來其異。 換言之,道唯正途,捨此無路可通 ,所謂異道、異教徒,乃人為因素,即乃意識所執念之行為,強冠之名詞而已。 因此存有異道之心者,其人必容易陷入謗道之口業中。 真人:好,有見地,今夜吾等,乃遊考道關。上前參詣關主吧! 勇筆:只顧談話,竟不見眼前高真,弟子失禮了,弟子參見……咦!您應是考道關主,怎會是您呢? 關主:這一關三曹會考,吾乃受母命把關。 勇筆:這一關應是世人最難突破之關,否則何須勞動 玉皇大天尊之三太子    掌關呢?弟子叩見恩師。 關主:免禮。賢生著書辛苦,無須多禮,吾陪你訪關。 勇筆:感謝關主抬愛,弟子奉命著書就不再客套了。(一行數位乃進關,只進關前 ※ 橫書「考道關」三大金字,兩旁有聯曰:     一心二意,須知謗道成愆業。 五苦三塗,應在靈台積慧根。     此聯勘破,謗道口業不生,考道關可過。 關主:正是,奈何有人勘不破。 勇筆:請問關主,這一個考道關的題目是否針對謗道而設,既有謗道之罪業 ,何能到此叩關應考。 ※ 關主:一個人虔誠信奉某一教,致力修持、遵行教羲,功德累積,但卻自以為本身之修持是絕對正確,才可能成道。 ※ 至於別人進入他教修持,即迭加攻訐,標榜己道、排斥他教,則他一生之功過,你如何下論? 勇筆:這還不簡單,要他去到如地府抄經所,閉門思過,等到想通了,才放出來。 ※ 關主: 這是正確的作法,但有失天心之仁,因為他生前一意修持一教之理, 只因執而盡毀一世修持之功,過於嚴酷,因而本關乃針此而考, 只要他能在此通過謗道之試,准其敘錄果位,此乃教育重於懲罰的仁意。 勇筆: 說得也是,一個人能認定某一教門,信奉修持,此間苦功不可謂不多,如若以其不能接受他教,或排斥毀謗他教,而否定其修持之功,亦屬不公平, ※ 以教育重於懲罰的作法,更是有如畫龍點睛之妙,否則准成道,則其偏執之心不夠格成神。 但不准成道,卻又不公平,這個折衷辦法倒也是盡善盡美了。 ※ 關主:理論上是如此,但你自己看看,能夠通過考關者卻不多。 勇筆:既然能夠有機會到此叩關應考,生前修持必定不差,怎會過關率不高    呢? ※ 關主:正如你所言,心中偏執不夠格成神,因而本關考題特嚴,幾乎已是挑剔到一定要有精深的修持才能有望過關。 勇筆: 適才弟子見有人談到針鋒相對,剛好有個人路過,聽到竟加入舌戰,最後像是那個後來的人與先前的人起了爭執, 這個路過之人,應該是受考之人了,考題借著兩人論道吸引他的興趣, 再以激辯迷惑他的心智,然後不知不覺中,他就失去戒心又故態復萌,受考關所挫了。 ※※ 關主:是的, 本關以各種方法考驗他的修持,對於悟道根基之深淺,判明他謗道,還是排斥他教的理念。 以此作為警惕,也是考題。 勇筆: 人總有個通病、劣習。雖然已有改過,一碰到類似的事情,情不自禁的藉以自主控制那一般蠢蠢欲動的念頭, 另外一個人他好像很輕鬆過關,只見他是一個醫者般的人,有個患者以教義所戒不肯吃藥,這位醫者能夠以道理作為開悟心靈的治療,而施醫, 然後病患以信仰不同已知展開舌戰,幸好這個醫者不受所惑,堅持自己的教義, ※※ 但能夠接受他教的立論,修道人應有這種胸襟才對。 ※※ 關主:對了,所謂修道:內修靈慧之根,外修善德之功,以此契合天地不毀不滅永恆自性,而成大道之果。 若靈慧受蔽、善德不彰,修道無成,口業乃心性所主宰,心性之智慧不開,則道程有礙,深願世人勉之。 勇筆:多謝關主開示,今夜訪遊弟子受益不淺亦已詳述本關梗概了,弟子就    此告退。 關主:既如是,吾送天仙狀元及賢生出關。   

紫陽關遊記第8章

8    第八回 寬心關 邱真人 降 聖示:著書。 「紫陽關遊記」之開著,將可謂「懿敕拱衡堂」道脈宏興的轉捩點,如果能夠善加把握,則堂務推展之助益無可限量。 勇筆:真人訓示,弟子敬領。請教真人,紫陽關中有無正鸞功果不足而受考    驗者? 真人:沒有。正鸞職司重大,只有兩個結果,只要身為正鸞,能夠終身奉行天命普化,為道務不退志,則不論其普化之功大小,定可成神或證果。 如果身為正鸞,識神用事,貽誤普化天命,則招罪打入地獄。你今    夜有感而發而煩心,太傻了!無愧天命之頒賜,道務辦得有聲有色,    道脈普及於人世,就是最好的明證,以及天心仍畀重於你的鐵證。你    應該知道,重任於身,都有魔考亂道。 勇筆:感謝真人開示,以啟弟子頑冥。 真人:今夜帶你遊紫陽關中「寬心關」。 勇筆:真人該不是意有所指吧? 真人:走了,到時自己體會。 勇筆:這一關,有無特殊之處? 真人:其特殊乃在放寬心胸,萬物能容,此中情景不失諧趣,你仔細去發覺    吧。 勇筆:眼前已到一關,兩旁有聯:     無意成蔭成宇宙。 有容乃大乃乾坤。     真人啊!這聯的含意很淺顯,不過,流露的玄機,可不簡單呢! 真人:說說看。 勇筆: 無意成蔭,乃指有心插花,即為不刻意矯揉造作,虛偽的顯現心胸廣大,所以,天地之成天地,乃由十二元會逐次形成;這一句是講自然。     下一句是有容乃大,意即指能夠容人容物,縱然他是那麼卑賤微小,甚或龐然巨物,均所包容,可見其深涵。 乾坤即為陰陽所成,亦即天地間萬物衍生均由陰陽始;這句話講容,應有如天地之鉅細包容靡遺。 綜合這一聯,入關應考者只要能夠以自然心去契合天地衍生之妙,過關無難。 真人:好,說得好!如果換成是你,就過關。 勇筆:不敢。想歸想,作起來又是一回事。 真人:哦!關主出來迎接了,上前見禮吧! 勇筆:弟子參見關主。 關主:不敢。天仙狀元及勇筆賢生,為著書駕蒞本關,請先稍事休息再訪遊    著書。 勇筆:請恕弟子岔嘴。關主禮遇,弟子受寵若驚,不過,請直接訪遊就好。 關主:既如是,吾就陪著賢師生一起訪遊,也好從旁解釋。 勇筆:多謝關主抬愛。(一行數位穿過城門,進到關內,只見此一關來往行人甚是密集,穿梭不停。) 嘿!來到開心國了。 真人啊!這裡的人一定很長壽,每個人笑得有如彌勒古佛一般,大嘴直裂到耳後根了。 真人:此關名「寬心」即為此意了。 勇筆:這可有點像一頭撞進杜鵑窩了,以前高雄有某一善堂是不是這般景況?每個人都對著你笑,可真不是滋味呢。 真人:你且莫胡言亂語。本關先決條件即是樂天知命的人才夠資格來此。 勇筆:那有如此容易?樂天知命可成神仙,那豈不是人間處處是神仙了? 關主:快樂似神仙,勇筆賢生啊!快樂,可不是用嘴講出來,定義在於是否從內心發出一種無憂無慮的「樂天知命」, 可不是「強顏歡笑」的快樂。處事尚要不紊不亂,不慍不火,不能愁眉或者烈性。就拿你說,雙眉聚愁,就極不樂天了。 勇筆:關主取笑了。弟子這張臉就活像苦瓜般的不開朗,那有關主所說這般嚴重。 關主:說笑了,別介意。吾乃為你釐定樂天知命的意義在那裡而已。 勇筆:既如是,又如何檢定過關與否? 關主:本關有趣的一個考題,就像你剛才所說的整天面對著人傻笑不是滋味。 如果在這個考題中作不到,或者被激怒,就淘汰了。 勇筆:這可絕了。拿個白痴來,鐵定過關。 ※ 關主:可惜移來之案例,尚須夠資格。 勇筆:所謂夠資格又是什麼? ※ 關主:至少有樂天知命的胸襟,而沒有造了重大罪業,換句話,也必須功過相抵。 勇筆:如具此胸襟之人,一旦來此應考,豈非容易過關,此關形同虛設? 關主:不然。 生前之德乃為來此之資格而已。本關考題除了你所見外,尚有兩個; 其一是針對生前弱點,以及挫折,看是否能在困境中放寬心胸。 這很重要,困境中,淡然處之,可以減少許多極端而偏激的作為。在右邊你自己看看是什麼情景。 勇筆:(如命看去,只見右邊廣場中,數不盡的人在那裡爭得面紅耳赤。 但有一個特殊現象,就是每個人只要走出一道由類似透明膠鏡所築成的屏障後, 馬上就有種茫然的神情。而那些爭執對象,剎那不見了。)     請教關主,在屏障內那些與人爭得面紅耳赤,或很茫然的人,想必是受考倒了。 關主:是的。在那大屏障的膠鏡,是「琉璃轉化界」,一踏入其內,即是受考,每人有一定時限,監考者會帶動應考者,而一出屏障後,過關與否,會有記錄。 勇筆:關主適才所說有第三種考題呢? 關主:那就是在關中一處大殿裡,考題由主試者以口試,應考者對答,來證明其體悟及實踐的程度是否無虛偽造假。 勇筆:口試的問題,又是什麼呢? ※ 關主:因人而異。但最通常用到的問題:「你為什麼能放寬心胸」? 勇筆:這還不簡單,不等於保送過關…。咦?這問題要答,還真不知從何講起。 嗯!這是考前洩題,可以準備好一番說詞。 關主:是的,這一題答得好,過關率提高。 真人:行了,今夜著書亦可告一段落。 勇筆:感謝關主不厭其煩開示,弟子拜謝。 關主:不用客氣,賢師生慢走。 。。。。。。

紫陽關遊記5,6,7章

。。。。5    第五回 義烈生瞋關 邱長春真人 降 聖示:著書,準備出發。 勇筆:請教真人,今夜往那關遊歷? 真人:今夜吾等往「義烈生瞋闖」。 (師生倆剎那行去,只見遠遠就有仙佛    來迎。)到了。來迎仙佛即為把關主司,上前見禮吧! 勇筆:弟子參見關主。 關主:不用多禮。狀元及勇筆為著書辛苦,吾等就入關稍坐,以便奉茶。 真人:不了。著書要緊,天命不容怠忽,尚請關主行方便,就到關內訪遊吧    ! 關主:既如是,吾等就進關了。 勇筆:(兩位仙佛一陣禮讓中,終於比肩而行)前面那群人為何吵得那樣激    烈呢? 關主:吾等何不上前作個仲裁! 勇筆:好啊!年紀一大把了,當街吵鬧總不成體統。 (吵鬧不休的那一群人,似無睹於關主之前來。勇筆見兩位仙佛無意阻止,也不好出頭,靜立旁觀,果然聽出眉目了。 原來甲方乃為丙方打抱不平,而與乙方吵    鬧不休。 甲方可能是個火爆性子,基於義憤,據理力爭的雙方面紅耳赤,幾乎就要動武了。) 真人啊!這可真是怪事年年有! 嘿!這個人熱心過度了,見義勇為是好事,但該作魯仲連,平息雙方紛爭,怎麼  這老丈竟似乎將事情攬到自己身上了。 真人:他不是熱心過頭,而是嫉惡如仇!見不得有以強凌弱之舉。 關主:這位老丈生前就是這麼個性子,還為了打抱不平而送了命呢! 勇筆:哎唷!不好了!這老丈恐怕過不了關。 (必須幫他一把,眼前這群人必是考官,而他之所以看不見仙佛來到,應是仙法障蔽;乃掙脫仙佛護蔭,大叫..。)慢點,我來作個評理。 甲老:好啊,小哥。你說說看,這個乙某實在可惡,仗著財勢兩雄,勾結官府,不但霸佔了人產,還要強搶民女。 我粗諳武術,代受害人丙某出面,有點勢單力薄,小哥正好壯聲勢。 勇筆:慢點,慢點!老丈啊!你且想想,以武犯禁,古來不容,俠義精神可    不是武力表達。 甲老:小哥啊!你不曉得,這群人跟官府有勾結,告官打不贏官司的。 勇筆:沒關係!縣裡打不贏,我們到省裡,省裡打不贏,我們告巡按司, 巡府再不成,我們到柏台那兒告狀,要不然,後生陪你去告御狀都行。     總該不成他與皇帝都有勾結吧! 甲老:這多麻煩! 勇筆:要不然打死他們有用嗎? 甲老:說得也是,打死他們討不回財產,還是告官有望。好吧!不跟你爭了 ,丙某,我們跟小哥一齊到省裡去告官。 勇筆:嘻嘻!恭喜老丈,過關了。您忘了怎麼來到紫陽關,來此又要幹什麼    ? 甲老:哦!我可真糊塗了,竟忘了這等大事。若非小哥適時提醒,這關就白跑了。 勇筆:您老可真是火性子。 甲老:老朽也不知道,一看仗勢凌人之舉,一股無名火起,就按捺不住了。 勇筆:這可有蹊蹺,請教真人看看! 關主:不用奇怪!這就是紫陽設關之用意。針其弱處考核,也才能確切明察他實踐的程度。 勇筆:那請教關主,如是針對弱點施考,豈非十考九倒,紫陽應關有何意義    ? 關主:應關之試雖針對弱點施考,但絕不會超出其所能應對範圍,這也就是 為何要設「紫陽第一處的神色辨察關」。 換言之,了解其程度,試題 就在能與不能各佔其半,絕對公平。 勇筆:說得也是,恕弟子失言。不過,上天既賜旨著書,必有深意,是否借著書之便,請關主開示,如何能夠順利通過紫陽關而證道果? 關主:此在著書每關均有案例可看,由此即可探索出一條明路,何需吾贅言    。 勇筆:關主何吝金言,每關案例外,若能得關主略加開示,豈不更大助益,    本書亦多生色。 ※ 關主:好!吾略加分析,以本關為例:義烈生瞋,由此可知,義是德,過烈而生瞋,卻是敗德,若一生能知見義勇為,尚須適可而止。 不能借見義之舉,而圖沽名之實;不能見義之行,卻無止己身火性;更不能盲從於義,而不知大義與狹義之分。 否則,不但過不了關,更可能上紫    陽關都不夠格,反自造罪業。 勇筆:綜此而言,不論實踐那一種道德,都必須發自本意的真誠,縱然默默而行,日久累積成了一種大德,靈神一體,才有望過關。弟子明白了,感謝關主開示。 真人:好了,你可真能夠磨菇,才能讓關主加以開示,今夜至此,吾等回堂    吧! 。。。。。。6    第六回 色欲關 邱真人 降 聖示:今日著書遊關,賢生準備出發。 勇筆:是。請教真人,今夜是遊那一關?是否有其特色?尚請開示。 真人:今日所遊乃「色欲關」。 在紫陽諸關中,此關難以勘破者多矣! 勇筆:說得也是。古來多少英雄美人事蹟流傳,才有「英雄難過美人關」之    語! 真人:不然。色之迷人,雖以一概而論,乃因自性蔽障所產生之迷惑而已。     試看,多少勸化戒淫之書,均有云:色為刮骨鋼刀。又云:紅粉佳人何異骷髏。 若能深入體會這些話,此關之破又有何難! 勇筆:真人仙家之體,當可無視於此。 凡人則俱七情六欲,當然易受迷惑。     不過,請問真人,這個色關也列入考關,是否太小題大作了。至聖先師所云:食色性也。可見此一問題自古至今已存在了。 真人:正因為如此,才必須列入人道考關,否則大家如此認為,又有何特殊    之處? 勇筆:那這個考關可能精彩萬分,是不是也像七真修道那種考法一樣呢? 真人:你自己去參觀好了。 勇筆:眼前該已到了吧?這裡倒挺氣派;可見城牌高有幾尋,竟可十馬駢行    。就這氣派,裡面將不輸皇宮大內了。 真人啊!關前幾位仙佛,是來    迎接我們的吧? 真人:沒錯。上前見禮去。 勇筆:弟子參見把關主司。 關主:免禮。本關早知天仙邱狀元帶領賢生勇筆遊著紫陽關,特來迎接。 不過,本關事務多忙,不能奉陪遊關,尚請見諒,若有疑問,盡可直接調詢本關執事。 勇筆:多謝關主賜助。(於是真人帶領勇筆揮別關主,逕自遊關。) 真人:本關現象奇特,你何不找幾個受考之人查詢,比較容易了解梗概。 勇筆:多謝真人,弟子遵命。哦!眼前就有位翩翩美少年,弟子就選他談談    。 真人:可以,你自行上去,吾休息一會。 勇筆:好的,有事弟子服其勞,您盡管休息。(勇筆乃前去攔住那少年)這    位先生,打擾片刻,請問您呆坐雨中作什麼! 少年:你不知道嗎?我全身有如火燒,慾念叢生。 但我深知此為異常現象,不可有所動搖,所以獨自跑來淋雨,以澆熄慾火。 勇筆:你這種做法錯了,慾由心生,外力難止,縱有見效,亦為治標不治本    。 少年:可是目前我只有這個辦法而已。 勇筆:你何不回思為何會有欲念之生? 少年:嗯!對了。我初到時,本心無妄念,要繼續前行時,偶然之間,讀到 一本曠怨纏綿,懷才士子失意仕途情場的感嘆。 我竟不覺觸動心弦,自哀自怨;因為生前的我也是自負才貌,不幸未及享受人生;即已壽盡。竟致遐思惹動欲念不止。 勇筆:所以,你必須知道追根究底乃在你心念之中,欲念乘虛而入才會有綺羅障。 少年:謝謝你的開示,幻由心生,欲由念動,這是自心魔性。咦!雨怎麼停    了? 真人:恭喜你過關了,因為,那些過程,即乃考題,你一旦勘破,則無須再考了。 不過你這麼年輕,竟能來到紫陽關,說一說生前事蹟,必定大有勸世之效,你也可因參與著書,功加一筆。 少年:感謝仙長賜示。弟子生前實無可資自詡之處,不過仙長有命,弟子不    敢違。 弟子生於中華民國四十九年,雲林斗六人氏,姓楊名臻祥。 家境小康,讀書至高級中學。生前倒也規矩,孝悌仁善,盡力克守,唯因弟子小具外貌之俊秀,時受異性青睞,色關難以勘破,亦因此壽命不永。 但,弟子可發誓,雖犯色戒,但絕無犯法侵色,或不當之行為    。 真人:你不用解釋,因為你來到紫陽關,就是最好明證。否則,以你生前之 守孝悌仁善之功,亦不致夭折。 由此可見,人道之實踐,必須徹底, 若有瑕疵,則人生自招波折,身後亦多阻力也。 好了,揚善士,你可    去報到,吾等再續遊關。 勇筆:請問真人,這個考關是否針對在世有德之人,或得道之人勘不破色關    而設? 真人:然也。眼前有位老者,你上去談談,以傳述色欲關另一考題。 勇筆:遵命……。老先生您為何在此哀嘆? 老人:唉!我生前勤修大道,恆志不怠,不敢說三千功八百果已修圓滿,但行功立德,勉力助道之功德不敢落人之後,僅因一念之差,犯下色戒,不該毀人貞節。 往後懺悔自我約束,不再重蹈色關。孰料,敗人貞節罪業竟是如此之重;死後,魂至地府,冥王頗有禮遇,勉我修持之    功。 唯,另行昭示此一罪業,乃移來紫陽關,以便證明是否因一時糊塗犯戒。 如過關則准將生前功德抵罪再領修道功果。 勇筆:那您現在過關沒有? 老人:正要應關,還在未知數? 勇筆:祝您順利過關。 真人:可怕的罪業,世人切宜深思,否則要多少功德才能彌補。 行了,今夜著書也該告一段落了。勇筆賢生,吾等回堂吧! 。。。。。。7 第七回 盡職關 邱長春真人 降 聖示:著書,吾等出發吧! 勇筆:弟子恭候多時矣! 真人:既如是,吾等出發。今日遊「盡職關」,吾有必要加以說明。 勇筆:顧名思義,弟子有幾分明白,唯,真人既刻意提示,必有用意了。 真人:此關有一特色,乃以不厭其煩為考題,包括有天然、人為兩大類,是    以故,你參觀遊歷之際,可不要大驚小怪。 勇筆:遵命。不過,請教一下,此關既命名「盡職」,是否生前不虧職守之    人,即可來到此關?若過關, 則得敕封道果?若過關之人,生前惡業    重,又如何算法? ※※ 真人:能夠來到紫陽關受驗者,有一先決條件,即是地府評判功過後,最低限度亦須相抵,而在世著有一德始具資格移案; 此在第一關即有說明。 故不會有生前惡業重者來到。 好了,關主來迎,上前見禮吧! 勇筆:遵命…。弟子參見關主。 關主:不敢當。天仙狀元及勇筆賢生一路辛苦,就請直接入關訪遊吧! 勇筆:關主一言中的,這點弟子同感。 不過,請問一下,怎麼關中仙佛都這    麼忙,沒有陪侍關主? 關主:是的,本關主題特殊,須要人手較多,吾乃親身相陪,莫怪不夠隆重禮遇。 勇筆:關主誤會了,弟子適才已聽真人言及本關情形,今見未有陪侍關主者,是以猜想中,不覺順口發問而已。 關主:你多心了,吾不以為意,吾等還是進關著書要緊。 勇筆: 是。(眼前驀然之間,竟似來到一處古代衙門,各司部門忙碌異常,其中只有一位類似師爺般,他東遊西遊,吆三喝四的不可一世。 另有一個雜役般的人,他裡外忙得滿頭大汗,猶不敢歇息。 因為他一休息,就要聽到那位師爺的斥責,或者又有人召喚支使了。 如此忙了一整天,縣太爺打道回府時,看見他那付狼狽樣子,也傳喚前來訓斥一頓    。 如果換成平常人,恐怕就不會如此心平氣和了,但這位衙役還是甘之如飴,末後他還為牢裡的囚犯送物品進去,並能稍加慰勉。) 難不成是天方夜譚,那有這麼好的人? (景像又變,這位衙役或許是時乖    運蹙,竟遭受同事的中傷,受不白之冤,又有病痛折磨。 當然,這衙    役並非都是意志堅定,其間他也有灰心頹喪過。 幸好,靈心不昧,他終於繼續堅守他的工作崗位。)請問這位大哥,您叫什麼名字,何方人氏,這麼好的修養,恐怕人間少有! 傅某:不敢。我姓傳名傳旺,乃陝西人氏,生於清道光年間,因為生前不滿 官吏腐敗,乃有立志為百姓做事。 孰知貪官構陷入罪,因此悒結死於獄中。魂至地府,冥王垂憐,准我申冤討報,當時,我因不願冤冤相報,在人間遊蕩,迷糊中竟覺金光焂生,醒來就在這裡了。 起初我很懷疑怎會再世為人,可是卻是如此真確,我想,可能天心垂憐,又准    我再世為人。 勇筆:可敬可佩。傅先生以後有空,可要到豐原來看我哦! 傅某:豐原?我不知道怎麼走? 勇筆:這以後再說。再見!(看傳某走後)請教關主,他能過關吧? 關主:他能過關。(一行幾位又走入另一個考場。) 勇筆:請問關主,這裡的主題一樣吧? 關主:是的,不過這裡情形有所不同,前面是官方機構,這裡是人民團體。 勇筆:難道說以職業上的盡職,就可以得到果位嗎? 關主:然也。你仔細分析,每一個人都能克守自己工作本份,那麼促進整體效率。對整個國家民族的貢獻有多大。 故,能克守此關,成神容易也    。 勇筆:多謝關主開示。請問關主,面前這位先生喜孜孜的走過來,他剛才為了幫人家修理電器, 不厭其煩解釋,而且來回跑了好幾趟,還能面帶笑容,可以說是成功的生意人,請他來談談好嗎? 關主:可以。文成宗,你過來拜見天仙狀元,及著書正鸞生勇筆。 文某:弟子叩見天仙狀元,還有勇筆你好。我早已久仰大名了,我看過你所 著作的「天界傳真」一書,真不簡單, 小小年紀,十五六歲就遊天堂了。 勇筆:不敢。 文先生您好。剛才我看您在為人家修理東西,不但不厭其煩的來回帶零件修理,還解釋清楚,不會亂敲竹槓,可真是好修養,也好商業道德。 不過,物主的不識內情,你大可不必費神修理,要他換新的,不就好了嗎? 文某:這不行,東西可以用,就必須物盡其用,我有技藝在身,怎能偷懶不 修理,而要人家換新,貪圖不義之財。 勇筆:您有此胸襟,讓人欽佩,以您如此經營,想必生意興隆,財源滾滾吧    ? 文某: 那倒不敢當,我生前雖小有積蓄,但素喜研閱鸞書,並加以贊助,故鸞書之研閱頗有心得,對於營生之道一向講求固定利潤,是以富裕倒沒有,僅足溫飽。 勇筆:原來文先生行功立德,善慧早著,莫怪來到此關,如此順利過關。 文某:不敢,只是僥倖過關而已。 適才我也差點忍不住,想我好心好意幫他修理,不願他浪費及多花錢,他竟怪我把東西弄壞了。 不過,我一回想他們就是不懂電器原理,才會亂責怪,一般人都喜歡將不懂的事情    ,稍有出錯,就怪到別人頭上。 我一想到如此,也就釋然了。 勇筆:您有此見解,真是高人一等。 身為服務業中一員,能夠諒解別人,真 是難得,在此祝福您早日得敕神位。 文某:謝謝您。 真人:好了。今夜本關訪遊至此結束。

2017年7月25日 星期二

執門戶之見?

紫陽關遊記… 。。。。。。4※執門戶之見 4 第四回 叫囂關 邱真人 降 聖示:勇筆可已準備出發遊歷著書了。 勇筆:弟子恭候真人帶引出發;不過弟子可先要稟明,到了目的地,尚請真人慈悲,不要放弟子一個去遊蕩。 紫陽關中諸般情景弟子尚未熟悉,煩請真人從旁指教,以得充實遊歷內容。 真人:可以。吾等邊走邊談,出發了。 勇筆:弟子在想,這本「紫陽關遊記」如果成書後,對「拱衡道脈」的助益    ,是否可以突破目前進展中所遭遇的瓶頸困境。 真人:道脈宏興,雖說有一定數,但是,俗語說:「神之興,也要人扶。」     亦即是說,神人同心協力,配合道務之進展,何患乎道之不行! 當然,這本「紫陽關遊記」書成頒世,對貴堂道務之宏興,是有一定的幫助,所以努力點。 勇筆:弟子明白了,哦!到了一處上書: 「叫囂關」三大字, 左右各有聯曰: 叫罵由他,修行我自有。 囂張是你,實踐人非無。 請教真人,這是    什麼意思呢! 真人:此聯含意不深,你入關去遊歷,自行體會為何會有此關。 勇筆:是。(師生倆一進關,就見到一幅奇景)真人啊!我們躬逢盛會了,    那裡有個人在開演講會。 怎麼天界也像人間辦政見發表? 真人:你自己上前去聽聽然後傳真記錄。 勇筆:待弟子仔細聽聽,他是要競選那一天的主宰。(以下是節錄那人的高    論。)……所以說,你們要知道一點,修道是最寶貴, 可惜,有很多人卻不知道「修道分成很多等級」。像某教的修持頂多道果只達氣天    。像某教教規嚴,修者動輒犯過,嚴律令人難適。 只有修我們這個教的「道」,才有希望邁向極樂世界。(勇筆聽了可真不服氣,心想:這簡直像凡閒的政治秀,攻訐別人,標榜自己,那像修道人?奇怪!怎麼讓他來到紫陽關?) 真人:你不用奇怪,本關關主已來,有問題你何妨直接請教,勝似臆測不定    。 勇筆:(眼見果然來了三位仙吏,當中為佛,兩旁俗裝)弟子參見關主。 關主:不敢當,勇筆尚請免禮。今日你與天仙邱狀元著書駕蒞本關,吾理當    來迎。 勇筆:關主如此客氣,弟子受寵若驚。不過弟子放肆請教,那個人在台上大放厥詞,說得天花亂墜,怎能夠來到紫陽關應考? 關主:此中詳情,吾引你去參觀,並親自訪談,勝於吾饒舌解釋,你就能明白。 勇筆:勞駕關主,弟子心有不安。 關主:不用客氣。 勇筆:那就先容弟子與那位演講者談談。 關主:好;命右侍將人帶到。 右侍:遵命……稟主公,已帶到。 關主:好,勇筆賢生,有話直說無妨。 勇筆:弟子僭越了。請教您,剛才那一番高論,弟子頗為拜服;不過,您生前是修持那一名門大道,得敕證何種道果,又何以來此呢! 居士:不敢,我生前乃受持菩薩戒在家修,不敢白詡有成,但精修三十餘年 ;死後,福神受西天佛祖旨意,帶引來到「紫陽關」。 勇筆:原來是佛門大居士,弟子失敬了,不過,剛才居士所言,其他教門之修持均有等級,是否太過武斷,而居士之修持,可謂精進,因何來到「紫陽關」?不知居士有以教弟子否? 居士:是啊!照理我是該到西方淨土才對! 關主:你是千載難逢之機緣,西天佛祖甚為讚賞你的修持,至少也該有護法尊者之果位。 ※ 只可借你一生執門戶之見、言語頗造謗道之論,須知如此執念,有礙靈心,更因造此口業之一失,竟至須到「紫陽關」應考    也。 ※ 勇筆: 是的,弟子一聽居士之言,即知居士頗有自詡為修對了道,而別人都有錯, 此一觀念貽誤您, ※ 須知大道不分門戶,惟至善至德,不論那一個教,亦均以善為出發點, 則任何人均可修道,何必謗他人之道,於己又有何益? 居士:聞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關主更是醍醐灌頂,弟子受教了。 關主:你入本關受考,執性難改,本須入煉獄重新修持,適逢參著聖書有功,並本身慧根具,茅塞已開,吾佛恭喜過關。 你準備西方敕果。 居士:弟子真是因禍得福,是否可以讓弟子略抒幾句,以作世之修道者參考    。 關主:有此慧覺甚佳,不過主著正鸞在此,你須先與其商議。 勇筆:不敢。能得大居士之金言,本書生色不少矣!尤所歡迎,不敢請耳! ※ 居士:多謝!多謝!愚謹在此寄語世之道門同修,修道首在認理, 其理真其行必正,浮面之計較,反淪執相。 不論佛道,任何教派、在教出家之修道者,應有一個警惕,不要隨便謗道。 ※ 修道,是一種智慧的行為,佛有頓悟之說、道有開竅之言,儒為誠正之行,而耶回兩教亦各有信仰之念。 ※ 在這種情形下,謗道,是一種不智的行為,縱然精湛的修持,如果犯了這一條口業,紫陽關免不了跑一趟的。 勇筆:精闢高論,不愧修持有素的大居士;懇切的指出當今修道人弊病。 大居士有此一番話,勸世之功已著,弟子先此致謝。 真人:行了,時間已晚,吾等也該回去了。 勇筆:可是真人啊!弟子還有個大疑問呢!每一關都有未過關者須入紫陽煉 獄,怎麼都沒進去各關的煉獄遊歷呢? 真人:不用急,每一小關未過關者,雖然都要進紫陽煉獄,但這是一個獨立    單位,並不是每一小關均有煉獄,以後自會遊歷。走吧! 勇筆:那弟子告退。

釋疑專欄。。。

釋疑專欄 1 ▲馬國黃善德叩問: 一、佛經或善書已蛀或成舊毀壞無地方收藏可否焚燒後置河海中處理?是否會犯四重五逆罪?手抄佛經後的經本及無用寫錯經纸可否—样焚燒處理? 二、讀頌佛經只可助開智慧,但持咒可增福慧消業障對否?請仙佛明示。 聖示: 叩問一,可以如此作不會造罪業。 叩問二,正確。但讀誦佛經之際,有因此感化或引渡到有緣眾,則其有功德可計。 。。。。。。。。 2 ▲上海黄善德叩問: 一、理天虛空界仙佛在“應運下凡”時,是否皆是分身(分靈)下凡? 其本尊(本靈)是否會下凡? 若會,則是在何因缘下,會下凡投胎? 二、“應運下凡”之仙佛之“本靈”或“分靈”下凡後,是否會沉迷于凡塵而造業,以致使自己不能回歸而陷入輪回? 三、“應運下凡”之仙佛在凡塵,由于前世因果已償清,是否没有病痛劫難?只有“應劫下凡”之仙佛才會有病痛劫難? 聖示: 叩問一,需視果位而定,基本上要到正品尊者真君以上。本靈下凡之仙真神司多屬有重大天命而下凡。 二,當然亦有之。 三,非也,雖是仙靈,但投入凡胎,一樣生老病死苦。且並非已金部清償因果。

因果釋疑3

3 白度母菩薩 降 106‧6‧10 案由: 在台灣南部,有一位五十餘歲之女子,身高不及四尺,並且亦屬貌相平平,在一般人眼中,她可能是一個不幸的女人, 但是,她卻是一位小兒科醫師,並且有個圓滿的家庭,一位摯愛她的夫婿,一位可愛聰敏的女兒,事業成功,家庭和諧, 夫與女悉皆良善,聰慧,可謂甚得福報,典型幸福美滿之職業婦女。 說明: 此婦自幼時,因跌倒傷及脊椎,乃至背駝一峰,身長難以再高,故幼時甚受無知友伴笑辱(當然,此乃此婦累世因緣之業報), 但其人頗為善良,不但不計友伴之怨仇,反而時時幫助友伴,不使友伴受到危險, 如有危險行為,她都會喝阻及注意,適時伸出援手,並且甚具仁心及耐心,好心沒好報也不以為意,及至就學,仍然如此, 並且友伴多嫌棄,因此她能專心讀書,故一路就學,乃進入醫學院,並成為醫師, 在成為醫師之後,她更是本著醫者父母心,非常有愛心、有耐心,對待生病之小朋友,悉心看診,用藥適中而輕, 不以圖利而有傷及小兒身體之虞,如此十數年後,因其外貌之故,亦未能嫁夫,但仍如此善良,豈無福報? 故在一日,其今夫,乃一妻已早逝,留有稚子,適好生病求診,其夫因稚子看病, 而能知悉醫師內心之仁善,竟不以外表而有礙其愛慕之心,日久終成眷屬,迄今一家圓滿。 註解: 此一事例,雖非大功大德,但是人之外表有礙,卻不傷礙其內心仁善及愛心, 及至為醫,古有銘訓:醫者父母心,此婦不但如此,更加上耐心及其用藥之苦心, 因此,其年少報業緣熟而傷身(此種報業,本是孤仃一人之命象)但卻積善造德,已達可有福報,因此命運轉換而得良婿及一家美滿,願眾生能勉之效行。

因果釋疑2

2 巧聖先師 降 106‧5‧20 著書: 台疆南部有位年僅三十五、六歲男子,在夜半中因酒客起衝突,無辜遭波及竟成殘障,往後半生雖未必癱軟臥床,但其右手幾難復原,將造成日後諸多不便。 說明:此男子頗有音樂素養,唯不循正途往音樂學府進修,卻嚮往於娛樂聲色等場所;乃就職於即今所謂之夜店, 擔任DJ之行業,且其具音樂素質,加上思緒聰敏,故頗具名氣。 亦因如此,在此場所中,乃甚具吸引力,且又貌相不俗,交往乃有複雜,終致沾惹在此場合中最常見之禁藥。 並以此為餌,常有搭訕幾至半醉,或有心事情緒不穩之妙齡女子,前後七、八年間,樂此不疲,積造甚深觸犯陽法之事,但卻因未東窗事發,竟免於刑罰。 唯天道好還,天律昭烱,故累積罪業歷經有司彙整,已達施懲標準,故藉其店中事端,應報身障之罰。 註解:末法時中,眾生易受紅塵五光十射之聲色染著,尤其年青一代際值此時,不論身心之偏歧,以及外在環境之牽引, 故易為此耽迷;甚至頗多年輕一代,以誤為正:認為大家如此,應非為錯。 ※ 但是「天律亙古不變」!凡陽法所禁,即視為罪,有些更是天律嚴於陽律。 類此篇之男子,不但藉此沾惹禁藥,更以身處場合之便利,濫造淫業,當然受報!甚願今之年輕一代,有所省思。 。。。。。。

因果釋疑篇1。。。

1 因果釋疑篇… 續現世報律例。。。。。 奉旨著作-現世報律例 林則徐夫子 降 106‧5‧6 案由:在台灣中部,有一男子僅四十餘歲,不足五十之年,卻已身罹一種免疫系統病變之罕見、且屬無可治癒之病症, 而且此病纏身業已二十年有餘雖未致命,但長年藥石、以及身體因治療而起變化,雖是未即致命,但拖磨可知。 說明: 此男子發病,在二十幾歲,換言之,即是在台疆律法所明訂男子需服兵役為義務,待其服完兵役後, 再過一段時日始發病;因而不但需接受嚴苛軍事教育及服役,更要短暫失去自由。 緣何此男子有此病變?仍要由累世說起。 此人夙世中曾有二世為廟祝,因此尚屬積有福慧,因而此世雖然出生鄉下,但其家中仍有多筆田地,並且兄姊多已自立、成家立業,因而由其繼承家產田地,是為福報。 但其在服役之前,即已北上大都市,而與甚多不良份子夥同以詐騙(彼時甚風行所謂金光黨),不但詐騙,甚至用藥迷昏而洗劫財物。 進入軍伍,仍未與此輩切斷關係,直至退伍,仍然以此為業,其造作惡業有三件幾至被害人家破人亡! 是以故,福報有得;罪業已達施懲標準,因而就在退伍不久,身體立起病變,此一免疫系統之病症顯現,乃迄至今均受藥石病磨。 註解: 惡疾纏身,必有註成之惡業因果,但此男子並非由夙惡所註成,反之,夙世于今生,尚稱積有福慧。 然則年紀輕不循正途,乃積造惡孽,不但夙世福慧今生難享,更因「現世報」之天律,乃招致惡疾纏擾! 甚願眾生閱此篇後,能油然驚醒,切莫以為惡報乃前世、甚至夙世所造,今生難逃,閱此篇即知,其人若非今生新造惡業,則其福報可期!

本質?

本質。。。 羅浮菩薩 降 106‧7‧1   述論:本質   昔時先秦時期,有二位大思想家,即孟子與荀子;此二聖對人性之看法,是迥然而對立。 孟聖曰:人性本善,荀聖曰:人性本惡。 是以故,後世對人性之善惡所本,即乃依此二聖思想、學說而衍生。    吾今夜,不是論斷人性本善、或本惡,乃是闡述,不論人性本善或本惡,其本質是什麼? 二聖對人性之主張,雖然對立,但取向有一共通點,即認同需要由仁義禮智等,加強教育。 因為,孟聖認為人本具仁義禮智等善性,只是需要加強教育;但是荀聖認定人性本惡,因此,必要加強道德仁智禮義等之教育。 至此,二聖只是對於以在世上所行善惡之針砭,認定不論是善是惡,均需加強道德教育, 否則,縱然人性本善,不知善為何物,若屬人性本惡,不知仁智禮義,不受道德束縛、規戒,則如脫韁野馬,世上盡皆惡人。    然則,人性之本質是什麼?眾生依二聖之主張、學說,恐亦不能完全明瞭。 ※※ 所以,吾直言論斷人性之善惡之本賦,乃來自夙世造作之業障。 試看眾生,有仁慈悲憫者,有善良、知書達禮者,有寧捨自身性命而救人,但也甚多自私自利,更有凶心惡膽,為非作歹。 雖然,此乃後天環境及學習過程中,重要之關鍵。 ※※ 但是,在出生之前,十殿輪轉之際,已經明確註成;今生因善惡業,所形成心地仁慈善良或窮極凶惡。 換言之,人性本質上,在投胎之際,已形成善、惡之賦性,只不過,是窮凶極惡,或者善良慈悲, 可在道德教育過程中,使此本性扭轉,或者薰陶學習而有改變。    因此人性本善或本惡,其關鍵是在投生所形成善惡業, ※※ 職是故,眾生當下廣行善德,即是為未來世,形成性善之關鍵動能 。。。。。。。。。

續諫世人?

續諫世人… 呂仙祖 降      106‧6‧17   述論:續諫世人    際此末法,雖曰大道普傳,然則眾生得受德澤親近道場,唯卻以良莠不齊之宗脈道場等,乃有誤導眾生。    譬如此際「浩劫將至」之說甚囂塵上,乃使眾生有所驚惶及迷惘,亦因此衍生兩派說法。 一派強調浩劫乃有經典可本,眾生須戒慎; 另派說法乃以宗教之士以浩劫恐嚇,或者引導眾生親近道場,實則並無浩劫之說。    吾以為二派說法皆對、亦皆不對。 俗云:「天作孽猶可違,人作孽不可活!」浩劫終必來臨,殆無疑義,但是天降浩劫時間未到; 眾生莫忘了,當今玉皇在百多年前,即因為眾生請命免於浩劫,而玉石俱焚,長跪玉階;既如是,怎會立降浩劫? 但是眾生更應警惕,切勿以吾言而心存僥倖,或即認定浩劫不至!    實則天降浩劫雖可暫免,但需戒慎「眾生之共惡」。 亦即天降浩劫雖可暫免,但眾生最可怕,即是「共惡」;不論是人為之破壞大自然,或者險惡人心、爭權奪利等等。 若此共惡行為不改,縱然昊天不降浩劫,但共惡之能量足以啟動,使人類生物遭受毀滅! 是以故,眾生目前所應懼怕者是「多數人造惡」,而非天降浩劫,願眾生勉之。 附註:吾狗尾續貂,藉上聖述論:諫世人(編按:拱衡雜誌第二九三期拱衡聖訓專欄斗姥述論)而以一愚之得,不揣冒昧而續尾,實乃心繫眾生是也!特此說明。

人生是苦海

1 人生是苦海… 拱衡聖訓 天上聖母 降     106‧4‧29 五言詩曰:云何是苦海。啼哭出娘胎。      坎刻人生路。挫磨志莫灰。  述論:人生是苦海   眾生一出娘胎即啼哭不止,莫非是已知未來人生路是苦海無涯? 雖非必定如此(緣於胎兒出娘身需吐氣,故嚎啕是為必然),但卻為應景寫照:人生是苦海。    十丈紅塵五光十色、七情六慾所交織之複雜人生識象,已是註定此生多磨,何況累世輪迴所造作諸業,已在此際出娘胎之時,已然悄悄展開! 雖然累世中未必盡是惡業,但是善業所成之福報,在此人生中未必確定是福!    淺例而言,身帶福報,樓房、田地、錢財、嬌妻、兒女一應俱全,是福報耶?恐未必盡然! 若因此而有乖違道德,甚至仗此錢財為非作歹,遂行私欲,更加易如反掌;得福報,造新惡,得不償失! 若無福報,張目「七件事」可是費心勞力,更要為此而用盡心機鑽營,而用盡心力卻未必如願,一生庸碌,只得業隨身!    但是最關鍵處,人生是了結果報場,累世善、惡因緣在今生了結; 因而造成人生坎坷不平之境遇,所以謂之「苦海」不為過! ※ 但是,卻也未必消極于不面對此苦海人生,在心靈深處,伏藏一慈舟,促使我人能在苦海中不滅頂,即是「善慧根器」。    自古以來儒家、墨家等,常有人性是善或性本惡之辯,然則「親善去惡」是學習本能,故在人生中,眾生當知親近善知識之可貴; 藉苦海了結果報,更可藉苦海修積未來之淨土,眾生勉之哉!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冤欠,冤親債主…釋疑篇

釋疑篇… 冤欠—冤親債主    佛家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 可見人命關天之重,無與倫比。 天有好生之德,芸芸眾生之中,一條殘靈,(殘靈即是溼生之蛆蟲類。) 猶是一視同仁之列,更河況是萬物之靈—人?是以人命債,重無比,切宜慎之。 在輪迴果報中,有所謂之「冤親債主」,顧名思義,即是有虧欠於彼, 在無數的輪迴,各種客觀因素悉皆成熟,即是緣機成熟時,冤親債主即要現前。 (冤親債主如何現前,下章會有專論。)但是,冤親債主之討報,可以 分成侵體及干擾兩大類。 侵體—是靈神的牽掣、控制,通俗而言,有若附身。 在今時醫家所云,即是雙重性格。我人神識主宰言行習性,是以,周遭親朋好友會以其人之言行習性來判別是否異常。 而受侵體之當事者,卻無法分判是自主神識,或是受到冤親之侵襲。 只有熟悉其言行習性之旁人,能夠據此判斷出已受侵體之討報。 許多受侵體現象者,會有迥異於日常心性、言行、舉止,甚至好惡僻好。 譬喻而言:其人原本膽氣甚壯,卻在侵體之後,變成容易擔驚受怕。 再譬喻說:其人原本隨和善良,在侵體之後,變成容易發怒,脾氣暴躁。 再譬喻而言:其人原本喜好某些事物,卻在侵體之後,反成厭惡其事物。 總而言之,侵體是一種二種靈識處於一身之狀況;因而,會有衝突性之矛盾,是如此現象之特色。 干擾—是屬於念力之纏擾;有如視訊,一般電視接收電波即可產生畫面 ,一但有雜訊,即出現畫質模糊、閃爍不清。 人受冤親干擾亦同;神識主宰之能力減弱,會有間斷性之異常言行習性。 因而,旁人亦可據此而判斷出其人是受干擾之現象。 而當事者,卻因僅受念力之干擾而已,當然自身亦可分判出有冤親債主之干擾,可以及早辦理化冤,消弭因果討報。 許多受到冤親債主干擾之人,會有精神恍惚,神思不屬之現象。 譬喻而言:其人在日常生活中,若有若無似聽到某些聲音,或者容易感受到外在力量的侵襲,因而,變成疑神疑鬼之狀況。 是以,今時醫家均歸諸於妄想、幻聽或幻覺之病症。再譬喻而言:其人會有危機意識;今時醫家歸類為被害妄想症。 時常感覺到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導致周遭親朋好友,會被此現象所煩擾、擔心。 總而言之,干擾似若感覺而已,不若侵體已實際有外靈之力量存在。 所以,冤親債主之討報,侵體屬於較重之因果;干擾則屬於較輕之因果。但, 不論是輕是重,卻已是冤親債主得到冥旨,准予討回夙世輪迴中所受之冤屈 ,所以才能在人世間祟弄陽人也。 。 。。。。。

大勢至菩薩14章

14 第十四篇  求修聖道須耐苦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27日 歲次己丑年三月初一日 詩曰: 清修本就苦中求,遠離繁華與喧鬧; 若要修得功與果,鬧中取靜意志堅。 聖示: 當世之修子必須聖凡兼顧,但凡塵畢竟仍有數不清的誘惑, 稍一不慎則忘了自身崇高的目標 ,與他人同流合污去了。 吾今夜以【求修聖道須耐苦】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參研之。 【求修聖道須耐苦】 ※ 修行本是一條孤獨的路, 修行之人在別人狂歡時,自己須耐得住寂寞; 在別人呼朋引伴時,需控制享樂的欲望 ;在別人穿金戴銀時,須對自己的朴實裝扮有信心、不卑怯; 在別人擁有榮華富貴時,則對自己的破車寒舍不怨不棄。 ※ 如此【眾人皆醉我獨醒】, 當自己的清苦修行受到他人的異樣眼光時, 仍能像週濂溪的《愛蓮說》中題到的: 【蓮, 花之君子也,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漣而不妖。】 如此高潔與矜持, 不隨波逐流,不妄自菲薄, 不在別人異樣的眼光中屈服,不因沒有知音而難受。 孔子之弟子顏回 , 足堪為眾修子之表率,能【居陋巷不改其志,一簞食, 一瓢飲, 人不堪其憂, 回也不改其樂。】 在孔子所有的弟子中,其為人是最令人敬佩的, 窮苦至極,仍樂在聖道, 連孔子也對他贊不絕口。 世人若要在紅塵俗世中求修聖道, 當法顏回之氣度, 不卑不亢、悠遊自在,不以己身之貧為意, 專心於學業上,才是修子們該效法的。 吾今夜以【求修聖道須耐苦】勉勵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 期望五教之修子皆能不受世俗之染著, 在求修的過程中當法蓮花之潔淨清白,不受他人之影響, 勇敢面對修行的一切考驗,讓自己的蓮花早日綻放在理天,永離六道輪回, 更願諸修子度化更多善信大德,讓其自性的蓮花早日開放。 可,吾退。 。。。。。。。

大勢至菩薩12,13章

12 第十二篇  良緣靠自己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25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二十九日 詩曰: 男女對眼結成婚,朝夕相處變仇人; 誰記當年甜蜜事,心中盡是今日仇。 聖示: 吾觀眾生一到適婚年齡總是盡想著【成家】,挑三撿四的, 好不容易總算找到一個意中人 , 滿懷期望步入禮堂 ,卻在組成家庭後變成了仇人。 可嘆呀! 良緣變惡緣, 到底出了什幺問題呢?吾今夜便以【良緣靠自己】為題, 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良緣靠自己】 古時以媒妁之言 ,讓不太認識甚至不認識的男女雙方結成婚配, 婚后縱使有了紛爭或意見不和,大致上雙方尚能互相忍讓,度過一生。 現今社會崇尚自由戀愛, 很多男女還不願透過中間人介紹來找另一半,總盼望自己如電影情節般結識未來的伴侶。 殊不知姻緣的呈現,不是只有單一方式,一旦雙方戀愛而結婚 ,即戲稱【婚姻是戀愛的墳墓】,此乃大錯特錯矣! ※ 戀愛只是一段追求的過程 ,絢爛而短暫,最重要是男女雙方為了承擔家庭及教養子女責任的付出與犧牲,是偉大而值得敬佩的。 有人說: 【羅漢腳仔, 一個人飽,規家夥仔飽。】(閩語,指單身者沒有眷屬的負擔。) 雖然單身也沒什幺不好, 只是少了經營家庭的挑戰罷了, ※ 而白陽時期的修子,聖凡兼修, 在家的修行亦不可忽視。 看到現在的父母, 雖已身為孩子的父母,但吵起架來仍像孩子般的無理取鬧、任性自我。 不顧孩子的感受, 甚至意氣用事,一意孤行憤而離婚,此舉不但破壞家庭的完整性 ,更摧毀孩子心目中美好的世界 ,美其名是為孩子好,其實從不好好站在孩子的立場想。 新竹市有一位國小的楊姓學童, 父母在婚后吵吵鬧鬧, 二度結婚又離婚, 之后父母各自交往別的異性朋友,此學童心中總企望著父母能在一起,甚至做夢都會夢到美好的結局。 一旦看到父母有任何的風吹草動,他根本無心於功課, 雖然母親很認真賺錢,想要給他一個舒適的房子, 也抽空帶他出國旅遊, 但這位學童的心並沒有得到真正的喜樂, 常擔心父母如另再娶、再嫁,自己將變成一顆人球在父母間被送來送去。 吾今夜以【良緣靠自己】為題, 呼籲為人父母者當體諒孩子的痛苦,努力為家人改變自己的個性和脾氣, ※ 不要一天到晚盯著另一半或家人的缺點, 當思夫妻及親人的緣份得來不易,多修身養性, 看家人的優點並多行善積福, 不管前世結的是否為惡緣或怨結,總有一天會成為良緣。 ※※ 莫再輕言離婚, 在生氣或失去理智, 甚至怨恨對方的當下,不要輕易簽下離婚協議書,否則彼此生生世世糾纏不清, 而無辜可憐的孩子又將如何自處? 思悟之。可,吾退。 。。。。。。。。。13 13 第十三篇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26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三十日 詩曰: 眾人齊心助道成, 煅練新乩功果培; 來日鸞堂新氣象,莫忘當年辛苦時。 聖示:吾觀xx諸子為了堂務,人人貢獻自己的時間與力氣, 上天非常嘉許, 尤其眾人在煅練新乩的這段時間, 每個人的內心皆是單純而歡喜。 吾望諸賢生莫忘這段時間的辛苦與發心, 將來繼續在全真堂勞心勞力, 以度化更多原靈與修子。 吾今夜以【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勉之。 【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 孔子在週遊列國後, 其滿腔的抱負與才能不被各國的國君所重用,但他將所學教給學生, 造就出後來的孔門七十二賢及三千門生, 而當這些學生承襲孔子的學識與理想後, 傳遞至中國各地,影響中國甚至鄰近國家數千年, 連今日的世人都深受影響。 雖然孔子不能在治理國家上伸展抱負、貢獻才識有些可惜, 但他在教育思想上的成就卻是另一種的功勞。 所以前人種樹雖然辛苦, 但後人乘涼卻更受用無窮。 鸞門之諸修子也當懷抱此種胸懷,並有長遠的眼光, ※ 今日的辛苦是為了明日, 甚至讓未來更多的人離苦得樂。 吾觀很多直銷鑽石級以上的經銷商,帶領一大群的下線在奮鬥, 拼命追求世間的榮華富貴, 如能用到修行度眾上,當積下無量的功德。 ※※ 在鸞門的修子也當有此決心, 奉獻自己的時間和心力,為未來的眾生打算,將心思放在眾生之苦上, 一切的疲勞與挫折都會隨風而逝, 當功圓果滿回天時,才知自己是得【道】最豐碩的人。 當諸賢生將眼光、時間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時, 會覺得有【事倍功半】的無力感; 但相反的, 如果天天都為善信服務,為善信分憂解苦, 則會覺得【事半功倍】。 來鸞堂服務會因歡喜的付出而得到更多,看到眾生的苦,就會覺得自己能在鸞門為他人服務, 才是最幸福的人。 所謂:【朝聞道, 夕死可也。】每日在家好好修,空閒時到鸞堂服務善信, 這樣的人生豈不是充實而幸福? 今夜吾以【前人種樹, 後人乘涼】勉勵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 ※ 莫輕視自己微不足道的付出,也不要小看自己在鸞堂的地位, 出錢出力, 甚至勸慰善信、端茶水、排拖鞋、清潔聖堂……等,皆已造下無量功德, 來世將因諸修子們今世的付出而受益,鸞堂的善書及普化的影響,難以計數。 所以吾希望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把握鸞堂修行及積功累德的機會, 未來必有機解脫六道生死輪回, 並庇蔭子孫及超升列祖列宗, 共勉之。 可,吾退。

大勢至菩薩11章

11 第十一篇  子孫賢孝家之福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24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二十八日 詩曰: 春去夏近清明節, 賢門子孫掃墓前; 若是緬懷祖先德, 莫忘為人子孫本。 聖示: 吾觀近幾個假日, 已有很多人開始去祭祖掃墓,將祖先之墳清得乾乾淨淨, 並奉上精心準備的祭品, 祖先個個笑開懷;而無人祭祀之孤墳, 埋沒在荒煙蔓草中。 不同的狀況,讓吾也忍不住為那些無人祭拜的孤魂野鬼感到淒涼。 吾今夜以【子孫賢孝家之福】為題, 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子孫賢孝家之福】 雖然世人皆希望有賢孝的子孫在己年老體衰之後能盡心奉養自己,但吾觀世人在教養子女之時卻常反其道而行, 將自己不孝長輩之模樣暴露在子孫面前, 又為了子孫的前途,將孝順的道理擺在之後。 現今為人父母者,極盡孝【子】、孝【女】之能 ,將孝順長輩的時間、金錢、心思都花在子女身上, ※ 這種本末倒置的方法,已種下未來年老人孤單之種子, 待其發芽之后, 這些為人父母者也終將嘗到長輩孤獨之痛苦。 為人所尊崇的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 ,從小便對母親甚為恭敬,雖其母操勞過度而早亡, 但孔子並不忘懷母親之恩澤,常緬懷母親之德性, 而努力自我要求。 為人長輩者,應將為人處事該具備之德性教導子女, 並努力示范給子女看,子女有樣學樣, 縱使父母不能時時叮嚀,子女也不會忘記父母之苦心。 宋朝有位孝子, 母親過世後便與父親相依為命, 但父親卻為了他不再續弦, 雖然日子很辛苦, 但父子之親情卻更加濃厚。 孩子長大後知道父親為了他寧願孤獨終老,成親後和妻子更加孝順, 早晚問安, 並且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為父親設想, 夫妻倆生下的孩子也都對祖父非常的尊敬。 這個老父親雖然犧牲了世俗夫妻的情愛, 卻讓孩子與自己更加親近,成就了父子之情,一家也更為圓滿。 吾今夜以【子孫賢孝家之福】提醒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 ※ 在要求子孫之前先要求自己, 當自己誠心誠意侍奉長輩、父母之後, 子孫必當學習之 。 ※ 在中國傳統的美德中, 父慈子孝為世人皆稱贊的典范,若希望家庭更加 圓滿, 切不可將心思只放在晚輩、子孫身上,當常思父母恩,承歡膝下。 希望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謹記在心。 可,吾退。

大勢至菩薩聖訓9,10章

。。。。 9 第九篇  惶惶度日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19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二十三日 詩曰: 刻苦自修本應當, 只因迷昧忘本分; 莫要怨天又尤人, 大難來時後悔遲。 聖示: 吾觀中土眾生一日過一日,一日茫然過一日,終日勞碌不休,也不懂自己在忙什麼。 有父母、妻兒的人,以親眷為藉口,告訴自己要努力賺錢養家活口, 而無親無故的人,找不到這樣的藉口, 但卻連自己為什麼而活也惶惶終日, 理不出頭緒。 吾今夜以【惶惶度日】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參研之。 【惶惶度日】 世人每天一早醒來, 便將一整天的行程排滿檔。 小孩上完課後下課得 去補習, 為了考試, 還得熬夜念書,不知道為何念得這麼辛苦,只因父母、長輩認為如此才能出人頭地, 未來才能找到好工作。 再看成人有了工作、事業和家庭后, 仍早出晚歸, 甚至加班熬夜,外加出差, 有時為了更好的工作機會或更高的薪水, 必須告別父母、妻小,遠赴外地或外國,一家人得忍受分離的滋味。 所以認真了一輩子,人生的方向到底對了嗎? 反過來說,如果放縱自己, 打混一輩子就會過得比較好嗎?也不盡然,除非身旁有貴人扶持, 否則好日子終將有過完的時候。 從古至今, 中國歷代的讀書人, 為了功成名就,寒窗苦讀十年以上,只為求得一舉成名天下聞,如科舉順利考上心目中的進士,則光耀門楣,一輩子不愁吃穿, 否則考到頭髮、鬍鬚都白了, 仍不放棄求取功名。 在太平盛世,人人都汲汲追求功名, 只有亂世才會歸隱山林!可嘆啊! 現今世人不過是古人的翻版罷了, 腦中還是陳腐的科舉制度思想。 吾觀來堂求取功名符的善信大德, 不分男女、不分老幼, 都企望能因考上國家考試而謀得公職, 使生活無虞, 但無虞之後,誰又會想到該做什幺利國利民的事呢? 大部分的人工作穩定之后,就開始腐敗度日,找不到下個奮斗的目標, 甚至只想著未來能領到多少的退休金。 試想,領到退休金又如何? 這一輩子真的就這麼過了嗎? ※※ 人的肉身得來不易, 眾人卻用這肉身過著如此千篇一律的生活,不但利益不了自己, 也利益不了別人,對栽培我們的國家社會更無任何貢獻,可憐啊! ※ 既然肉身得來不易 , 每日皆應要求自己更多一些 ,反省自己更多一些,利益他人更多一些 ,對國家社會多貢獻一些。 ※ 如能往以上這些方向去思惟、實行, 相信人生會更有意義, ※※ 眾人將由【惶惶度日】轉變成利己利人、樂觀積極的生活, 願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勉之。可, 吾退。 。。。。。。。。。10※ 10 第十篇  馬齒徒長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20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二十四日 詩曰: 一寸光陰一寸金, 寸金難買寸光陰; 若謂修行何時始,一年過完又一年。 聖示: 日子過得很快, 年輕人變中年人,中年人變老年人,每個人於歲末年初都曾發願,去年的壞習慣要改掉, 今年一定要過得充實又有意義。 但是吾觀諸修子及眾善信大德,一年過了一年,並無多大的長進,反而是頭發愈白, 皺紋愈多罷了。 吾今夜以【馬齒徒長】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馬齒徒長】 樹有年輪,人有白髮、皺紋。 樹增長一年則樹幹加粗,累積愈多年輪則對人類或大自然更有益處, 更因年代久遠而被尊稱為【神木】。 ※ 但可卑的是,人卻恰恰相反, 人多了一歲,壽命就少了一年,活愈多歲,白髮、皺紋更多, 年紀長到一定程度者, 如果其智慧經驗足以為晚輩景仰, 尚能被以禮相待。 ※※ 如只是漸行蒼老,卻無任何足以傳承之智慧經驗者,頂多被稱為【老人】, 而不會被尊稱為【神人】, 就因其不會隨著年紀大而更有貢獻, 才會如此。 從古到今多少享受過榮華富貴者,不願接受青春不再, 年華老去的事實,更懼怕自己行將就木, 甚至為此大尋長生不老藥, 如傳說中的射日英雄后羿,統一六國建立偉大秦朝的秦始皇,連功勛彪炳的漢武帝…… 等,都眷戀世間【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榮華富貴。 ※ 而貧賤者恰恰相反,其不願意忍受太久的貧窮低賤, 甚至無法飽食的生活,所以大都祈求上天早日讓其結束一生, 只希望來世有更好的生活。 這就是世人活了一生, 為何追求榮華富貴, 碌碌一生的原因。 ※※ 但是這短暫的一生, 真的只為了這個目的嗎? 要不是為了借假修真,人何必活得如此辛苦,再加上累世造下的惡業, 更須為此生生世世償還。 如能聞道而修者,皆因宿世與仙佛有善緣,仙佛為了使眾人向道而修,也都願意指點迷津,使眾人能得到基本溫飽。 但人心不足蛇吞象, 求財者絡繹不絕, 得了小財要大財, 有了溫飽要富貴,好還要更好, 有還要更多, 不知待自己兩腳一伸、雙眼一瞪,進了棺木后才知這些錢財有如紙扎的洋房、汽車, 將化為一陣輕煙罷了。 吾今夜再為諸修子及眾善信大德開示人生的無常與真相, 無非希望大家不要再年年發了誓願后, 又陷入生活的泥淖中不可自拔,等到年老頭髮、鬍鬚白的時候, 才驚覺自己【馬齒徒長】,增加的只有年紀,其他一事無成,累積的房屋、田產、財產,所有的陰功善德抵不過在世所造的惡業,勉之。可 ,吾退。

大勢至菩薩聖訓7,8章

大勢至菩薩聖訓… 7 第七篇  鸞門之普化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17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二十一日 詩曰: 道降鸞門福不淺, 每日修來每日功; 善信大德齊珍惜, 共進美好大道門。 聖示: 吾觀現今修子愈來愈幸福, 不必像古代聖賢, 為了解脫生死, 為了成仙成佛,必須付出相當大的代價,甚至離開家人至深山野外苦修。 ※ 母娘及玉帝為了及早渡化更多原靈回天, 一再開放各種方便法門,像鸞門就是因此而產生。 ※ 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莫輕忽鸞門普化之功,一面修己 ,一面渡眾 , 其累積之功德與果位不可小覷, 這是上天所賜予的恩德。 吾今夜以【鸞門之普化】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 參研之。 【鸞門之普化】 話說一百五十多年前 ,當時各地民風轉趨惡劣, 人們相信神通,卻不肯努力修身養性; 懼神怕鬼, 卻只擔心自己造惡被人發現、被神鬼處罰。 玉帝 接獲各地仙佛、土地、城隍……等回報,其震怒可想而知,本想混沌收圓, 但在五教教主及眾仙佛的求情下,答應再給世人機會, 於是在關 疆各地創辦聖鸞帝堂君,的再主加動上奏各請仙下佛,熱情的共襄盛舉, 開始了鸞門的普化工作。 上天借助人的慈悲願力以人渡人, 而鸞務在各地善男信女的護持下,一天比一天興盛, 其所著之普化善書在各地流通, 渡化之修子不計其數,並開示天堂、地獄、海洋……等世人不曾知道的異次元世界, 讓世人了解, 原來自己生活的世界,有如【以井窺天】 ,除此之外 ,亦讓世人更了解各種修行的管道, 能兼具出家與在家修行的方便與利益。 在上天的苦心經營 ,鸞門是一個人人可修行的好地方 ,有時就像便利商店一般隨處可得, ※ 但就因為鸞門修行如此便利,有些身在福中的修子卻不曉得珍惜, 反而到處求取自認為更神通、更容易解脫六道輪回、更容易成仙成佛的地方。 ※ 可嘆啊!世人一腳已踩在天堂門內,另一腳卻不聽使喚,猶豫不決 ,甚至還轉身去尋找地獄的大門。 吾今夜將鸞門的方便普化狀況公諸於世,無非想勸諸賢生及眾善信大 德, 當把握在鸞門修行的機緣, ※ 做好正己化人的工作, 來日理天必是諸修子的福地洞天, 莫讓【邪知邪見】亂了自己的初衷,更莫讓【人云亦云】斷了自己修行的路。 可, 吾退。 。。。。。。。。8 8 第八篇  如何回天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18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二十二日 詩曰: 眾人一心齊辦道, 度化更多原靈回; 成就他人更度己,不啻母娘好兒女。 聖示: ※ 母娘 常 倚聖門示閭:盼望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早日回天,但回天者少,墮入地府者多,因此常心生悲痛。 ※ 諸天仙佛更是四處渡眾,希望能為渡化原靈略盡薄力, 可惜, 世人有眼無珠者多, ※ 仙佛已在渡汝,而汝卻毫無所覺, 一日過一日, 沉迷的眾生何時回天呢? 吾今日以【如何回天】為題, 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如何回天】 天界原為原靈之居所, 原靈若想常伴母側,須有功果方能長待理域,母娘 為所再以使原靈能修功立果, 便讓原靈出世為人廣行陰騭( 陰德), 並藉由生老病死及各種磨難之體悟,使人類之不良習氣能消磨殆盡 ,待再次回天時, 已去除污濁之氣,成為一光亮亮、明晃晃之原靈。 剛開始時, 眾人大致能克制己心己欲 ,往修行路上前進 ,但 料未及的是, 原靈有了肉體之後,竟順從肉體的七情六欲, 行為乖張, 漸漸喪失了樸質的靈性, 終至生生世世陷入六道輪回,距理天愈來愈遠。 但可喜的是, 近代修子能自我醒悟, 接受仙佛之聖訓, 不但修己, 更是努力渡眾,讓母娘 頗感欣渡慰眾也。 宋朝佛學相當興盛, 對禪說向往, 卻讓諸修子終日淪為空談,誤以為精研佛法即能悟道, 甚至空談禪坐, ※ 希望能如六祖惠能般,得到佛法之精諦, 此皆是舍本逐末之法。 ※ 至淨土宗時, 鼓勵大家【老實念佛】, 不管愚智或尊卑之人都能因誠 心念佛而往生西方淨土。 這就是告訴我們, 對聰明的人來說,如失去誠意、正心、苦行、實做的功夫, 佛即是空; 對刻苦自勵、腳踏實地的人來說,眼前即是天堂 ,心也即是佛。 吾今夜以【如何回天】為題,無非是想勸告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人皆有佛性,也都是母娘的兒女, ※ 母娘殷殷期盼眾修子能早日回天 團圓,否則當收圓的浩劫來臨時 ,人也失去輪迴的機會,更失去回返理天的機會, ※ 屆時, 原靈與大家賴以生存的環境也一起混沌掉, 甚為可惜啊! 希望娘及眾仙佛大一家片能苦不心負, 為回返理天早做準備吧! 可, 吾退。

2017年7月13日 星期四

重點篇…

[盼已閱者,溫故知新…。。 未閱者;啟迷入悟矣!]。。。 複述: 。。。。。。 36~ 編註: 重點篇…盼祈請各大德,請多多分享,轉發,是盼…?! ※※※ 太乙真人 降 詩曰: 修真問道解疑篇。混沌初開一了然。 刀筆害人千古罪。偽描聖意墜深淵。 釋 疑? 36。 問:坊間流通有一本叫「X路指歸」的書,內容甚為偏激, 稱玉皇大天尊、天仙、神仙、城隍、閻王等係六道輪廻眾生,不必信奉他,恭養他,除了佛和菩薩以外,皆不可信奉, 未知此說是否正確?抑是人為觀念所造作,不足為信呢? 答: 孟子云:「盡信書,不如無書。」蓋以文字談道,往往血心用事,偏見塗鴉,將圓滿大道,繪得變形,唱得離譜, 故曰:「書有書魔」,讀經書不以智慧辨別,每中其毒。 佛為西方聖人,神仙、孔老為東方聖人,聖人卽是超凡入聖之流,心懷仁慈,以眾生同體,願離苦得樂, 故道曰:「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儒曰:「堯舜人也,吾亦人也,人人可以為堯舜。」 佛曰:「佛者覺也,悟者卽成。眾生皆有佛性。」 其所强調,聖人之心,人人有之,只要常醒不昧,常露不泯,則「你我他」同也。 但是後世教徒為「拉教徒」、「爭觀眾」虛作廣告,標榜「本片」是最佳主角、最佳演技,為任何影片所不及。 宗教走上商業化,誠如上演互相殘殺「悲劇」,眾生破費觀之無益,大呼「上當」! 佛言所有相皆是虛妄,迷信「形相」,終成泡影,故「佛、仙、聖」名不同, 道無異;眾生勿强為分門別類,三者統尊稱曰:「聖」,乃為人上人而已。 否則,聖上有聖,天上有天,仙上有仙,佛上有佛到底何者為上? 六道輪廻之說,十法界置佛為上座,此係本位主義使然;眾生未悉佛卽天仙別名。 釋迦若生於中國,必本禮義之邦習俗,將他教視為特別來賓,安排上座,焉有排斥他教必墮輪廻之理! 若信邪說,言信我才能成佛得救, 那麼可以言:只有我國有好人,他國皆壞人,皆下地獄,有此理乎? 佛之偉大在於「仁心」,無分中外,舉凡眾生皆認同體,無存鄙視,無分彼此,信佛者若不修佛行,最後徒有望天而息。 修道者,僅在學習階段,不可依佛賣佛,如人恃憑親長為大官,難免墮落; 修道若不用自力,心思佛大,對他人不屑一顧,「洋洋得意」,「無法無天」, 這種傲慢性習旣染,臨終之時,舉目無親,佛救無力,呼天不應,叫神不靈,陰路茫茫,後悔生前趕盡殺絕,無一所是,變成一個「怨鬼」而已。 若言神仙無道,吾何以逍遙自在? 道德經云:「人法道,道法天,天法自然。」人應合天心,博愛自然,始克成道。若忤逆天道,其必亡也。 聖云:「順天者存,逆天者亡。」聖仙佛皆替天行道,各化一方,若悖天理、違天道,要修何道?望細思之。 經云:「佛怕因,人怕果」。 佛旣免輪廻,為何怕因? 蓋輪廻卽是「動搖」境態,佛心如「動搖」,把持不住,就再造下「輪廻」之因? 人心如果「動搖」,欲念不停,同樣造下「輪廻」之果。 一個輪子不動時,沒有前進、後退現象,自然也就無超昇或墮落之境。 佛之「乘願再來」,莫非輪廻! 道之「應刼下凡」,也是輪廻! 佛無分地域,覺悟皆成; 仙度有情,能修卽是。 若分大小、別商標,則印度佛與中國佛不同, 臺北佛與高雄佛不同, 卅歲佛與八十歲佛不同, 住高樓大廈佛與草茅屋的佛不同, 那麼這個「佛」不是太小嗎? 應不分彼此,此心相同卽佛,仙聖神明此心光明,離此心則無佛! 願爾世人,著書立說,切勿巧言令色, 遺毒禍世,其罪非淺,舉凡錯宣聖意, 誤解法語,皆列不赦之罪,宜慎之! 。。。。。。 ps: 此文篇,請多多轉發,分享,廣渡迷津,代天宣化!自渡渡人;自覺覺他! (因有很多人尚在迷海之中,無法上岸啊!快舉手之勞,救一個算一個!)… 。。。。。

2017年7月12日 星期三

九陽關遊記。11,12,13,14章。完

。。。。。。。11 第十一回 遊九陽關加修堂 濟公活佛 降    偈曰: 道法無邊遍三千。佛法無私化紅蓮。 三教一家一理同。同化紅塵上瑤天。 濟佛曰:今夜訪遊九陽關的時刻已到,重修準備起程也! 重修曰:不知今夜師尊是否帶弟子訪遊九陽第八關? 濟佛曰:非也!今夜我們乃要到九陽關的加修堂去參觀也。 重修曰:加修堂?是何所在呢? 濟佛曰:去了就明白!大鵬鳥已在展翼囉! 重修曰:稟師尊,大鵬鳥今夜看起來好像不一樣呢? 濟佛曰:哦!何處不一樣! 重修曰:弟子也說不上來,嗯!好像較豐滿,好看些! 濟佛曰:哈!哈哈!不錯!大鵬鳥乃奉了鴻鈞始祖的旨命前來作功,如今乘載於你奔馳天、地之間。 此次遊關亦多虧了牠。因此牠亦增進不少道果,當然這乃是你的奇緣,否則別人也無此種機緣乘牠呢? 重修曰:這個月確實讓牠辛苦了!將來本堂如有地方,弟子一定要塑造一隻大鵬鳥的形像供人瞻仰、紀念牠。 濟佛曰:嗯!此心意不錯。 重修曰:師尊!您看牠亦高興的展翼,似乎聽懂我們所說的話呢! 濟佛曰:當然!當然!牠原具有靈性呢!我們快走吧! 重修曰:是!弟子坐穩了。請師尊起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到了。前面即是加修堂,仙君已在前面等候,重修我們快上前吧! 重修曰:是!遵命!弟子重修參見加修堂仙君和眾仙長,今夜和濟公師尊奉旨著書前來貴堂參觀,望祈仙君和各位仙長開示一、二。 仙君曰:重修快請起,歡迎三期導師-濟公師尊駕臨。 濟佛曰:免了!免了!老衲不興此套,各位少禮了! 仙君曰:濟師遊戲人間,渡化世人真是勞苦功高。 此次奉旨帶領中洲聖地南天直轄鸞堂台中重生堂重修,前來九陽關採證,本堂早就接獲玉旨,方才接到濟佛手諭,今夜欲到本堂參觀,因此加修堂堂內諸真欣喜萬分。 濟佛曰:老衲帶領重修訪遊九陽關已接近末段了,心上著實放鬆許多。 仙君曰:請濟師及重修善土入堂內奉茗也。 濟佛曰:好!好!今夜時間較充裕。 重修如有任何問題亦可趁此時候提出。 仙君曰:請濟師及重修上座,來人!奉茶。 重修曰:請問仙君,此處為何稱為「加修堂」? 仙君曰:加修堂見名思意,乃是再加強修持之意。 ※ 凡是經九陽關各關磨練以後的修行者,必須到本堂來,本堂中共有三十六個大堂,每大堂又分十三個小堂, 共計有四百六十八座加修堂, 每堂有一位主持,每一小堂亦有一位小主持。 專門 訓練修行之人各項修道禮儀,每堂各司不同;好比有者學禮,有者加修性命之道,有則進禮儀堂,有者進講道堂,有者進鍊性堂,有者進玄機堂, 到達每項純熟之時,再由小堂主持報到大堂主持,大堂的主持再送到吾的處所;如經審核確實隨即送至樂善堂。 重修曰:哇!看起來修道並不是一下子就可成仙作佛的,手續倒頂麻煩的? 仙君曰:其實只要誠心修持,代天宣化,不但冥王嘉勉,九陽關亦是欣喜, ※ 但是悟道成真之前,必須先將在世的各種惡習性完全革除,方能證道成真,這乃是上天的旨意, ※ 否則讓一位存有後天惡習的修道者前去蒞任神職,豈不是會鬧笑話 嗎? 重修曰:這個嘛!也是有道理。只是有點「小生怕怕」也! 濟佛曰:哦!倒不如帶重修前往貴堂一處參觀,也可讓他更明白。 仙君曰:是!這個自然!請濟師及重修隨我來吧! 重修曰:讓仙君親自帶領真不好意思。 仙君曰:這個無妨,吾的職務不同,各堂均有主持在負責指導,吾像是部隊的指揮官或監察一樣。……到了。 重修曰:這一間一間的好像教室嘛!裡面有位仙長在講道,我們站在外面看,會不會影響他們? 仙君曰:不要緊!我們就在此地觀看。 仙長曰:現在濟公活佛及陽間聖堂台中重生堂正鸞重修善士隨同仙君在外觀看,大家起立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們, 此次濟公活佛乃是奉了玉旨帶領重修善土靈遊九陽關採證以勸化世上的修行人。(這時堂內之人均站起來,熱烈的鼓掌。) 重修曰:嘻!真是不好意思。 濟佛曰:看來我們打擾他們上課了,煩請仙君喚一名在此接受「加修」的修行者,讓重修訪問一下當可更詳細也。 仙君曰:是!來了!見過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 修行者:參見濟公活佛,見過重修善士。弟子在世時亦虔誠奉拜濟佛,只是未曾見過面,今日有此機緣和濟佛見面亦是高興。 濟佛曰:免禮了,你也辛苦了,你原本也不必再到此地,只是一念之差今日才到此他再虔修的。 重修曰:奇了!這位道長都未曾說明,怎麼師尊您就知道了。 仙君曰:重修啊!你忘了!濟師乃是活佛呢? 重修曰:啊!對了!對不起!對不起!請教這位道長為何會在此加修堂再修呢? 修行者:說來慚愧!論起我在世時原是某堂的主任委員,本身亦是濟公活佛的門徒,修行三十餘年, 從不間斷,修行不錯,因在一次道考中我卻滿盤皆輸,而今才在鍊性堂中再加修。 重修曰:哦!是什麼樣的考驗呢? 修行者:我本身因稍具一些靈通,因此每逢遇到任何事物仙佛均會在暗中指示有一次我的獨生子和我郊遊之時不幸出了車禍, 因愛子慘死在我的懷中,而我卻安然無恙,當時本人非常痛心,心裡一直想,仙佛為什麼不曾通知我呢? 就因為 此次的打擊對我實在太大了,從此我悶悶不樂,就此抱病不起。 歿後冥王送我過金橋,被接到九陽各關均能順利過關,惟是未能了性,悟明此道,因此被留在加修堂中再修持也。 重修曰:原來如此!像道長這般情形,在陽世弟子亦見過二、三個呢? ※ 修行者:哎!想當初為何想不開!不明父子關係,乃是前世因果所牽纏的, 不應過份喪失自己的悟性如今我已全部了解,相信不久就能上樂善堂。 重修曰:哦!恭禧道長!希望有機會再見到您。 仙君曰:此住修行者洪述已畢,相信世人應有所深悟吧! 濟佛曰:時刻不早!我們該回堂了,重修快向仙君告退。 重修曰:是!弟子拜別仙君,希望有緣再和仙君見面。 仙君曰:好!來人呀!排班恭送濟師及重修回堂。 濟佛曰:免!免!重修快上大鵬鳥。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回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重生堂已到,重修魂魄歸體。    。。。。。。12 第十二回 遊九陽第八關練性關 濟公活佛 降    偈曰: 修心看經著意觀。更宜恭敬禮般般。 人皆可以為堯舜。舜何難求予何難。 濟佛曰:今夜遊訪九陽關時刻已到,重修快快上大鵬鳥們起程吧!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起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到了。前面即是九陽第八關練性關,關主和其部屬已等在那兒了。 關主曰:歡迎濟公活佛和台中重生堂的重修善士蒞臨本關,我等已在此恭候多時了。 重修曰:弟子參見關主,勞動關主及各位仙長真是不好意思。 關主曰:不用客氣,你和濟公活佛奉了玉旨前來,乃是本關的貴賓呢!請濟佛和重修移步殿內一敘吧! 濟佛曰:好!好!重修我們入內休息一下吧! 重修曰:是!遵命!嗯!此殿兩旁有副對聯寫得是:      無過臨斯自然氣壯 有違至此能不寒心 關主曰:請濟佛和重修上座吧!來人!奉茶。 重修曰:感謝關主厚待!不知貴關所磨練的都是犯了何種戒律的修行者呢?關內的刑法呢? 關主曰:本關所轄亦有九小關,每關內有不同之氣罩在裡面, 第一關較輕只是一片烏雲一般,有則像巫氣一般烏黑伸手猶不見五指,按其所犯的輕重,而發配至那一關去反省, 至於犯何戒律只要你等一下親自去採證,自可明白也。 濟佛曰:對,煩請關主派人帶領前往第一小關去參觀吧! 關主曰:是!命文判官帶領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前往吧! 文判官:是!屬下遵命!請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隨下官前往。……到了,前面即是第一小關。 主持曰:叩見濟公活佛和重修善士,歡迎駕臨本小關。 濟佛曰:不必多禮,快帶我們入內參觀! 主持曰:是!請隨我入內。 重修曰:哇!一片黑漆漆的怎麼見得到呢? 濟佛曰:快取出地藏王菩薩的明珠,打開盒子來。 重修曰:是!打開了。 哇!光芒四射,頓時這間房子全光明起來。咦!怎麼每位都靜坐著,個個都閉目冥思呢?我們似乎吵到他們了。 主持曰:不會的!每位修行者均在此反省,只要懺悔之心性足夠,其面前自然光明,而頭上的黑雲也會自動消失。 重修曰:此第一小關坐在烏黑的關內靜坐懺悔,可能是所犯的戒律較輕吧! 主持曰:待我叫幾位修行者來,讓你來問他們吧! 爾等三人快上前見過濟公活佛,和陽間聖堂台中重生堂之正鸞重修善士,他們乃奉了玉旨前來採證九陽關的情形, 準備著作善書以勸化世人,爾等快將修行的經過和所犯之情節,一一述說好列入金篇勸化世人也。 修行者甲、乙、丙同曰:是!參見濟公活佛,見過重修善士。 重修曰:後學重修參見各位道長,今夜和濟公師尊奉旨前來此處採訪九陽關,以利著書勸化,望諸位道長指教。 修行者甲、乙、丙同曰:不敢!重修善士客氣了。 重修曰:請教三位,您們看起來都是在家修行的居士,修持得面相極為圓滿,為何曾被困在此地呢? ※ 修行者甲:我在世修行,力行善事勤做外功、內功自修亦是甚虔, 且在研讀經書之餘,常常打坐靜靈,沒想到卻犯了小過失,所以被困在此反省也。 重修曰:哦!打坐靜靈亦會犯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望道長詳細說明。 ※※ 修行甲:只因靜坐之時,每每因天氣悶熱,而不穿衣服,因此關主說我「性靈」不足,所謂心靜自然 涼,如此之行為有冒瀆神佛之嫌,因此判我在練性闕內懺悔三十日。 ※ 修行乙:我因打坐並無任何神奇或效驗,但每次有人問我有何感覺之時,我惟恐被後學恥笑無任何感應乃是不誠所致,因此每次均告訴他人有所感應。 幸好我在世時均認真效道修行,直至歿後冥王查我功多過少,便送我過金橋,而我在九陽各關之時均能順利過關, ※ 可是到鍊性關之時,關主說我妄言效驗,未證謂證,假做聰明,因此判我在此反省六十天也。 修行丙:我只是在修行之中,因每次靜坐之時毫無感應更無任何仙佛開示的跡象, 因此每見到後學在靈修後,說有何感應之時,便說那是假的, 不可能有效驗,要這樣或那樣才對。 把後學說得顛顛倒倒的。 至九陽關之時,鍊性關關主說我如此阻擋他人進修, 況且修行並非要人在靜坐上練功夫, ※ 只是個人身體力行道學之後,如有空餘之時靜坐,全憑個人的緣份,怎可一概而論,雖是勸人勿著相是對的, ※ 但因出發點乃是自身無感應而阻擋他人,此心是不對的,因 此判我在此反省四十九天。 重修曰:原來如此,感謝各位道長能如此詳盡說明。 主持曰:三位供述已畢,快向濟佛和重修善士辭駕而退吧! 修行者甲、乙、丙曰:叩拜濟公師尊和重修善士。 重修曰:感謝三位道長。 濟佛曰:今夜時間已到,我們準備回堂。煩請主持代向主致謝吧! 主持曰:恭送濟公活佛和重修回堂。 濟佛曰:重修快出關,上大鵬鳥準備回堂。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起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重生堂已到。重修將明珠交給老衲,好還給地藏菩薩,魂魄歸體。    xxxxxxxx 。。。。。。13 13 第十三回 遊九陽第九關成聖關 濟公活佛 降    偈曰: 學道修身在心田。栽根菩提結善緣。 有緣修到龍華會。無緣痴貪昧心田。 濟佛曰:重修今夜乃是要往九陽關的末關,我們準備起吧! 重修曰:怎麼?那麼快就完了?似乎有點不太過癮,是     不是今夜就結束了? 濟佛曰:還有一處九陽關的樂善堂還要去。明日我們就可前往。 重修曰:似乎越到末關所犯錯的情節像是越小?像是只有一點點的小過錯,也要到此來接受糾正、反省,是不是有點矯枉過正呢? ※ 濟佛曰:雖是小過錯,可是日久成習慣,即變成惡習性呢? ※ 因此我們必須要了解, ※ 九陽關其作法,非是重在懲戒,而是著重於教化,使其明白自己那一點錯了,如此方能成仙作佛,且是個全真的聖人也。 如此你明白嗎? 重修曰: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也。 濟佛曰:好了!我們起程吧!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起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到了。前面即是九陽成聖關,關主和眾人已等候在那兒了,我們快上前見面! 關主曰:歡迎濟公活佛及台中重生堂重修善士,二位奉旨訪遊九陽關採證,著作曠古奇書,僕僕風塵於天、地之間真是辛苦,也令人感佩也。 濟佛曰:九陽關遊記即將完書,老衲亦可暫時歇一口氣了。今夜到貴關來訪問乃是最後的關卡,重修如有疑問可向關主請教也。 重修曰:是!參見關主及眾位仙長,今夜和濟公師尊前來打擾望祈見諒。 關主曰:重修不用客氣!請入殿內暫且休息片刻吧! 濟佛曰:好!好!重修我們進去吧! 重修曰:是!這殿兩旁有副對聯寫得是:      在那些關頭曾經過磨練數次 到這步地位也不枉修行一場 關主曰:請濟公活佛及重修上座吧!來人呀!奉茶。 重修曰:請問關主,貴關也是九陽關末關。 謂之「成聖關」是否表示已經到了貴關之人,似乎已磨練完畢了。 關主曰:可說是這樣,惟有一些小過失,本關仍須予以矯正,因此本關刑法雖較輕,但是仍須負責糾正修行者一些時常不注意的小過錯呢! 重修曰:哦!貴關是用何種刑法糾正修行者,而都是些犯了何種戒律之人? 關主曰: ※ 本關內設有九小關,每關內各有不同的法具, 而這些法具均非用於懲罰而是糾正之意,使其早日成聖也。 在世時所犯之修行者如:坐時不端正、禮儀不威嚴或是睡覺時不穿衣物或是拿著聖賢書典當枕頭, 有者說話之時愛比手劃腳不夠端莊,本關在審明之後再交給各小關施予糾正,有三月、或五日,使其明白過錯後,自可送往加修堂虔修達到成聖全真之境也。 重修曰:哇!慘了!像我夏天天氣太熱,均未穿著衣服睡覺,這下子可慘了。怎麼辦? 關主曰: 重修奉旨著作九陽關遊記,乃是闡述修道之人在平時所犯過錯,能夠明白之後速速改正,則上天不罪已悔過之人也,只要以後注意改正就可以了。 重修曰:是!感謝關主開示,今後弟子當注意了。 濟佛曰:煩勞關主派人帶領重修前往實地探個究竟,如此更加明白也。 關主曰:是!命文判官帶領濟公活佛及重修前往第一小關去吧! 文判曰:屬下遵命!煩請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隨下官一同前往……到了。 主持曰:歡迎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蒞臨本關也。 濟佛曰:免禮了!快帶我們進入吧! 主持曰:是!請隨我來。 重修曰:哇!好大的空間,光朋清淨,不像其他幾關一點生氣都沒有。 咦!怎麼有人躺在床上仰看著上面,上面好像有字;有者靜坐著一動也不動如入定般、有者站立著不動。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主持曰:待我叫幾名來讓你親自訪問吧!自可明白也。 爾等三人上前向濟公活佛及陽間聖堂台中重生堂正鸞重修善士請安,今夜他們奉玉旨前來成聖關採證著作善書,速將你們所犯的情節一一說出可列入金篇勸世。 修行者甲、乙、丙同曰:參見濟公活佛,見過重修善士。 濟佛曰:免了!免了! 重修曰:諸位道長金安!成聖關中似乎所有修行者在此沒有像前幾關那般辛苦呢? 修行甲:看起來是這樣,其實不然。 重修曰:哦!是什麼原因呢?晚輩剛才見您躺在床上,又沒有任何刑法呢?到底您是犯了何戒律呢? 修行甲:躺在床上看起來是不錯,其實那鐵床硬繃繃的好不難受,且又不能動,必須躺在床上一連三天,一動也不能動, 上面又有經文必須將之唸誦,如果能提早看完亦能提早減免睡鐵床。 ※ 這只能怪我在世修行時,每在睡覺時,喜將善書、經典拿來當枕頭。 關主說我不敬聖賢,必須躺在鐵床三日不能動彈,三日後才能送我至加修堂,前去學習禮儀及養性之道也。 重修曰:哦!原來如此,看起來一點小過錯都犯不得呢? 再請教這位道長,您方才一直站立著像一尊石雕像般,看來也沒有多大痛苦吧! 到底犯了何種戒律呢? 修行乙:我的腳站得實在酸死了!這站立不動必須要三日不能移動,關主才送我到加修堂去學禮儀養心性, 只因我在世之時喜歡靠在某物之上;一見到有牆或柱,便棲靠在那兒, 時常有人勸我:修道之人不可像個「無骨」之人,那麼喜歡靠來靠去,而我都不聽勸告, 就連看書、寫字、靜坐甚至和人談論都必須靠在物體之上;亦有人說如此不甚雅觀,可是又因習慣使然,一時又無法改變。 歿後來此九陽成聖關時,關主說我如此禮儀不威嚴、欠端正,判我在此站立三日,在這三日內都不能動彈,方准送我至加修堂學禮養性呢! 咳!奉勸世上修道人,坐須有坐像,站須要有站姿,否則犯錯將來就得像我一樣囉。 重修曰:慘了!慘了!這些毛病偶而我也犯上!感謝您的忠告。 再請教這位道長方才見您似乎是跪在地上,大概較辛苦囉!像我對於俯伏也覺得吃力,但不知道長您身犯何戒律? 修行丙: 噢!跪著實在是辛苦哦!跪地學禮,乃是在陽世犯有: 一、和師父同席或長輩同座飲食,長輩或師父未曾先吃,而弟子先就食之人,謂之「禮數不週」 二、與他人頂禮而不還,或是夫妻頂禮有一方不還,或則兄弟頂禮有一方不還,或與同門師兄弟中交拜而不還禮者,均在此地跪地還禮。 三、為人子弟和師父出門行走,自顧提著自己的包袱,而未曾替師父提包袱等物予以幫忙拿著,謂之「不敬師道」。 亦須在此受跪地之刑。 重修曰:原來如此!但不知道您所犯是何種?須跪多久? 修行丙:很不幸,似乎剛才所言我均有份,因此關主判我須跪地三日,三日後方送我往加修堂學道修性也。 重修曰:原來如此!感謝您。 主持曰:三位供述已畢,速回原地反省也。 濟佛曰:時刻不早了!我們也該回堂了,煩請主持代向關主致意囉! 主持曰:恭送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回堂。 濟佛曰:打擾了!重修快出關吧!我們回堂,大鵬鳥已等候在那兒了。 重修曰:感謝主持及眾位仙長厚待,弟子告退了。稟師尊弟子坐穩了,請師尊回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重生堂已到,重修魂魄歸體。    。。。。。14 14 第十四回 遊九陽關樂善堂 濟公活佛 降    偈曰: 九九功滿純陽生。終日乾乾固本真。 只記元會何日轉。不去不來不下生。 濟佛曰:眼見九陽關遊記即將完書,老衲心情也開朗不少,重生堂承接道運,在此道劫之期擔任普化蒼生的重責大任,希望重修必須要站穩腳步, 時時反省自己、警惕自己,如此日後功果圓滿之時,必能順利通過九陽各關, 達到入聖成真也。 重修曰: 感謝師尊開示,九陽九九八十一關,雖不能各關前往採訪,但也擇代表性詳盡述錄,足以告慰世人, 使世上之人能知道有此一地方,更要修行之人能認真向道,莫被後天的習性所蒙蔽而墮落。 濟佛曰:重生堂的鸞務在台疆地方亦是舉足輕重,希望堂內諸生必須好好修持,否則入寶山而空手回,豈不是太可惜,更枉費了修行的一片苦心呢! 重修曰:感謝師尊教誨,本堂師兄弟定會遵照師尊所言,不會令您失望的。 濟佛曰:好!時間不早了。今夜我們要訪遊的,乃是在西界之上的九陽樂善堂,也是九陽關遊記最後乙次的遊記也!重修快上大鵬鳥我們走吧! 重修曰:是.弟子坐穩了.請師尊起程!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到了。 前面即是九陽樂善堂,仙君已率眾人等在那兒了,重修快上前請安。 重修曰:是!參見仙君及眾位仙長,弟子重修乃是南天直轄鸞堂台中重生堂正鸞,今夜奉旨隨師尊到貴堂前來拜訪,打擾之處望祈仙君見諒。 仙君曰:重修快請起。免禮!歡濟公活佛及你到此地,濟佛奉旨奔走三界之中,真是令人感佩也! 濟佛曰:「無法度」,世人沒喝酒倒是真醉了,老衲時常喝卻是清醒的。 其實也不是只老衲一人在忙哪!三界高真那一個不是為了天下眾生在奔走呢! 仙君曰:濟師真是客氣了!您的話中玄機倒是希望世人能真正的清醒呢!請二位入內休息吧! 濟佛曰:好!重修快進去吧! 重修曰:是!這大堂兩旁邊有副對聯寫得是:    閱伊生平事無缺無虧 纔登仙界隨觀美景      對吾冊錄篇有功有果 奏上天庭任意逍遙 仙君曰:重修怎麼發呆了呢? 重修曰:哇!仙君此大堂真是太雄偉了,就像台北的中正紀念堂哪!好多的仙長來來匆匆,像似很忙碌的樣子。 濟佛曰:入內請仙君講述一下樂善堂的情形吧! 仙君曰:是!是!請濟公活佛及重修上座吧!重修有何疑問請提出來? 重修曰:不知九陽樂善堂在這九陽關內是司何種職務?懇請仙君開示也! ※※ 仙君曰:本樂善堂每日均有千千萬萬證道之士,由此進出; 共有十二位仙君掌管,每位仙君亦掌握十二堂,共有壹百四十四堂,我乃是總管。 每小堂又有一名主持,每一位主持轄下又有十六位領班,每位領班又有十八名執事,每位執事轄下又有二十四名管事,每位管事之下又有二十四位隨員,每位隨員之下又有三十六名差事。 如初到樂善堂之人,將他平生的功果冊簿一一核對,依功定果,劃分該何果位,十二位仙君再報到我之所處, 我再呈表奏上天庭;使其到天庭之處,群仙逍遙之地,此境界真是妙處說不盡的無極世界也。 無事之人可任其天下遨遊,任遊蓬萊仙島何等的快樂呢! 重修曰:聽起來真是令人羨慕不已! 仙君曰:不止如此!亦有的本是位證仙品之人,一心想立功渡人而倒裝下凡,等其轉面歸來之時查明其根行如何? 若是立功不足,暫還原職准於日後再立功補足。如是倒裝下凡之後,立下大功果則將來蓮位高陞三品,乾坤皆是一樣。 個人的蓮台皆是在世修行的功果而定的,總之依功而定其果,依果而定其蓮位的。 重修曰:但不知弟子目前的功果如何?仙君是否可先行借看一下? 仙君曰:因天機不可洩漏,但你奉旨前來,吾特准你觀看但不得唸出來。 此本即是貴堂鸞生的功過簿也,切不可將人名唸出來。 重修曰:是!弟子遵命!嘻!先看我的……哇!才這麼一點。 慘了!慘了!這個是○師兄的,也是不錯!這個是○師姐的,不太好囉!這個是○師兄的,嗯!還不錯呢!……。觀閱已畢,感謝仙君慈悲。 ※※ 仙君曰: 希望世人須知學道修心,必須以人道連接天道,如此方是正道。 若欲成仙作佛,則必須將後天不良習性完全革除,如此方能入聖成真,也不枉費你修行一生的苦心也。 濟佛曰:時刻不早了!今夜就此回堂,感謝仙君厚待。重修告辭仙君回堂了。 重修曰:感謝仙君及眾位仙長,弟子就此拜別了。 仙君曰:鳴鐘鼓,排班歡送濟師及重修回堂。 濟佛曰:感謝!就此回堂了!重修快上大鵬鳥我們回堂吧!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回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重生堂已到。重修速下,     魂魄歸體。老衲和大鵬鳥回天繳旨了。 。。 。。。。。(全文完)    。。。。 (by 易輯)

九陽關遊記…9,10章

九陽關遊記~第9,10章… 9 第九回 遊九陽第六關固容關 濟公活佛 降    偈曰: 看破六識萬緣掃。了卻心意入蟠桃。 四相不飛塵垢多。聲聲教人運黃河。 濟佛曰:今夜訪遊九陽關時刻已到,重修準備起程吧! 重修曰:遵命!請問師尊今夜欲往何處呢? 濟佛曰:今夜我們前往九陽第六關固容關。 重修曰:固容關?好奇怪的名字,不知是何意思? 濟佛曰:等一下爾就可以知曉的,趕快坐好吧!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起程吧! 濟佛曰:閉雙眼。起……到了。前面即是九陽第六關,關主及隨眾已等候在那兒了。 關主曰:參見濟公活佛,歡迎重修善士蒞臨本關。 重修曰:弟子重修參見關主及各位仙長,今夜隨濟公師尊前來貴關參觀、採證以利著書,望祈關主開示也。 關主曰:重修太客氣了,你和濟公活佛乃奉旨而來,本關應竭盡全力給與相助也。請濟公活佛和重修入殿內休息片劾吧! 重修曰:是!感謝關主。這殿兩旁有副對聯寫得是:  勸諭爾修身男女在生知過須急改  當體吾賞善罰惡那時覺非悔已遲 關主曰:請濟公活佛及重修上座吧!來人!奉茶。 濟佛曰:重修爾有何問題,可趁此機會提出向關主請教! ※ 重修曰:是!請問關主貴關為何稱作「固容關」呢? 關主曰:修行之人在陽世之時,如果辦道務喜好面子或者不體恤上天恩澤, 不愛惜五穀或喜愛將自己打扮的過份浮華,更有的不敬重先賢亂賤字紙,本關常免費給予「固容」也。 重修曰:固容關是如何使修行之人改過悔悟呢? 關主曰: 本關內轄下共有九小關,每小關設有不同的法度:一、二、三關備有細雨淋在修行人的身上。 四、五、六關備有大雨淋在修行人的身上。七、八、九關備有污泥淋在修行人的身上。 此乃是九陽固容關的「整容」法度也。舉凡修道之人如愛好奢侈、濃妝艷抹、大糧就食、小糧嫌棄、或者敬神不梳洗面均在本關「整頓」之列也。 重修曰:哇!乖乖!真是不得了!修道之人真是得事事小心,處處留意,否則稍有不慎,九陽關可能關關都得嚐試哦! 濟佛曰:煩請關主派人率領前往實地去採證吧! 關主曰:是!命文判官帶領濟公活佛及重修前往第一小關去吧! 文判曰:屬下遵命!請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隨下官前往吧! 重修曰:啟稟師尊,我們採訪印證為何不每一小關都去呢?如此每一大關,只訪得一小關不會太少嗎? ※ 濟佛曰:九陽關原就不輕易洩漏於世;若非上天慈憫;你連一小關都無法見到呢? 何況本書的著作並非要將每一關受刑的修行者全部公怖於世,其主要目的乃是讓世上的修行者知道有九陽關這個地方, ※ 更讓修行者了解欲成真成聖定要滅絕後天的不良習性,蓋修行之人均略有根基,遊錄一小關當可知其他法度,舉一反三也。 如果每一小關都遊遍恐怕遊幾年都無法遊完呢!目前我們所遊的只選擇較有代表性的。 重修曰:原來如此!弟子明白了。 文判曰:到了!前面即是固容小關也。 主持曰:歡迎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土,下官在此恭候多時了。 濟佛曰:毋用多禮!快帶我們入內參觀吧! 主持曰:是!請隨我來吧! 重修曰:哇!好多的修行者,都坐在地上,空中不知從何處灑下那麼多的細雨,都淋在每一位的身上,淋久了不會感冒嗎? 主持曰:待我叫幾位來供述吧!爾等三位快上前向濟公活佛及陽間聖堂台中重生堂正鸞重修善士頂禮。他們乃是奉旨前來採證著作善書,快快將你們在世修行的情形及為何會被拘禁在此的情形,一一說出。 修行者甲、乙、丙同曰:參見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 重修曰:諸位道長請了。師尊啊!觀他們三位似乎被雨淋得瑟瑟發抖,是否可以請師尊慈悲,暫且讓他們暖和一下。 濟佛曰:好!看在著書份上,看老衲作法。敕………好了。 修行者甲、乙、丙同曰:感謝濟公活佛慈悲,我們三人頓覺熱氣滿身,不再寒冷了。 重修曰:師尊啊!您的扇子真是好用,要冷即涼,要熱即暖,真是神通廣大。 濟佛曰:不要羨慕趕快問話吧! 重修曰:是!請問這位道長,您為何會被困在此地呢? 修行甲:論起我在世時,修行均以正道而行,修身渡眾亦是不留餘力,總歸納起來沒有任何缺點; 我做人正直,舉凡公益事項更是不落人後,修持方面更是身體力行。只為了一點小瑕疵,因此才被困在此地。 重修曰:道長身犯何種小缺點呢? 修行甲:只因在世之時對於先賢字紙,不甚重視。擦桌子時拿來當抹布,墊東西也拿來用,踐踏字紙。 歿後歸空之時被金童、玉女接往地府註銷死籍,原本以為可上證清淨無為之地,沒想到被接到這固容關來。 關主說我不尊重聖賢心血,賤用字紙,被判在此反省四十九天,每日坐在關裡,細雨不斷淋在身上,至今反省過往也真是太糊塗和不該! 希望陽間的修行者,必須要敬惜字紙,更應普勸世人愛惜字紙,否則日後也會和我一樣到此關來接受刑法,那時則太不妙了。 重修曰:感謝道長如此明說,相信您的心聲將會使修行人趕緊改正的。 再請教這位師姐,您為何也被困在此地呢? 修行乙:真是一言難盡,想我在世之時乃是瑤池金母的契女;拜母甚虔,一生普勸人認母歸宗,修行正道而我本身亦是認真學道, 只為了一點虛榮心導致,如今身困九陽固容關,真是太不值得! 重修曰:哦!請問師姐您是身犯何種戒律呢? 修行乙:論起我本身修行是很認真,只因我比較喜好穿著華麗的衣裳,每次見到漂亮的衣服或是新流行的衣服, 便不惜重資去購置,讓師姐妹們稱讚我穿得非常漂亮、美麗。 當我歸空之後,原以為母娘會派人來接我,沒想到被接到這九陽固容關而來。 關主對我說:修行之人須淡泊名利,更何況錦衣華服皆是虛華之物,如此愛慕虛榮,如何能瑤階會母呢? 因此判我在此懺悔四十九日,至此我深深悔悟過去愛好浮華不實際的種種習性已遲了。 深切希望在陽世修行的師姐妹千萬不可學我,修道之人只要穿著整齊、樸素即可。 重修曰:感謝您!相信您的呼喚定會有所迴響的。再請教這位道長,為何會被困在此地呢? 修行丙:我乃三清弟子,在世時修行虔誠,門下亦收了不少門徒,每逢期日眾門生均到堂來聆聽我的講道。 乃因門徙眾信甚多,我受到的供養越多。時常門生或善信拿米及日常用品等東西來,我亦不愁吃穿也; 只因如此使得我不知愛惜衣物,如今被困在此地真是後悔不已! 重修曰:道長是犯何罪被困在此地呢? 修行丙:因門生、善信眾多,時常拿米到堂,因得來容易,在不知不覺之中時時浪費,遇到吃不完時便倒掉,隔夜亦是丟棄。 若有門徙竭盡心力邀我至他家用餐,更未沉思其乃虔誠崇敬之心,飯菜若不適合口胃便生不愉快之心,如此使得一些門徒如欲請我吃飯;便要四出張羅,惟恐我吃了不合適而不高興。 如此過了一生,因辦道渡眾有功,歿後冥王無法判定我的罪過,便送我過金橋,當時我滿懷高興以為至此可以逍遙天上,沒想到卻被接到此一固容關來, 關主說我為人師表不知體恤門生心性,好貪美食,知性定菜根香之理,更訓勉我修道之人乃要食不知味,不愛惜五穀,判我入固容關懺悔半年,至此後悔不已。 因此希望陽世之修道人,必須要愛惜五穀,當思米粒得來不易之理,更勿好貪口食,免得將來落得到固容關反省,則後悔就太慢了。 重修曰:感謝道長如此詳盡的說明,深信您的心聲亦能隨本書的發行,使人有所省悟的! 主持曰:三位供述已畢,向濟佛及重修善士告退吧! 濟佛曰:今夜時刻不早了!重修我們速回堂吧! 主持曰:恭送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 濟佛曰:煩請代吾向關主致意吧!大鵬烏已到,重修速     上!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回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重生堂已到。重修魂魄歸     體。    。。。。。。10 第十回 遊九陽第七關誠敬關 濟公活佛 降    偈曰: 八卦爐中仔細參。阿耨多羅如是觀。 七寶佈施充滿足。三車運轉上大羅。 濟佛曰: 學道之人當思上天慈憫之心,而身為廟堂的主持,更應時時以身作則,帶領後學更須以理勸化, 去惡從善,勉勵後學「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如此努力辦道相信成仙作佛亦是不難也。 重修今夜遊訪九陽關的時刻已到,快上大鵬鳥 我們起程吧!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起程吧! 濟佛曰:閉雙眼。起……到了!前面即是九陽第七關誠敬關,關主業已和其部屬等候多時了。重修我們趕快上前吧! 關主曰:參見濟公活佛,歡迎濟公活佛和重生堂重修善士蒞臨本關。 重修曰:弟子參見關主及各位仙長今夜隨濟公師尊前來貴關打擾,望祈關主多多開示也。 關主曰:重修不用多禮了!本關早就接獲玉旨,知道貴堂榮膺上蒼所負的重任, 欲遊訪九陽關採證,以勸化修道之原兒,本關當全力相助也。請濟公活佛和重修入殿內稍坐休息吧! 濟佛曰:重修趕快入內吧! 重修曰:是!這殿兩旁有副對聯寫得是:     違條犯例休說頂證引恩位     依功定果全憑忠孝節義陞 關主曰:請濟公活佛及重修上座吧!來人!奉茶。 濟佛曰:著書要緊!關主也不用客氣了!重修有何疑問均可向關主提出。 重修曰:請問關主,貴關為何稱之「誠敬關」,是否要修道之人懂得尊敬先賢、聖德之意呢? 關主曰:是的!舉凡修道之人,若是不依正道而修行,喜談玄論虛,好作神秘引人猜疑,或心意不誠,自視清高,或怨天尤人罵風呵雨,均屬本關所管。 因時間關係無法一一讓你觀訪,只得訪問時下修行人最易所犯的惡習性作為採證,以 勸化修行之人。 濟佛曰:時刻不早!煩請關主派人帶領重修去實地探證吧! 關主曰:是!命文判官帶領濟公活佛及重修前往誠敬關第一小關吧! 文判曰:屬下遵命,請濟公活彿及重修善士隨同下官前吧……到了。前面即是第一小關也。 主持曰:歡迎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下官在此恭候多時了。 濟佛曰:不用多禮!快帶我們進入吧! 主持曰:是!請隨我來。 重修曰:哇!怎麼有那麼多人跪在地上呢?似乎很痛苦的樣子?咦!原來膝上都跪有硬物呢?實在太可憐了。 主持曰:那些硬物皆在跪下去之時,就自然生在他的膝上無法拿掉。 重修曰:噢!那要如何才能使其脫落呢? 主持曰:所定之刑期已到,或是他本人已悟徹而改變其心性,那硬物自然脫落。 重修曰:怎麼有這樣奇妙的東西呢?它到底是何種東西呢? 主持曰:此硬物乃是天地自然產生的「生鐵」,也是本身有此業報之人跪下去時,才會生在他的膝上而無法拔掉。 重修曰:原來如此!真是奇妙!但不知犯何種戒律的修行者,會被拘禁在此受苦反省呢? 主持曰:待我叫幾位來,由你親自採訪吧!更可清楚也。 爾等三人快上前向濟公活佛及陽間聖堂台中重生堂正鸞重修善士請安,他們乃奉玉旨前來九陽關訪問各關的情形, 而著作善書勸化世人,爾等須將在世修行的經過及為何會被拘禁在此詳細說明,以列入金篇,勿使世上的修行者再踏爾等的後塵也。 修行者甲、乙、丙同曰:參見濟公活佛,見過重修善士,今日在此情形下見面,真是羞煞人也。 重修曰:幾位道長請了!師尊啊!他們膝上長有硬物無法站起來,煩請師尊慈悲,暫且解解他們之危吧! 濟佛曰:好!看老衲施法!喃嘸……敕!好。 重修曰:師尊啊!您那把扇子真是萬能!剎時那三位道長膝上的硬物即刻消失了。 請問這位道長您為何會被困在此地呢?觀您外貌似很有修持的樣子呢? 修行甲:談起我在世之時,原是個在家修行的居土,並無正式設堂,只因我認真修行略獲一點靈通, 原是安安靜靜的修行生活無人知曉,一有空閒就到各處的鸞堂或寺廟幫忙效勞,有一天一位精神失常的女子, 被父母帶到「關帝廟」上香,祈求 恩主慈悲解救,也合該我要應運,剛好我也到該廟上香,觀此情形心裡不忍,正唉嘆天下父母心之時, 忽然「關帝廟」的主神虛空傳來靈波,叫我處理。於是我運用靈光助那名女子的靈體,使其在剎那間恢復正常, 那女子的父母更是高興萬分,連連向我叩謝答禮,此事經一傳十、十傳百,使我在一日之間便成名了。 間接著人人皆稱我為師父,每日家裡均高朋滿座,有人要請問身體、有人要問事業、前途……等。 使我原來清淨的生活,一下子變成熱鬧異常,而上天之意要我在此時佈道、傳揚道統真理勸化世人, 可是每日來此的人們均是仰慕我的神通,如果不略為顯些神靈之術,他們是無法滿足的。 如此我每日要顯神通來取 信於善信,且每日所談的均是人們眼中看不到的「靈界事物」, ※ 絲毫不談正道規勸世人修心養性,忽然有一日我的神通全部消失了, 至此原在我家出入的善信,一個一個都不見了。我才深悔未曾把握時機成立道場勸化世人,使得我的神通被上天收回去了, ※ 才明白「天在行事借人身」,而非人有什麼神通或能逞能,於是更加努力修持自己,可是大限已至, 被帶往地府註銷死籍,便接到九陽的誠敬關來,關主說我枉費修心不知渡化世人, ※ 喜好顯化神通,不曉得勸入修身以理,專用顯化嘩眾取寵, ※ 不知上天所賜的靈通乃是要隨機應用,不是拿來顯耀的,因此判我在此關內反省四十九日,期滿方能脫關也。 重修曰:感謝道長的說明,相信世上喜好顯耀神通的修行者,必能聽到您的心聲後,有所領悟, ※ 今後當明白神道設教並非專講玄虛, 而是勸人以理、人事為先。 感謝您!再請教這位師姐您為何會被困在此地呢? 修行乙:我本是某神壇的主持,因仙佛慈悲顯化借我的身體,行了很多的神蹟,因此使得很多人到本壇來參香禮拜, 此時仙佛指示必須要借機渡化,勸人修身養性,可是因到壇的善信,個個均是喜歡顯化玄虛之人,不得已只好專講些虛無 飄渺的事, 而且講得玄之又玄的事,使得到壇的人個個更加痴狂,每個人對於正道之行卻不屑一顧,也專講神話玄妙之事, 使得每一位信士都自認他非常的偉大。 直至大限來到,被帶往地府註銷死藉,原以為渡眾有功,可是沒想到卻被送到這九陽的誠敬關懺悔, ※ 關主說我:渡眾不用正理,勸化不講修心,喜談玄虛。必須在此懺悔半年,至此後悔不已。 希望世上修行者千萬要行正道,佈真理切不可專講玄虛之言,否則九陽關必是難逃也。 重修曰:感謝您!相信您的呼喚必能喚醒那些喜愛玄虛的修道人!再請教這位道長,看您的打扮像是道門中人,為何也會被困在此地? 修行丙:咳!說起來真是慚愧,想我在世時也是某廟的主持兼乩生,我本身修持也不錯; 後來仙彿慈顯化,使得廟寺香火鼎盛起來,此時信徒亦聞風而至,我被人前人後的擁護,使得我的心性漸漸愩高起來,也自認自己了不起, 並且在傳道之時向信士說:我乃是上天託付天命在身,必須跟隨我才能得救,並且說本廟的神比他廟的神還要大;我所主持的廟乃屬先天的, 他廟的均是後天的,一時一些喜好顯化及喜聽玄虛之人均風聞過來,並且使得我的信徒也產生了一種高傲、愩高的心性, 也跟著自認自己所拜的神比他廟的神還要大,一時狂妄的心性都浮現出來,而我自己亦時時借神聖之名,說本廟乃是上天直屬神格大, 信徒也比他堂的信徙要高,就這樣過了二年,某一日騎車不慎跌入水池內,因不諳水性被水淹死了,魂歸地府之時,冥王說我非是惡人, 亦渡眾有功便送我過金橋,此時滿心歡喜,以為可逍遙無極了,沒想到卻被接到這九陽的誠敬關來, ※ 關主審明後對我說: 渡眾乃是代天宣化應以道理為主,不應靠炫耀玄虛取信於人; 況各宮、堂均負有天命渡眾,各有司各有命,那能由人自個封說『神』那一間最大,那一間較小。 道未成,倒先替仙佛劃分先天、後天,誰大、誰小,使信眾走向迷信、虛無之地。 雖是渡眾有功,但愩高心性未能除掉,何能成聖呢? 因此判我在此關反省三年,至此探悔也遲了,每日跪在「生鐵」之物上面,真是痛苦不堪, 而且眼前浮現位世那種趾高氣揚的神態,真是不敢相信那就是我,真是後悔極了! 濟佛曰: 不走正道,專向旁行,如此那能成道。希爾借這三年之期好好反省。 尤其目前「道、魔」並降之際,希望世上的修行者必須小心,修身乃是以道理為主,而不是談論誰的神大,誰的天命負得高否則容易走火入魔。        重修曰:弟子也希望世上的乩生勿識神用事,神乃慈悲亦不會去爭論誰大、誰小,聖賢也曾說,學得越多、頭就越軟。 如此才能真正發揮代天宣化的效果,也可使大同世界早日來臨。 主持曰:三人供述已畢,向濟佛及重修善士辭駕也! 濟佛曰:今夜時間不早了!就此回堂,希望主持代吾向關主致意也。 主持曰:恭送濟佛及重修善土回堂。 濟佛曰:重修速出關。上大鵬鳥,我們回堂吧!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回程吧!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重生堂已到。重修魂魄歸體。   

九陽關第7,8章…

今接續po“九陽關遊記”,第7章起… 。。。。。。 梨山老母 降     序 九陽關遊記, 乃是上蒼慈憫、憫念修道之土,在身歿之後過得了地獄,上得了金橋之後,因後天之惡習未能盡除而特設的。 今借飛鸞傳真,闡述九陽關各關磨練的情形,使閱讀者,如身歷其境。 ※ 須知九陽關內不容情,盡磨習氣方成真,聽之不信,枉費修行,直至九陽關後侮已遲,見此聖書速改,何愁前程, 萬般惡習當不得一個「侮」字,願爾修道之士,立功補過,仍能成真,吾言不虛。戒之!慎之!          梨山老母降序於南天直轄 台中重生堂 中華民國七十一年壬戌年九月十日   。。。。。。。。。。 7    第七回 遊九陽第五關了凡關 濟公活佛 降   偈曰: 舉念心經透骨寒。看經容易悟經難。 若人參透經中意。三教幽微一理談。 濟佛曰: 世人皆知學道好,唯有塵緣難了脫。 明知神仙好,卻是難以放下俗緣,就算是修道之人對於酒、色、財、氣,甚至賭亦是難斷呢? 如對親情、孩兒更是難以割捨,此乃是修道之大阻礙! 重修曰:師尊啊!方才您所說得似乎有點矛盾呢? 濟佛曰:何處有矛盾呢? 重修曰:您說難脫後天習性的-酒,師尊本身不也是喜歡偶而喝幾杯嗎! 甚至有些神壇濟世如果逢到師尊您蒞壇之時,不也都來上幾杯嗎? 濟佛曰:看起來此一形象已深入民心了,老衲想翻身都不可能囉!想老衲只不過是借機顯化又不是真的喜貪杯中之物,希天下眾生能明白也。還有嗎? 重修曰:師尊說對親情、子孫懷有難捨之情是阻道之路,旦前道降降火宅,不是以人倫為修道的準則嗎?如果斬斷親情又如何能成道呢? 濟佛曰:重修呀!不要鑽牛角尖,老衲所乃是指修道之人對於親情、子孫過份的依依難捨。 ※ 親情、子孫乃是前世因果所牽連的,一旦緣盡則宜順乎自然。 生、老、病、死,均極為自然的,如若死別或在修道之時存有難捨之心,則道果難成,並非要人在平時就捨棄親情呢! ※ 而是要一切順乎自然之意也! 重修曰:嘻!弟子其實也知道,只是故意再提出罷了! 濟佛曰:老衲亦明白爾的心意。好了!時刻不早了我們該上路了! 重修曰:不知今夜欲遊何關呢? 濟佛曰:今夜咱們乃要前往九陽第五關了凡關也。 重修曰:是弟子明白!已坐穩了!請師尊起程吧! 濟佛曰:閉雙眼。起……到了。前面即是九陽第五關了凡關,關主已等候在那兒了,重修快上前請安。 重修曰:遵命!弟子重修參見了凡關關主,今夜和濟公師尊前來貴關打擾,遊訪關內,望祈關主見諒。 關主曰:參見濟公活佛,重修快免禮,請入殿內休息片刻吧! 重修曰:是!這殿兩旁有副對聯寫得是:     乾坤好虛浮難免我關真實考     天地廣智慧怎眯汝心假行為 關主曰:方才重修所說得太客氣了,爾和濟佛乃是奉旨行事,況且著書又是為了勸化修行原人,此種精神實在令吾心感欽佩, 九陽關本不輕易現世,若非到此一非常時期那能輕易洩世呢?此番亦是爾重修之緣份也是爾多年修行的道果,若換旁人恐無此一機緣也。 道脈所至貴堂亦承擔普化之重責,因此上天才將此一重任交給爾的, 希爾今後更能體天之意,普化蒼生,則是上天之幸,亦是眾生之福也。 重修曰:感謝關主開示,對弟子的厚愛,弟子深感慚愧萬分,今後當竭盡所能,以不負上天所託負。 濟佛曰:方才關主所言句句是實,希重修必須好好謹記在心。看看是否有任何疑問可向關主請教也。 重修曰:是!請問關主貴關為何稱做 了凡關呢? ※ 關主曰:即是了卻凡塵之意。 修行之人,到此若仍存惦念在世各種事物或惡習,則本關即給予清除也。 重修曰:哦!是如何清除,使其「了凡」呢? 關主曰:命文判官帶爾前往實地去參訪,則更加清楚也。 文判官曰:請濟佛及重修善土隨下官前往吧! 主持曰:歡迎濟佛及重修蒞臨本關。 濟佛曰:免禮!免禮!快帶我們入內吧! 主持曰:是!請進! 重修曰:哇!怎麼整個關內都是一些叫著哎唷!哎唷!喔!好大的飛蟲,都往那些修行人的身上叮! 有的整個臉好幾隻大飛蟲在那上面叮!哇!看起來好恐怖,他們似乎都強忍著,為何沒人趕那飛蟲哪?而任其叮咬呢? 主持曰:了凡關內有九小關,每一關的飛蟲體型都不一樣,有的像蚊子、有的像麻雀大小,更大的像老鷹般大小; 本關屬第一小關,飛蟲都比較小,所犯的情節及後天習性較輕的,都在本關內接受飛蟲消除後天習性, 按律那些受磨練的修行者都不能打飛蟲或趕走它們,因此沒有人去趕它們。 重修曰:這些修行人有那些習性未改而被困在此關裡呢? 主持曰:待我叫幾位來,你可親自訪問一下就明白也。 爾等三位快上前向濟公活佛及陽間聖堂台中重生堂重修善士請安,並且供述在世修行的情形及為何會被困此關一一說出,重修善土乃奉旨到此訪問,準備著作善書勸化也。 修行者甲、乙、丙同曰:參見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濟公活佛救命!救命!弟子等在世均是您的門徒也。 濟佛曰:各人因果乃是自己承擔,何況要成仙作佛,還得靠自己的性圓方能過關,老衲如何能救爾呢? 主持曰:快快說出。 修行者甲:弟子在世乃自設濟公壇供人參拜,因認為濟公師都喝酒,因此認為喝酒沒有關係,所以每天也以喝酒過日, 但是弟子對於道務均能認真辦裡,渡化的眾生也不少,沒想到死後無法立即成仙,卻被接到此關來,每日均受不少的飛蟲在身上吸吮我的酒氣血性,甚是痛苦。 濟公活佛啊!弟子乃是學您的呀! ※ 濟佛曰:哎!好的不學,偏學壞的,想老衲乃是隨緣渡化,非是貪飲杯中之物。 ※ 當時老衲顯化之時以那形象勸化世人「心齋重於口齋」。 不要誤會了老衲的本意。如果是偶而喝一下還無傷大雅,若是天天喝酒豈不是成了「酒鬼之徒」那裡是老衲之徒呢? 重修曰:除了喝酒以外,此一了凡關對於其他的惡習是否也都要再此懺悔「淨身」嗎? 主持曰:是的!不只喝酒,舉凡修行之人的酒、香煙、檳榔……等皆在戒律之中,因此要成為一個全真至聖的修行者, ※ 必須要將後天的不良喜好予以除掉,如此方算一位「完人」也。 重修曰:幸好弟子煙、酒、檳榔概不沾邊,否則的話將來就慘了。再請教這位道長您看起來是個慈眉善眼為何會被困在此關呢? 修行者乙:論起我在世乃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徙,自己對佛理亦是深研,時常到各地去宣揚佛教的真理,修行共達三十餘年, 可是因對於自己的子孫放不下心,操心這個、煩惱那個、擔心那、掛念這,時時念念不忘。到了臨終之時還是對子孫的事情無法忘懷,依然掛念不已。 所謂萬緣皆放下,惟有子孫忘不了。 歿後冥王查我一生宣化有功送我過金橋,以為可以直登如來極樂之地,沒想到被接到這九陽關, ※ 論這九陽關我在世之時翻遍佛經書籍,根本未曾提過。 ※ 如今在此受苦,才悟到子孫乃是因果牽纏,想我在此受苦累,子孫亦無法替代呢!真是懊惱極了。 關主說我受了情緣所阻,判我入關內懺悔三個月,實際上我已了解了,因此那大飛蟲從剛才已不再叮我了。 重修曰:哦!真是恭喜您了。可是刑期不是未到嗎?怎麼那大飛蟲就不再叮咬了 主持曰:那大飛蟲即是佛祖以香灰所化成的,也具有靈性,只要受刑的修行人真正了悟凡塵,那「業債」即空, ※ 飛蟲亦知曉,便不會再攻擊,此時我亦得知,便可呈報本關關主送其過闕也。 重修曰:原來如此!再請教這位師父,您看起來亦是個得道之人,為何會被困在此關呢? 修行丙:阿彌陀佛!說起來真是慚愧,想我在世乃是某佛寺的主持,主持廟務甚是正道,善男、信女亦是很多到廟裡參香禮拜,佛祖靈感使得本寺得到旺盛的香火。 自我閉關成功出來以後,每日來了甚多的信徒來皈依,拜我為師一時徒眾廣多,每日均接受徒弟的招待, 今日往東,明日往西,享盡了口福,而信徙們更以能請到我去當上賓為榮,因此連續不斷。 直至我歸空之時到地府註銷死籍,冥王送我過金橋,原想可見佛的一天了,沒想到卻被接來九陽關, 了凡關的關主評我喜貪口腹之食,愛接受別人的供養,此種心思必須要盡除,因此判我在此受罰三個月, 想起在世之時那種喜愛接受別人招待的種種劣行,真令人後悔極了! 希再世的修行大德不要學我的榜樣,免得將來面佛未到,倒先來此還債「了凡」也。 主持曰:三位供述已畢,向濟佛及重修善士告退吧! 濟佛曰:時刻不早,就此回堂。煩請主持代向關主致意吧!重修快上大鵬鳥,我們回堂了。 重修曰:感謝諸位道長,弟子和濟公師尊欲回堂了。 主持曰:恭送濟佛及重修善士。 重修曰:稟師尊弟子己坐穩了。 濟佛曰:好!閉雙眼。起……重生堂已到,重修魂魄歸體。 。。。。。。8 第八回 觀陽人別逝情形 濟公活佛 降    偈曰: 世人莫說無天眼。功果圓滿坐金蓮。 奉勸修行養心田。切莫得緣又失緣。 濟佛曰:重修啊!快準備上路吧! 重修曰:師尊啊!弟子方才由台南趕回來,而且自己開車,現在尚覺得很疲倦呢? 濟佛曰:嗯!是很辛苦,但老衲也可說:「重修啊!方才老衲由東南亞趕來準備著書,如此我們是否可以不要著書了嗎? 重修曰:師尊啊呀您乃是「金剛不壞身」弟子那能跟您比,不要說肉體,就是「靈體」都有點受不了呢? 濟佛曰:好了!好了!不必多訴苦經,待老衲用扇子搧爾幾下就行了!一、二、三,覺得怎麼樣呢? 重修曰:哇!舒服極了,師尊啊!是否可以再搧幾下呢? 濟佛曰:汰!不要貪得無厭,再搧就「過火」了。時間不多了,準備起程吧! 重修曰:是!弟子坐穩了!請問師尊今夜我們欲遊何關呢? 濟佛曰:今夜我們不遊九陽關,老納帶爾去見一見陽人離世的情形也。閉雙眼,準備走了,起……到了。 重修曰:嗯!這不是醫院嗎?我們怎麼到此地呢? 濟佛曰:不必多說,到裡面便知道。 重修曰:師尊啊!我們如此闖進病房,會不會被人家趕出來? 濟佛曰:你忘了,規在我們是以「靈體」雲遊,世人根本見不到我們的。 重修曰:啊!對了!奇怪怎麼有福德正神、也有城隍駕前的二位將軍,師尊啊!他們在做什麼呢? 濟佛曰:待會兒你就知道了,我們向前看吧! 福神曰:參見濟公活佛,嗯?這位陽人是誰呢? 濟佛曰:此乃南天直轄堂台中重生堂的正鸞。重修見過福神。 重修曰:弟子重修參見福神伯。 福神曰:請勿客氣,但不知今夜濟公活佛您帶重修到此為何事呢? 濟佛曰:目前台中重生堂,正奉旨著作善書,老納今夜帶重修來此參觀你們帶陽人歸陰的情形,也好列入金篇裡面。 福神曰:哦!原來如此! 重修曰:請問福神伯,您手上拿的簿子是作何用途的? 福神曰:此乃是記載世人何時歸陰的日子,老衲前來核對;並且將之拘提帶往城隍廟去報到也。 ※ 重修曰:那麼每一個人死亡的日期,福神伯手上都有記錄囉!難道不會改變嗎? 福神曰:老朽所管理的歸陰時刻均記載在簿子裡,甚少有改變的,但也不是永不改變的。 重修曰:哦!是怎麼樣的人會改變他的死期呢? ※ 福神曰: 一、是有修行的人,他的功德已超過他本身前世因果,如此之人死亡的日期已不在我手上了。      二、偶然在某次機會中行善,而此一善事並非蓄意去做是極自然行善的。其死亡的日期也會蒙上天嘉勉而改變的。      三、一生之中不斷力行善事:如放生、救濟貧困、助印善書、急難救助、施棺……等善舉,當功果圓滿之時,亦能延其壽命的。      四、在生病時,其家屬或本身肯懺悔過往,並且許下大願行之人,如能虔誠禱天,大都能蒙天眷而賜准的,而改變其歸陰的時刻,加其壽算的。 重修曰:原來如此!感謝福神伯詳細的解說。 福神曰:哎唷!有人需要我帶路了!告辭一下。 濟佛曰:重修我們快跟進去看看。 重修曰:是!見裡面某一病房內,有一位快斷氣的人,福神伯正站在他身邊準備,而病房內有四個人嗯! 大概都是他的子孫,個個郡面帶愁容,一個身穿白色制服的醫生正在壓著他的胸部,大概是在急救吧! 奇怪了?只見福神伯往那人的肩部一拍,病床上的人其靈魂便跟著福神伯起來,走了。 醫生亦在搖頭大概在說「無法度」了吧! 福神曰:拜別濟公活佛,小神須趕快將此一陽人之魂帶往城隍廟報到也。 濟佛曰:好!好!你忙你的。重修我們再上一樓看看。 重修曰:前面是范、謝二位將軍呢?他們到此何事呢? 謝、范將軍曰:參見濟公活佛,重修善士你也來了。今夜和濟公活佛一起到此,大概為了著書吧! 重修曰:奇了!二位將軍何以認識弟子呢?跟二位似乎 未曾見面啊! 范將軍:重修善士你太健忘了!城隍廟你每個月不都是來過一次嗎?怎麼說沒見過面呢? 重修曰:哦!原來指的是這個,可是「靈對靈」倒是頭一次? 謝將軍:敢問濟公活佛今夜到此是準備做何事?來著作善書嗎? 濟佛曰:只因台中重生堂奉旨著作九陽關遊記乙書,老衲今夜特帶重修來此參觀你們抓人歸陰的情形,列入金篇也。 謝將軍:原來如此!那就請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隨末將二人一起來吧!此病房之人已是接近死亡的時候了。 重修曰:病房上躺著乃是一位婦人,旁邊亦有三位,大概是其子孫吧! ※ 只見范將軍用鐵鍊往那婦人的頭上一套,那床上的婦人魂魄立即被二位將軍帶走。 床上的肉體立即斷氣,其子孫在旁都慟哭不已,真是令人心酸哪! 謝、范將軍曰:告別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未將另有公務在身,無法久留,準備拘提此一婦人之魂回城隍廟報到。 濟佛曰:好!好!去吧!重修我們也快走吧! 重修曰:師尊這麼急做什麼呢? 濟佛曰:今夜我們要連趕三關呢?來大鵬鳥已到,快上坐! 重修曰:是!弟子坐穩了。 濟佛曰:閉雙眼。起……到了。下來。 重修曰:嗯!這好像是一戶大富人家嘛!奇怪怎麼有座大紅轎在此呢?還有很多像是古代的吹打手、還有金童、玉女手上都持著幢幡呢? ※ 濟佛曰:那是準備來此迎接一位善德之人歸陰的。引魂使者曰:參見濟公活佛,還有這一位是……… 濟佛曰:這位乃是陽間聖堂,台中重生堂的正鸞重修,因奉旨著作九陽關遊記之善書,今夜老衲特帶他前來參觀你們帶領陽人歸陰的情形也。 使者曰:原來如此!參見重修善士。 重修曰:不敢!請問使者為何還有這些古代的樂隊在此呢? ※ 使者曰:此乃是本戶的這位善士即將歸陰,我等特地前來迎接準備送至城隍廟報到也。時刻已到請濟公活佛及重修善士隨我入內吧! 重修曰:此一房間內擠滿了好多人,好像他們都在唸佛號呢! 氣氛覺得非常嚴肅,床上的人臉上呈現非常安詳,站在床邊的大概都是其子孫吧!雖悲痛但都強忍著也在助念佛號。 只見使者輕拍病床上的人,那人的魂魄即站了起來和使者互相寒喧走出去了。 使者正準備請他坐轎呢!床上的肉體業已斷氣,真是空手而歸什麼也未曾拿到手呢! 室內的人更大聲的唸佛號,真是令人感動呢?外面的八音吹手都吹奏起音樂了。 師尊啊!怎麼八音的樂手在吹奏的音樂,世人都沒有聽到呢? ※ 濟佛曰:世人無此靈覺自然聽不到的;不過具有靈眼或靈耳的人,有時像剛才的情形亦能聽到和看到的。 重修今夜看了世人歸陰的情形,你可有何感想呢? 重修曰:弟子也正在奇怪,準備請師尊開示呢? 第一個人歸陰時為何是福神伯帶領, 第二個為何由范、謝二位將軍用鐵鍊捆著, 而方才那位卻又是由金童、玉女及八音樂隊來迎接呢? 濟佛曰:這也是老衲今夜帶你出來參觀的目的也。 ※ 「第一位由福神帶領之人乃是一位善良之人平生安份守己,只因無功無過,歸陰之時由所屬的福神帶走。」 ※ 「第二位婦人在生不信神佛,時常存有邪惡之心,甚至還惡性的倒了許多人的會錢,使得很多的血汗積蓄都被其詐欺一空,最後自己還是難免一死,歸陰之時就由勾魂之人用鐵鍊抓走,這下還有苦頭吃呢?」 ※ 「第三位乃是一位善德之士,平生樂善好施,舉凡公益社會之事,均能出錢出力,本身又擔任某廟的委員, 出錢又都是出於至誠之心,從不跟他人爭權奪利,並且腳踏實地的去力行聖賢之路,因此歸空之時才能得到如此的厚待呢! 重修曰:原來如此!咳!真是百聞不如一見。哦!再請問師尊這些人為何都要被帶往城隍廟呢? 濟佛曰: ※ 城隍廟中有各人在世的「戶籍」,歸空之時必須將其帶往城隍尊神之處,註銷在世的「陽籍」。 ※ 然後查明事實後,再將其帶往地府去註銷「死籍」。 ※ 最後當然就是按各人的功果接受冥府的裁判囉! 重修曰:真是奇妙極了!看來陽間的人,所做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天眼」呢? ※※※ 濟佛曰:是的!奉勸世人切不可存有僥倖的心裡,公修公得,更希望修行者必須把握此生的機緣, 九陽關不可怕,只要力行仙佛的聖訓,則一樣成仙做佛的。 今夜時刻不早了,重修我們回堂吧! 重修曰:是!弟子已坐穩了。請師尊回程吧! 濟佛曰:閉雙眼。大鵬鳥起……重生堂已到。重修魂魄歸體。   

2017年7月11日 星期二

大勢至菩薩聖訓。5,6章

5 第五篇  口業莫造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13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十七日 詩曰: 百尺竿頭進一步, 步步修來步步實; 若要証得天堂果, 日日修身又修口。 聖示: 吾今夜以勸世鸞文乙篇【口業莫造】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 共同參研之。 【口業莫造】 口常開,是為了吃飯, 不是為了說話,閩南語有句俗話: 【飯可以多吃, 話卻不可以多講。】 飯吃飽一點有力氣念書、工作, 話多說卻會引起週圍的人一陣又一陣的紛亂。 魯國有位民眾, 平常喜歡到處長舌,東家長西家短,非要【語不驚人,死不休。】才罷休。 他覺得當大家一愣一愣地聽他說話的時候,是很有成就感的,殊不知已造下無邊的口業。 週圍的親人、朋友聽信他的話,不斷的引起一陣又一陣的糾紛, 大家紛紛找他對質,但此時他卻找藉口脫罪, 於是大家終於了解他是禍亂的根源 ,漸漸的,他失去了聽眾,連家人都懶得理他。 在他病痛纏身臥病在床時,沒有一個人願意去探視, 因為大家都深怕聽了他的話後, 又惹了一堆麻煩, 而他卻感嘆親人、朋友的冷淡,最後在離世的時候,竟只剩一條老狗在身邊, 終至死前, 始終不知都是自己的【嘴巴】惹的禍。 反觀現今之修子與世人常妄言妄語,白說成黑,黑說成白, 以為懂一 點似是而非的大道理, 就到處胡亂【臭彈】、【膨風】(閩語,吹牛之意。) , 將別人唬得一愣一愣的, 有時錯誤的道理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別人,甚至呈放射狀的效應, 影響到更多的人,以【謠言滿天飛】來形容也不為過。 平常人尚且如此造口業, 就連佛門、鸞門及各宗各派的修子更是拿著似是而非, ※ 不怎幺了解的教義或是斷章取義仙佛的聖示去講解給善信大德聽, 假冒仙佛的聖訓, 誤了他人之修行, 殊不知造的業更大。 所以聰明絕頂、知識廣博的修子更當謹言慎行。 ※ 如要勸化他人, 應多從人道上去勸化, 凡是在【人道】上不合理的聖訓,絕非仙佛所言, 諸修子,千萬要戒慎恐懼啊! 【地獄門前多僧道】的原因就在此。 ※ 吾今夜語重心長的勸告諸賢生與眾善信大德,當謹言慎行, 不要做無 意義的教理之爭, 真理不爭自明, 絕不會因為唇槍舌戰或口尖舌利就偏向誰,最後爭論贏的人, 反而是最接近地獄的人, ※※ 【少說多做】應是修行之諸子該奉行的圭臬, 否則修了一輩子還是到不了理天,反而地獄有份,慎思,勉之。可, 吾退。 。。。。。。6。 6 第六篇  放下一切, 共修菩提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16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二十日 詩曰: 童稚之心永保存,只因看破世間人; 每日勤修功德果,必証理天有德神。 聖示: 世人每重物欲之享受, 甘願為了世俗一切有形之享樂而放棄自己純真之心。 吾今日以【放下一切, 共修菩提】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放下一切, 共修菩提】 什幺是真樂? 是心中的安然恬適也。 一旦放下外在物欲的執著, 則心中汲汲營求的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來得快、去得也快,本以為自己掌握了一切: 生命、財產、愛情、子女……等, ※ 誰知無常來臨之時,本來自己所有的一切,立刻落入他人之手,原本盤算好要如何安排或分配, 最後卻只成為一張寫著字的廢紙罷了。 ※※ 前陣子去世的台灣首富享有高壽, 身體平日無疾無痛,有數個妻妾,有數不清的財產, 公司也是利潤頗豐,雖生前大致上有分配遺產要如何處理, ※ 但當他在美國驟逝之后, 子女仍展開一場遺產大斗爭, 沒名分的子女紛紛認祖歸宗, 想分一杯羹,試問是分孝順父母的工作嗎?非也,皆是為得遺產而來。 一幕幕接連上演的家族遺產之爭,給大眾一記當頭棒喝:原來精明如此富豪者, 其去世後也是和平常人一般,家人丑態百出。 ※ 可嘆啊!世人,眾人一心求富貴榮華 ,只是為了讓子孫起內哄,傷害親子手足之情嗎?除了財富, 又留下什幺給子孫呢? 晉朝的陶侃以節儉出名,不貪不取,留給后人一個清廉為官的好榜樣,更留給子孫一個學習的模范 ,所以讓後代能安樂生活。 現代人每日窮忙瞎忙,如為餬口而已,真的需要這幺累嗎? 大家都充滿貪念,找工作要找錢多、事少、離家近; 找對象要找美麗、英俊又多金; 交朋友要找有錢有勢者, 連旅遊也都挑先進歐美國家, 這一切的一切, 不都是金錢、物質堆砌起來的嗎? 難怪大家迷失了,因為失去原則就失去了真正良心的標準。 ※ 吾今夜想勸告諸修子與眾善信大德 ,該放下眼前看得到的一切 ,只要基本生活能滿足, 不要再拼命積累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物質。 將有限的生命, 在無常來臨之前徹底利用在有意義的善行善功上, 莫要等 下輩子的來臨, 才驚覺已失去可修行善果的人身,那時悔之晚矣!可,吾 退。 。。。。。。。

6 第六篇  放下一切, 共修菩提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16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二十日 詩曰: 童稚之心永保存,只因看破世間人; 每日勤修功德果,必証理天有德神。 聖示: 世人每重物欲之享受, 甘願為了世俗一切有形之享樂而放棄自己純真之心。 吾今日以【放下一切, 共修菩提】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放下一切, 共修菩提】 什幺是真樂? 是心中的安然恬適也。 一旦放下外在物欲的執著, 則心中汲汲營求的一切,不過是過眼雲煙,來得快、去得也快,本以為自己掌握了一切: 生命、財產、愛情、子女……等, ※ 誰知無常來臨之時,本來自己所有的一切,立刻落入他人之手,原本盤算好要如何安排或分配, 最後卻只成為一張寫著字的廢紙罷了。 ※※ 前陣子去世的台灣首富享有高壽, 身體平日無疾無痛,有數個妻妾,有數不清的財產, 公司也是利潤頗豐,雖生前大致上有分配遺產要如何處理, ※ 但當他在美國驟逝之后, 子女仍展開一場遺產大斗爭, 沒名分的子女紛紛認祖歸宗, 想分一杯羹,試問是分孝順父母的工作嗎?非也,皆是為得遺產而來。 一幕幕接連上演的家族遺產之爭,給大眾一記當頭棒喝:原來精明如此富豪者, 其去世後也是和平常人一般,家人丑態百出。 ※ 可嘆啊!世人,眾人一心求富貴榮華 ,只是為了讓子孫起內哄,傷害親子手足之情嗎?除了財富, 又留下什幺給子孫呢? 晉朝的陶侃以節儉出名,不貪不取,留給后人一個清廉為官的好榜樣,更留給子孫一個學習的模范 ,所以讓後代能安樂生活。 現代人每日窮忙瞎忙,如為餬口而已,真的需要這幺累嗎? 大家都充滿貪念,找工作要找錢多、事少、離家近; 找對象要找美麗、英俊又多金; 交朋友要找有錢有勢者, 連旅遊也都挑先進歐美國家, 這一切的一切, 不都是金錢、物質堆砌起來的嗎? 難怪大家迷失了,因為失去原則就失去了真正良心的標準。 ※ 吾今夜想勸告諸修子與眾善信大德 ,該放下眼前看得到的一切 ,只要基本生活能滿足, 不要再拼命積累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物質。 將有限的生命, 在無常來臨之前徹底利用在有意義的善行善功上, 莫要等 下輩子的來臨, 才驚覺已失去可修行善果的人身,那時悔之晚矣!可,吾 退。 。。。。。。。

大勢至菩薩聖訓。3,4章

3 第三篇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11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十五日 聖示: 吾今夜以勸世鸞文乙篇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為】為題, 與諸賢 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若要人不知, 除非己莫為】 古時候, 有一男子鬼鬼祟祟想要去偷取鄰家的財物 ,花了數天的時間觀察鄰人一家的作息情況,甚至還主動找鄰人聊天,探查鄰人一家有無特殊出門的時機。 有一天, 終於讓這個心懷不軌的男子有機可趁,當鄰人一家外出參加廟會慶典的時候, 這男子終於下手並偷盡鄰人家的貴重之物,還沾沾自喜自己天衣無縫的偷竊計畫, 殊不知他的一舉一動全讓附近散步經過的老者看在眼里, 但老者並沒有立刻舉發他。 當鄰人一家從廟會回來后, 一看到自己家一片凌亂, 丟了不少貴重的 家當,心里之驚慌與痛苦可想而知, 但這個人面獸心的男子竟然還【貓哭耗子假慈悲】的前去關心與慰問,並且協助鄰人一家報官。 當官府捕快來到,訪察案情時, 這險惡的男子竟故作無辜狀, 還協助捕快辦案, 其熱心的程度, 令週圍的人群莫不感佩; 就在捕快一無所獲時, 當時目擊的老者終於前來指証, 眾人一時吃驚連連,想不到竊賊【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最熱心的男子竟然是眾人討厭的竊賊,就在【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感嘆聲中,百口莫辯的竊賊只好被捕快帶回衙門處以刑罰。 吾以這起常易發生在我們生活週遭的故事, 警惕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 ,當知舉頭三尺有神明, 莫要誤認為世人的一言一行,只有自己知道,要知【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一切惡行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 只要造惡,終會有報, 有時只是時候未到罷了,切莫僥幸為惡,壞了自己的前途或修行, 勉之。可, 吾退。 。。。。。。。。 4 第四篇  別用尺度量他人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12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十六日 詩曰: 人人皆有尺一把, 拿來量東又量西; 天天都在度量人, 為何卻不測量己。 聖示: 吾觀眾生大都喜歡斤斤計較, 老喜觀看他人缺點,說人偏不說自己,看著看著愈來愈對週圍的人看不順眼,殊不知自己才是別人最頭痛、最退避三舍的人。 所以吾今夜以【別用尺度量他人】為題,與諸賢生及眾善信大德共勉之。 【別用尺度量他人】 我們常常將尺拿來量東西, 所以希望尺愈精準愈好 ,甚至當各種尺有磨損、毀壞時, 即立刻丟棄再添新尺。 相對的,凡人也常用苛刻的標準要求他人, 只要別人不合乎自己的標準,則妄加批評,甚至可以為別人一些小缺點, 而抹滅對方所有的優點。 當我們批評別人的長短時,可曾拿面鏡子照照自己,看看自己的面容是多幺的可憎; 當別人用這種可憎的臉指責自己時, 自己又能覺得歡喜與接受嗎? 大文豪蘇東坡對佛理很有研究, 曾和佛僧比禪定,但只要一聽到僧人對自己的批評, 則躁動難安, 立刻去找對方理論,所以被對方譏其【八風吹不動, 一屁打過江。】, 連蘇東坡都讓人說不得, 何況是區區平凡的我們。 所以從今天起將量測別人的尺拋棄吧! 如果要量, 也應該留著量自己。 【待人寬 , 律己嚴】才能成就自我 ,否則被自己批評的人,往往最後都過得比自己好。 當我們忙著東量西量的時候,其實是原地不動的, 就像比賽跑步的時候, 只要槍聲一響, 選手們就要立刻往前衝, 如果此時忙著東張西望,打量其他的選手, 一定會落後一大步, 而跑步時若再看東看西或往後轉頭看的人, 一定會接二連三敗下陣來, ※ 其實每個人只要往前衝,要求自己每一次的表現再進步即可, 否則縱使因對手較差而贏得比賽也勝之不武。 。。。。。。。

大勢至菩薩聖訓1,2…

大勢至菩薩聖訓 。。。。。。。。。 1 第一篇  在家修持之修子如何修己度人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6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初十日 聖示: 吾今夜降著勸世聖訓乙篇,題其名曰: 【在家修持之修子如何修己 渡人。】 能在各道場、佛堂修行之諸修子 ,皆因宿世和仙佛結下善緣 ,才能在仙佛的渡化之下入道場、佛堂而修。 但天不從人願,縱然修子們初始發心如何虔誠,如何宏大,終不識人、我之分別,被人、事、物之雜念干擾自身的修行。 可惜啊!可嘆啊! 如果人人都能 【一日三省吾身】, 要挑剔、批評週圍的人、事、物之前, 皆能反躬自省, 則處處是好道場、好佛堂,不會因為週圍的人、事、物而起煩惱、憂慮的心, 並斷了自己和他人修行的慧命。 接下來說說修子們如何一面自修, 一面渡化他人。 在佛堂、道場要心平氣和接待來堂之善信大德, 不因其貧富貴賤, 抑或是英俊美丑而有分別 心,在仙佛的眼裡 【眾生一律平等】,如果先有了分別, 就不能真正看到 眾生的痛苦與需求,斷了渡化善信的機緣。 ※ 而在平時生活週遭, 要隨時保 持一顆【利他】的心, ※ 只要是對他人有好處的事,縱使自己吃虧也無所謂 ,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 ,扮演好自己各項角色 , 相信必能使自己成為一股 春風、一股暖流, 讓社會振頹起弊,重新充滿生氣和活力。 如此更能使週 圍之親眷、朋友向道而修,不排斥修行,人人就能更親近仙佛,使 母娘 渡化所有原靈佛子的願望早日實現。 希望在家修子記住吾言,並能努力而 行。可,吾退。 。。。。。。。。。 2 第二篇  渡眾寶筏 大勢至菩薩  降 2009年3月7日 歲次己丑年二月十一日 詩曰: 神人齊心辦堂務,母娘感心笑呵呵; 若能竭力將道辦,他日証果同回天。 聖示:看到來堂之善信大德如此眾多, 吾相信xx諸子必能完成辦之聖務。 吾便以勸世善文【渡眾寶筏】, 與諸修子及眾善信大德共同參研之。 【渡眾寶筏】 很多修子其實都是乘願渡眾而來,希望能渡化更多原靈佛子回返娘及諸天仙佛的身邊。 奈何經過生生世世的輪回轉世,不要說記得自己的誓願, 就連自己原本是誰都忘了, 甚至人云亦云,亦或受惡環境、惡知識的污染, 連仙佛都不放在眼里, 更犯下毀謗仙佛的身、口、意三業, 因而墮入 三惡道,永世不得超生。 可憐呀! 可憐! 莫再不信仙佛, 莫再毀謗仙佛,否則除了斷了自己的慧命, 更干擾了他人的修行, 如此會有更多原靈修子回不了天。 相信人皆有善根, 人都有機會回天, 相信我們都是母娘的好兒女。 母娘對每一位原靈佛子都不放棄, 願我們都能成為一艘艘的【渡眾寶筏】, 願力有多大, 寶筏就有多大, 莫自卑、莫自棄, 讓自己的寶筏載著親眷、朋友及有緣之修子同回理天吧!可,吾退。

2017年7月8日 星期六

自殺?自殺?千萬不要啊!請看濟佛的聖示告誡…

1 自殺?… 不是自殺就一了百了,後面冥罰懲治,才是痛苦之開始。請看看“濟佛”的訓示… 。。。。。 濟佛: 自殺之罪過:~~ 世人每遇有不如意或無法克服之事, 即以自殺來解決,真是愚且蠢也,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反倒留下爛攤子讓未亡人來收拾,情何以堪? 且死並非事情之結束,而是靈受苦之開始,故勸世人勿輕易尋短,否則靈之受苦千百倍於生前也!~勉之~ 自殺者,地府冥律先治以不忠`不孝`不義之罪,再依其生前之善惡予以惩戒, 不過自殺死之後,得先關在地獄之枉死城中,直至陽壽滿,方再提出審判受惩罰。 在這段枉死城之期間,每日會有鬼差押自殺之人,至自殺死亡地點,每日早`晚再各死一次,讓你日夜嚐盡死亡之苦楚, 可謂痛苦不堪,死不如生,至此知悔已經來不及了。以懲其任意輕生之罪。 試想:如一個人20歲跳樓自殺,本可活陽壽70歲,關在地府枉死城這50年中,每日早晚重覆跳樓自殺之苦楚,想想:苦啊! 不是自殺就一了百了,後面冥罰懲治,才是痛苦之開始。 望世人勿輕生是盼!及早醒悟。 ~~ 黃泉路上逼人寒,慘叫哀聲感鼻酸, 一念之差遺古恨,陽間滴滴總難瞞! 。。。。。。。 2 濟公活佛 降 二○○六年二月十八日 歲次丙戌年正月廿一日 聖示:「死有重於泰山,有輕於鴻毛。」世人只為蕞爾小事,就輕易自 殘或自殺結束自己之生命,誠乃不智之舉也。 須知螻蟻尚且偷生, 而人豈可無求生之意志?老衲奉勸世人當珍愛自己之生命,勇敢地面對生命中的每一個挑戰,逆來順受。 天無絕人之路,「黃河尚有 澄清之日,豈可人無得運之時」,勉勵世之人當體悟生命之可貴。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活著生命就有無限之可能,為了家人,為了孩子,不要輕言犧牲,才是一有擔當、有責任之人, 勉之。 ……… 。。。。。。 3 中華民國 96 年 6 月 30 日 九天司命真君 降 歲次丁亥年五月十六日 詩曰: 悠悠黃土一坏存,乾淚幾曾挽罪魂, 莫若堅心弭怨孽,撥雲見日邁新村。 聖示:續著《醒明寶鈔》。 第十四章 自殺之罪業 罪業之延續無有空間之侷限,而有其前世今生之關聯,前世造業一時無法清償,轉輪 今生,必以相當程度及方式抵償。 同理,漠視前,不知將功抵過,進而違背天理良心,累 業積存形成一股沛然莫之能馭之業力,我人無以承擔業力糾纏之力,而有自殺尋短之行 為發生。 人生難得,勿以時間短暫,苦多樂少而尋短見,雖說橫死者,眼前必遺留最後之影像 ,不甘冤死者, 以此怨念作為報復之籌碼,但是其冤怨之深,魂役神差即刻感應將之拘禁 , 以免擾動天律,擾亂人間,如此一來豈得報仇雪恨之機。 生為死之開始,舉凡具有生命者,皆離不開肉體敗壞之命運,尋短者之心態,便以自 古英雄誰無死之曲解而自暴自棄, 試思屢蟻尚且偷生,何況我人為萬物之靈,自殺不過是 懦弱逃避,是冤業累續所形成之業因也。 而且,前苦未了,輕生尋短,天律嚴峻豈容畏罪 者逍遙自在,自必將之禁錮枉死城,接受更嚴苛之刑罰。 是以,我人理應趁此將會腐敗之 肉體,修行永續之性靈。 菩薩畏因,世人畏果,因既不明,果當慎之,此章之述乃鼓勵世人勇敢面對人生,勿 懷疑生存之價值, 步履修行者,更當慎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此乃孝之理也; 佚遇有自殺傾向者,應適時挽救生機,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此乃仁之義也。 。。。

2017年7月2日 星期日

沈墜?。。。

道濟禪師 降 中華民國88年4月17日𢣁 歲次己卯年三月初二日 聖示:吾今夜降著:「斷迷悟理」。 第七章 時空變異人沉墜 自古而今,時空之變化實在太大了,同時這也是世人可知之事實,像是交通上的便利,有似仙神來去自如的跡象,不管陸地、海上、天空,都是一樣任由而行。 又如電訊之發展,天涯若比鄰,無任何之阻礙,要怎麼談,就怎麼談,沒有時空的限制。 又如在日常生活上,各種電器的出產,節省不少生活的時間,煮一餐,不必再灰頭土臉,薰得滿臉難過,衣服有洗衣機來代勞,不必挽著籃子在溪邊操勞, 各種生活上之方便大為改善,然而生活在如今幸福的世人們不知有否另一種的知覺? 在古時各種不便下,要求功名,求道得千里路途跋涉,當然要有所成就,至為艱難,如有現代的情況,應該更加容易, 但如今之世人不知有無悟覺? 悟理到這也是加強「收圓」的一個步驟手段,何以呢? 當然這也得要看世人怎麼的去運用了,照理說,如要能有所成事,不論在那方面(善的),應該比古昔快上數十倍, 好上數百倍,因在如今世人的生活上要比以前多出數倍的時間故也, 但是世人總沉迷、沉醉者多(和老衲一樣天天醉薰薰的),不知善於把空出來這較多的時光利用在「真修」向道上, 卻把多出來的時間用在無意義且沉墜的業罪上,這是多麼令人惋惜之事! 所以應多去悟理比較,求得智慧,好好的去運用,才不會枉費人生,不然歲月不待人,轉眼老顏,恨晚矣,老衲苦勉之。

斷迷悟理。第7章。真修。

道濟禪師 降
中華民國88年4月17日  

歲次己卯年三月初二日 聖示:吾今夜降著:「斷迷悟理」。

第七章 時空變異人沉墜 自古而今,時空之變化實在太大了,同時這也是世人可知之事實,像是交通上的便利,有似仙神來去自如的跡象,不管陸地、海上、天空,都是一樣任由而行。

又如電訊之發展,天涯若比鄰,無任何之阻礙,要怎麼談,就怎麼談,沒有時空的限制。 又如在日常生活上,各種電器的出產,節省不少生活的時間,煮一餐,不必再灰頭土臉,薰得滿臉難過,衣服有洗衣機來代勞,不必挽著籃子在溪邊操勞, 各種生活上之方便大為改善,然而生活在如今幸福的世人們不知有否另一種的知覺? 在古時各種不便下,要求功名,求道得千里路途跋涉,當然要有所成就,至為艱難,如有現代的情況,應該更加容易, 但如今之世人不知有無悟覺? 悟理到這也是加強「收圓」的一個步驟手段,何以呢? 當然這也得要看世人怎麼的去運用了,照理說,如要能有所成事,不論在那方面(善的),應該比古昔快上數十倍, 好上數百倍,因在如今世人的生活上要比以前多出數倍的時間故也, 但是世人總沉迷、沉醉者多(和老衲一樣天天醉薰薰的),不知善於把空出來這較多的時光利用在「真修」向道上, 卻把多出來的時間用在無意義且沉墜的業罪上,這是多麼令人惋惜之事! 所以應多去悟理比較,求得智慧,好好的去運用,才不會枉費人生,不然歲月不待人,轉眼老顏,恨晚矣,老衲苦勉之。

“福”?捨財作福。

道濟禪師 降

中華民國88年3月20日 
歲次己卯年二月初三日

聖示:吾今夜降著:「斷迷悟理」。

第四章 捨財作福

請問世人: 什麼是福?世人總以為我有錢就是福,我有三妻四妾就是福,我有華屋美廈就是福,我有良田萬頃就是福,我有甚多的積財就是福,我膝下多子多孫就是福...等等。 試細想:真的有了這些,就真的是福嗎?但世人有沒有想過,錢財不能適切其用,不但自己造罪造業,還會延引後代接續罪愆,更何況再多財物,過往後又有誰能帶走多少? 假如說:你有良田萬頃、華屋美廈,你睡的也只不過六尺見方大小的一個床舖安眠,要那麼大的住屋又有何用? 反而空蕩悽涼,無法熱絡,家際難呈溫馨;又況且人只不過是暫住於寸土之上,何人能長久擁有呢? 又多妻妾就能真享齊之福嗎?非也,耗精氣,短縮己命,何來之福? 多子多孫是福嗎?如無法好好加以教導,反而會造成社會的問題,造成社會的不安,不只非福,反致生罪呢! 所以對「福」的認定,要能明智的思考。 不論如何,人生於世,完全要藉假以求其真才對,那就是要能知道藉身外一切之假物,設法去締造真福,才是真正的智者, 故要作己真福,首先得先知能「捨」,才會有「福」之得,不論是何捨,都得要能看得開的去做,尤其世人對「財」最不能捨,所以無法造福。 「財」能適切其捨,心則存仁,仁就性靈可明。且財捨可濟度無盡眾生,立造外功之德最為重要,果能如此,「福」必隨之,「禍」也必遠之,同時更須明白有「捨」才有「得」,無「捨」得不「長」也。 盼世人想想老衲之言是否有理?你如果認為對了,就做做看!「福」必降臨於你也。

2017年6月28日 星期三

無極證道院輯要

xxxxx 寶書、聖書… ~ 無極證道院輯要~ 生與死是人生的二件大事, 如何做到生時無憂,歿後無懼? 研閱本聖書,您將能找到答案。 。。。。。。。。。。。。。 PO者註: 師兄姐們啊!後學深感您們善根深俱,也有“出世”之宏愿,… ~生時無憂,歿後無懼!…無極老姆娘慈悲,為了多渡些原靈兒回鄉,特設“無極證道院”,讓一些有緣修子,在世有修無修,歿後都尚有一線回鄉之機!。~ 千載難逢,百年難得之大好機緣。 雖然此大好機緣,有出專刊書集加以介紹,但知曉者總是有限,總是一個“緣字”,況且知曉閱之,不信者也多矣!…唉,盡我人之事就是。 後學深感師兄姐們,您不知有此“殊勝”,真是太可惜了!您們深俱善根慧器。 下輩子一定不要再輪迴下去了! 快上姆娘所設之金線,快攀登回鄉吧!… 。。。。。。。。。。。。。。。。。。 無極證道院~全書 無極證道院輯要 聖化筆王晟鑌 扶 驪山老母 降 中華民國98年9月26日 歲次己丑年八月初八日 聖示:今夜降筆為【無極證道院輯要】作序。 序   什麼是無極證道院?又其在三期緊急時刻,扮演什麼角色? 如何荐舉先人?又荐舉後,先人能夠於劫末脫離多少干係?修士在院潛修又都怎麼修持? 證道後能夠達到什麼境界?諸如此等繁複難見的過程,對於在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修持多年的眾鸞生而言,有的可以了然於胸,有的尚且一知半解, 那麼對於初窺門徑的眾生或全然未知的黎民而言,豈不更加懞懞渺渺了嗎?    ※ 人是感官取勝的動物,若非透過真實的眼、耳、鼻、舌、身感知色、聲、香、味、觸,是很難以採信處於異度空間所發生的事件, 然而靈與道類型相似,無聲無味,虛無飄渺的確實存有,不過因為假相的疑惑,使世人執著了眼見為憑的觀念, ※ 此理誠如【維摩詰經】所闡述故事一樣,淨土確實存有,但世人因為心無法清淨,以致懷疑淨土是否存在, 但佛陀解釋日夜確實存在,但是盲人卻看不見,難道這也要怪罪日月嗎? ※ 因此,無極證道院確實的存有,只是善覺及擁此福慧者寥如晨星,所以本書開著除了節省諸鸞生成全助道的時間外,亦有助懵懵懂懂的眾生,識道而荐舉先人脫離輪迴。    【無極證道院輯要】主旨是闡揚孝道及護法的關聯,際值叔世更是不可或缺的寶筏, 至盼完著後,廣泛宣揚及流通,裨益更多世人聞覺殊勝法門。    本書開著之初,聊述幾語,以為序。 驪山老母降序於  無極證道院 武廟明正堂 天運己丑年八月初八日 。。。。。。。 南海古佛 降 中華民國98年10月10日 歲次己丑年八月廿二日 聖示: 今夜降鸞和諸賢生結緣,並為【無極證道院輯要】作序。 序   xxxx 修道必須明其路,所謂:道者路也、理也, 不能識道,理則不通, 不能明理,茅塞通路, 欲求真道,緣木求魚也。    ※ 如何修道? 以處世而言,即是明白常理, 是以聖賢立教說理皆以人道出發, 比如幼學者除讀書識字之外,尚須明白禮、義、廉、恥等等基本德目道理, 方可由己立而立人,己達而達人,從人道而精進到地道、天道也。    靈魂依肉身,肉身生存凡塵,花花綠綠渲染人身而成習氣, 習氣再由肉身污穢靈魂,致使靈魂重濁苦墮幽冥; ※※ 但善覺者識道知修,少私寡欲,裨利以肉身假體悟性成真,以免沉淪幽冥。 ※※ 修與不修二類者充斥凡塵, 然則,修者真可成證道果者,又有幾個, ※※※ 所幸 老母慈憫,敕設凡塵唯一──無極證道院,善誘覺者或不覺者均可獲同殊勝法益,成證道果,邁進修程, ※ 但關鍵仍在「緣」字,是以為促良緣廣被,【無極證道院輯要】應運而生。    ※ 軒轅黃帝老祖因繫叔世憂道之懷,因此慈悲屈就無極證道院院尊,而今更撰作【無極證道院輯要】彰揚殊勝法門, 著作言及諸天聖佛所未言,裨補凡人對於證道院所未知,實乃眾生之福,幽冥諸苦之幸也, 吾藉此機聊述幾言置於篇前是為序。 南海古佛降序於 無極證道院 武廟明正堂 天運己丑年八月廿二日 。。。。。。 序 南天文衡聖帝 登台 中華民國98年10月17日 歲次己丑年八月廿九日 聖示:今夜降筆為 【無極證道院輯要】作序。 序 憶昔甲子年元旦,昊天玉詔賚降本堂,敕命啟建恭祝 老母萬壽之蟠桃盛會,期間神人齊志,運籌帷幄,即至三天法會, 均以木筆傳真瑤池祝壽,高真齊蒞本堂扶著鳳藻珠璣,盛況空前,上感慈懷,是年籌備期間七月初一日,老母垂鑒本堂代天宣化,併以鸞友雜誌流通普化積功豐碩, 因此懿敕本堂籌建凡塵唯一無極證道院,於是第一所靈修人間道場應運而生。 興鸞妙化大天尊,昔衛道童子墨仙子王翼漢,應運應命,興鸞普化,宏振鸞脈,焚膏繼晷,一腔助道熱忱,奉獻畢生掙贊財力及心血為道不遺餘力。 可惜是時經濟環境影響,導致滿腔熱血付諸東流。 正當懷憂喪志之際,祈吾指引迷津,並上達天聽,是夜,老母鑒察凡情及其辦道乖舛卻仍義無反顧之總總,因此剴切懿命,准允創建凡塵無極證道院。 因為如此殊恩降蒞台疆武廟明正堂,中部鸞務亦因此蔚然成風。 殊恩不僅改善興鸞妙化大天尊辦道窘境,更便利世人行孝助道二者備顧之方便法門。 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暨鸞友雜誌社同根連枝,齊為發揚孝道、鸞脈及文化濟世之功能而努力, 際值佛魔齊降,人心蒙昧,若非以【無極證道院輯要】正本清源,實難撼動循私人心。 因此本書開著,滿盼率真進修,普化迷塵。 際值本書開著之初,賦文乙篇以明始末是為序。 天運己丑年八月廿九日 。。。。。。。。。。。 1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8年11月7日 歲次己丑年九月廿一日 詩曰: 天宮地府二殊途,善惡由心辨智愚, 貪利希名罹大患,難逃縲絏苦刑屠。 聖示:今夜開著首章, 述「無極證道院與聚善所潛修之異同」。 1 第一章 氣輕清則上昇,重濁則下墜。 以人身論,其氣重濁,磁場則與鬼魅相通; 反之,其氣輕清,磁場則與仙佛相同。 如若降生凡世不知修持,則其氣影響磁場及靈性,一旦三寸氣斷,墜陰審判必屬自然之理; 然則,其人一生尚知行善,雖無修持,一旦歸空,魂則歸屬聚善所也。 聚善所顧名思義乃糾集善輩之所,其內含有磬韻悠揚之誦經室、一片冥靜之懺悔室以及洪聲訓導之教誨室等等。 ※※ 凡魂歸於是處,則由其在生之趣向,而分派至各室中修持。 比如趨於儒家則由亞聖、諸儒教導儒學義理, 趨向佛家則由諸佛菩薩教導佛理, 趨近於道教則由真人、天尊等等教導之, 待其潛修至某階段,再經歷三次考核,則分派祿職為地方神祇或幽冥役卒,五百年轉生善道,享受人間官祿繁華。 ※※ 無極證道院乃 無極老母慈悲懿敕之第一所靈修人間道場,裨利有志回真之善魂及便利欲行孝之陽世親人善盡慎終追遠之殊勝法門。 ※ 舉凡荐舉入院潛修者,大抵皆為善魂,若魂於在生時重濁習氣,則需仰賴善覺之親眷叩求薦之,而令其帶業潛修。 本院荐舉流程,如其人墜陰,必需待冥府審斷一生功過,過重於功者,入院潛修期限則需加長,陽世親友理當輸誠代其勸善宣化,裨利減縮修期。 入院潛修之修士均由無極諸高真輪流蒞院教導,且依趣向授受無極妙理,以備後日普化之需,待功德圓滿,靈慧明足, 則由吾保奏呈請參加證道考核,如若順利金榜題名,再由上蒼敕命仙佛果位,並特敕命永脫輪迴。 人生在世,有其經驗及一定程度學養,但不論潛修於聚善所或無極證道院, 均先磨消所知障為起始,此理即如染有污漬之布匹,需先洗淨再予調染,方可顯現色彩之鮮明。 因此世人在世,理當認理修持,方不負短短數十年於寄於肉身之光陰。 。。。。。。。 2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8年11月14日 歲次己丑年九月廿八日 詩曰: 盡孝培功兩樣情,殊恩薦舉表真情, 宣揚聖教無遺力,利樂陰陽渡有情。 聖示: 著書述 「孝子心,薦舉行,證道何方細分明」。 第二章 語云: 「人窮則呼天,疾痛慘恒,未嘗不呼父母也。」 天是人之始,父母為人之本,天地造育萬物,父母生養我身,因此不知敬天盡孝,稱之為人,謬大矣。 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暨鸞友雜誌社,肩負揚善、闡教及普化的宗旨,裨益有心行孝者,除護持大道代天宣化外,亦可善盡孝道,如此殊勝一舉兩得之法門, ※ 實乃宗教之標竿,因此欲薦先人出苦入院潛修,陽世親友理當輸誠發願,矢志行善,豐功碩果方可薦舉先人脫離幽冥深淵。 一貫大道昔時亦有「薦大仙」之法門,意即以助道之輸誠拔渡先人證入蓮國。 但如是法門,一者缺乏宣揚之管道;二者每薦拔一位先人,動輒便需不下十兩黃金,因而有心薦拔行孝之修子僅可望洋興嘆,如是殊勝法門亦告功敗垂成。 然而些微挫折並未使上蒼改變拯迷入悟之理念,是以將此畀命降任武廟明正堂,人間第一所靈修道場──無極證道院,便應運而生。 殊恩推廣在於初期並非一帆風順,且蒙恩受薦者亦寥若晨星,但經過鸞刊宣化及興鸞妙化大天尊始志不懈,即至今日位證無極天之無極證道院眾高真,已不下參佰餘位,亦即陽人薦舉先人出苦入院,依其功過分別修期潛修,待通過考核敕命仙佛果位,仍然需以代天宣化之功果弭消己業,待冤業盡除,方始證入無極天無極證道院潛修,以期晉昇佛果或金仙果位。然而本院之殊勝,即是凡受薦通過考核,即具有永世不需輪迴之福蔭。換言之,在本院雖證道菩薩、真人、道姑果位者,仍是帶業進修天凡之間,待至九品蓮台或仙姑、天君果位者,方屬無極天之進修。 ※ 薦舉先人進入本院聽經修法之門檻雖然不高,但欲祈先人證得佛果或大羅金仙者, 仍然需要陽世親友及其戮力代天宣化,因而挽勸世人薦舉法門並非「只薦舉先人出苦」,而應當持恆護持,如此一來,必使陰陽利樂也。 。。。。。。 3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8年11月21日 歲次己丑年十月初五日 詩曰: 處處開堂闡義方,引迷入悟步康莊, 衡量功過恩波沐,了脫輪迴世代昌。 聖示:著書,述「薦(保)舉之道」。 第三章 慎終追遠,克盡孝道,殷勤護法,乃創建無極證道院之宗旨。 ※ 然而,薦舉之先人在世時,未必然每位均能修持自勵,且未必每人均克培功立德, 因而薦舉先人必需以護持本道脈之各項功德迴向,增添冥隲,方可蒙獲殊恩,依其在世之功果評定修期,而修期分別標準, 大抵如以後數點: 一、亡魂有善根,且略有功德,卻均不足轉下界神祇者,可蒙冥王保舉入聚善所潛修。 若其陽世親眷萌生善覺,發心叩求薦舉,大抵入院修期為八年或更少之期生。 二、亡魂具善根,但缺乏功德,或無善根卻具功德,但均不足以轉入下界神祇者,昔時院規,均僅薦入聚善所,待萌生善根或增生功德,再予保舉。 但今逢上蒼慈悲,大開普化之門,因而其陽世親友叩求薦舉,均得薦為九年或十年期生。 三、亡魂無善根及功德,昔時院規僅酌請冥王作主轉生善道或入聚善所潛修,本院不予薦之。 但今蒙 老母慈眷,得以薦之,是以其修期均在十一年至十三年間。 四、亡魂無善根及功德,且冤戾深沈之申控討報者,昔時院規不予薦舉,僅代受討者解釋冤結,但今三曹對證後,可依薦舉者發心予以薦之,其亡魂修期均不啻於十四年。 ※ 五、陽人認真護持本道脈,且萌發善覺植栽靈樹准予註籍者,待其歸空(壽元已盡), 均由有司帶領註銷陽籍,隨扈陪審, 並於既訂期限內(四十九日)接引至本院潛修,修期則依功過評定而分別。 ※ 此時世人必然產生些許疑竇,既薦舉冤怨,誠懺夙業,則是承擔己身過去世之冤結。 那麼薦舉先人,是否必須承擔先人之罪業? 其實宇宙萬象各,有其因果, 俗云:「個人罪業個人擔。」,是以薦舉先人不僅無須承擔先人之罪業,尚可因孝心而獲福消災。 先人帶業潛修至功果圓滿,通過考核,便以期於各任所所職之普化事弭消己業。 ※ 保舉即俱保而推舉,誠如陽律之假釋一般。 是以有者薦舉夙世冤怨,其病象或運途,雖得改善不再惡化,但痊癒之療程卻如龜步,乃因冤怨之「靈訊」未盡除,業力干擾修士, 而修士亦多少影響保舉人,因此世人僅知「保」之殊勝,卻不解「舉」之珍貴, 是以今日披露此章,甚望世人明瞭「送佛送到西」之理,否則只知保而不明舉,猶如半途而廢也。 。。。。。。。 4※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8年11月28日 歲次己丑年十月十二日 詩曰: 移風易俗化三千,鸞教拯迷闡理全, 直道而行心志善,陰陽惠澤結深緣。 聖示:著書,述「薦舉法門與渡亡法會之殊異」。 第四章 薦舉法門與渡亡法會之殊異   處處開堂,方方闡教,乃天德慈憫,廣設良津,為渡緣人而設廟堂,功效除以各脈教義,導人行善、修道外, 當然亦有惠澤法界眾生之殊緣,因而廟堂往往以誦經感應(化)法界眾生,而諸位有德之士,齊聚一堂,課誦經典,便形成目下法會之形式。   法會型態演變至今,可謂五花八門,其中以渡亡法會與本院薦舉法門較為相似。 ※ 一般寺廟啟建渡亡法會,不外乎由法師請神並召邀法界眾生齊蒞法壇,以經典課誦感化及以科儀化食,及至法會完功,再由神司遣返幽魂至冥府。 ※ 如此形式,猶如凡間宴會般,從寄發邀請函,眾親友齊聚歡樂後,一哄而散。 然則如是短暫法喜,果真可渡亡魂至「西方極樂世界」否?實值商榷, ※ 而且法會中亦有焚燒紙錢以做功德,但金銀紙是否具功德?亦值世人深思。    本院薦舉法門與渡亡法會相似處,乃由吾神調舉亡魂至院,並可依親眷發心薦舉先人蒞院共沾法喜; ※ 所異之處,乃本院並非短暫「吃吃喝喝」的法壇,而是實質薦舉亡魂至院「長期」接受無極高真授法而啟靈識, ※ 並由武廟明正堂眾鸞下生定期誦經迴向(共修),待其功果圓滿,再俱署奏請上蒼頒敘果位,自此脫離輪迴,逍遙各天。 如此二德之舉,已然與渡亡法會迥異也。    ※ 世塵說法有云,焚燒金銀紙與助印善書同為行功立德, 然則本院卻非以焚燒金銀紙之功德迴向,而以助印善書功德迴向,原因為何? ※ 乃因焚燒金銀紙僅只提供亡魂一時之熱量,並無功德可云, 坊間廟堂動輒以整卡車之金銀紙焚燒,不過是提供亡魂熱量,亡魂具足熱量便不再與陽人糾纏, 不過當熱量消逝,又復回陽人之身,形成祟擾。 然而助印善書為何有莫大之功德? 比如,某人正處徬徨入口,或將步入歧途,當此惡念萌生當下,閱讀助印者或流通者所廣佈之善緣,即刻棄惡從善, 如此一來,助印者、流通者及其所薦舉之亡魂,便成了功德受益者,因此助印善書廣泛流通,功德莫大也。 ※ 薦舉法門(長期法益) 與渡亡法會(短期法喜), 同是世間渡拔亡魂之殊緣, ※ 然而本院既屬長期法益,世人所薦舉之先人,便可長期列位於本院,享受馨香及萬人膜拜,待其證道成證仙班, 仍可持續以仙佛果位列位本院,是以,盼世人明瞭殊勝法門之要點,進而發心薦舉先人出苦。 。。。。。。。 5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8年12月5日 歲次己丑年十月十九日 詩曰: 斜陽喚度莫偷閒,盪漾黃波夕照間, 一杵輕鐘傳萬里,歸鴉覺醒道程關。 聖示:著書述「證道境界」。 第五章 證道境界  ※  階級乃差別心所顯成,但若萬事萬物均具備相同標準,又何來階級可云? 然則世人修道必需有目標,而朝目的精進,所以易產生差別心,形成所謂階級。 ※ 執著與固執僅一線之隔,何謂執著? 執著即一心追求虛無之目的,因而在道程精進中最易發生。 ※ 何謂固執? 固執乃追求已有之事物,比如人性本善,因此有擇善固執之語,修道理應從固執著眼,而非執著,否則必陷入魔考之中,更易產生差別相。  ※  法,本是空無的,世人卻在修道進程執迷虛無之中,乃致將封建制度之階級投射於天界,然則天界果有階級否? ※ 答案是否定的,僅可依悟道先後及靈識高低以資分野, 如若以階級論,則已著相,非天理也。 ※ 然而之所以設有境界,乃為世人樹立目標依循, 唯識宗談及,名相乃為眾生便利,故施設名相,以此觀點而論本院證道境界最為貼切。  ※ 亡魂由地府拔薦至本院即稱為修士,修士由自力或陽世親眷造功迴向, 增進靈識通過考核,上蒼即依趣向證道各天,如西天菩薩(羅漢)以及東南北各天之真人、道姑在此境界仍帶業修持, 並以其於各天職司代天宣化之功德弭消累業,及至累業消盡,再由各天主司奏呈而拔擢至無極天無極證道院潛修,但僅止於外院。 換言之,果位為九品蓮台之下下至上上、天君、仙姑等,均置於無極天無極證道院之外院,此境界之仙佛有九級之別。   待外院九級圓滿,方可薦入無極天無極證道院之內院,而內院之菩薩尚需經九九八十一品,方可晉升為佛果, 同理,天君、仙姑於外院晉九級後入內院,仍需經九九八十一品,方可證道為天尊、大天尊、真君或元君果位。   今夜將由本院晉升至無極天無極證道院之境界,一一披露,無非欲世人立定修道目標且可按圖索驥,避免執著於晉升果位高低,勉之。 。。。。。。。。。 6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8年12月19日 歲次己丑年十一月初四日 詩曰: 天律無私賞罰明,法門薦舉細分評, 殊恩莫棄修行貴,良善之人步帝京。 聖示:述「公平之薦舉法門」。 第六章 公平之薦舉法門 語云: 「行善之家必有餘慶;行惡之人必有餘殃」, 又有云:「人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行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 皆乃世人窮其一生蒼桑經驗所下的結語,用以證明天律賞罰無有偏循之理。 天律既然已有所驗證,至公至正,是以,善者升天,惡者墜陰,當然不由分說。 ※※ 然則,有者一生尚知修持行善,但歸空後卻墜入幽冥; 有者一生偏行邪徑,無有信仰修持,墜陰後卻可蒙親眷保舉,如此不平之天理,公道何存? ※ 其實本院薦舉仍然依循之,無法違逆天律公平。 首先,前題所云,行善之人為何仍然墜陰? ※ 乃因人有大患──人身,是以勤於修持,未必如表面所見之善,而且人一歸空,必需經冥府衡量累世今生功過, ※ 因而縱使今生尚知行善,仍是有可能墜入冥府,但墜陰後經審斷,有機緣因今生之豐功而轉生富貴人家或受薦入聚善所潛修, ※ 不過欲達中界以上之境界,若非經殊勝法門,其修程歷練必然多且鉅也,因此善覺之亡魂必以「討救」之方式或托夢或顯化,以期陽世親眷叩求而薦舉之。 ※ 踐履邪徑者,為何能以區區幾千元,便可獲此殊勝機緣? 如此情況不可以偏概全,吾將之細分數點便可見其端倪: 其一,累世仍有福份; 其二,毀佛謗道; 其三,弒殺尊長不孝之輩。 若亡魂屬前者,上蒼仍可秉持好生之德予以薦之; 但若屬後二者,極有可能墜入阿修羅道,則不予薦之。 因此世人所見受薦於本院者,有者今生雖非大善之人,但並非極惡之輩,受薦後,其修期相對較長,且潛修期間必然多所阻礙, 其陽世親眷必需多行功德以資迴向提升靈識,待證道後仍需以較長之時間及較大之功德願力弭消自身業障,方可順利晉升。 ※ 是以,世人切莫抱以僥倖之心態而片善不行,僅知營利以期日後薦舉。 ※ 總言之,上蒼既有挽劫拯溺之恩,世人若不悟了劫誠懺之念,最終仍然難逃輪迴之枷鎖。 。。。。。。 7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8年12月26日 歲次己丑年十一月十一日 詩曰: 枝無霜雪覆寒梅,冷氣侵肌凍骨頹, 叔世冰封何日暖,東風猶待燕歸來。 聖示:述「註籍」。 第七章 註籍 鸞門之設,以儒為宗,以神設教,飛鸞傳真琳瑯鳳藻闡述三綱五常、四維八德,勝義理諦細微處攸關生活鎖事,博大處觸類天地妙理,鉅細靡遺,而獲 無極老母之畀重。 武廟明正堂週週扶鸞,著造普化聖典,教化迷靈,更輔以鸞友雜誌期期刊載,渡化迷途羔羊不知凡幾,且在數十寒暑歷久彌堅,是以深獲上蒼畀命。 憶昔創建篳路藍縷,卻仍秉堅恆持普化之任,至今方可見此巍峨廟貌。 ※ 如今再獲天眷籌建凌霄寶殿及無極原靈園,任重道遠,無極老母慈憫,因而懿命凡植栽原靈樹達一定階段,即可獲「註籍」之機。 其實,註籍殊命,於爾時創建無極證道院即有殊恩下賜,稱為「協院善士」,即以助建之功德轉化為福德資糧,待壽元殆盡,方可於本院證道。 然則,隨時光流逝,本院竣工,此殊恩業已繳旨。 ※※ 註籍即註冊仙佛之籍,猶如一貫大道由點傳師指點玄竅,即獲三寶。 ※ 然則註籍本院之善眾,日後便可高枕無憂否? 答案是否定的,比如某病患,尋得名醫且已掛號,但卻無有赴診及服藥,試問如是患者便可不藥而癒? ※ 情同此理,註籍本道院,即是獲得明燈指路, 因此除了依植栽靈樹調息靈原,修執雖已阻卻外,尚待善眾勤植福田,深耕道心,壽終之日,方可獲本堂指派福神接引。 ※ 時值三期末劫,上蒼再降殊命,裨益世人早得回鄉大道, 是以,陽人應趁此身,廣行善功, 亡魂修士雖已失肉驅,亦可依在院潛修所習妙法顯化(點化)迷津, 此乃註籍本院之宗旨也。 。。。。。。 8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1月2日 歲次己丑年十一月十八日 詩曰: 夙業糾纏日月賡,修持行學考關生, 畏因懼果真誠悟,執著潛消邁道程。 聖示:著書述「去執進道」。 第八章 去執進道 語云:「菩薩畏因,世人懼果」。 菩薩為何畏因?乃因「因」系起源,既然修證道果,必然備嚐諸果,因此對因有所警惕。 世人為何懼果?乃因轉輪已久,累業果報紛來沓至,而且際值三期緊急時刻,惡業索報猶如洪水既猛且烈,世人如何不生畏懼? ※※ 世人帶業轉生,即使終其一生修持道程,歸空後未必因此弭消夙世惡業,因而轉輪永不停歇, ※ 是以 老母悲憫有志有緣之原靈,而頒命創建無極證道院,無非欲拯原靈早出苦海,避免再因人身欲望沈淪紅塵。 然則,有因必有果,薦舉入院之修士,必然各有因果存在,那麼修士一旦入院,苦主豈不索討無門? 因果定律,任誰皆無法更易之,所以解鈴仍需繫鈴人。 ※※ 換言之,即修士自己仍當嚐報,但由陽世親眷叩求保舉時,其修士累世公案必須作一檢討,亦即由冥王及吾神調集苦主說之以理,暫延索報時刻, 待修士證道,再依濟世拯迷之功德轉化弭清前業,此亦即帶業潛修之理也。 而今本院應運應命而開例,將陽人夙世冤怨予以薦舉,如是情況,乃需受討者誠懺夙業,再由 關主席動之以情,減緩冤怨戾氣所致之乖舛現象。 ※ 但冤怨畢竟乃沉痛申冤,是以入院後,所知障較重於一般,且易造成薦舉者靈訊干擾, 因而薦舉者切莫以為薦舉了事,如若有此誠懺之念,宜當持恆護持冤怨直至證道。 ※ 何謂所知障?簡而言之,即生前之執著也。 所知障於初入院之修士而言,乃是一大考驗,比如,由陽世親眷所薦舉之修士,通常需一年以上磨消之, 而冤怨因戾氣較重,是以通常磨消期將逾二載之數亦不為過。 ※ 所知障對於修士而言,與世人之考關相去不遠,因此欲突破關卡,主要仍由自心覺照。 修士入院可蒙無極天眾神佛點化,但世人遇考,世間名師如雲亦可藉求正道,只要真誠懺悔必可如修士獲得點化之機。 總言之,利用假體修持正道,莫待假體一失,後悔莫及也。 。。。。。。 9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1月9日 歲次己丑年十一月廿五日 詩曰: 繁華過眼鬢如霜,落葉凋花憫我狂, 冬去春來鮮色襯,噓唏枯骨舊衣裝。 聖示:著書述「修士證道是否仍需供奉神主牌(墓位)」。 第九章 修士證道是否仍需供奉神主牌(墓位) 昔時供奉祖先乃以長孫、孩童站立於供桌,而代祖先受祭,即所謂「尸」也。 ※※ 衍傳至今,方有所謂神主牌位之形式,祭祀祖先之意義, 一者藉由約定時間齊聚親友聯絡情感; 二者表達慎終追遠之孝思; 三者教育子孫孝道之理; 四者告慰祖先在天之靈,若欲返家尚有依止之處。是以祭祀祖先乃延續尊天法祖之美德。 ※ 人具三魂七魄,歸空後, 靈魂入幽冥受審; 生魂歸屬肉軀,依止於墓地; 覺魂則依止於神祖牌位。 本院所薦之亡魂則是靈魂,乃因靈魂方具有較大之能量,且有含識之存在, 而生魂、覺魂能量小,不具含識,如若肉身健在,方有其功能, ※ 比如: 生魂稟靈識而有行為動作, 覺魂稟靈識才有感知之能力。 換句話說, 一輛汽車(生魂) 需要汽油(覺魂), 尚需人(靈魂)操縱,方可前進。 ※ 民間所重視之葬禮,著重於神主牌位及墓地風水,鮮有注重靈魂歸處, ※ 是以時值三期末劫,皇恩母德悲憫世人歸空仍然輪轉不休,而頒命創建無極證道院,以期挽轉眾生罹劫之機(各章均有詳述,在此不贅述)。 ※ 然則,先人證道後,神主牌位(墓地)是否仍需供奉?當以二面向探討之。 其一,仍需供奉。 緣於前述之理,藉機聯絡家族情誼,尤其藉以祭拜儀式,教育子孫盡孝道理, 所謂「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可謂孝也」; 其二,因經濟問題或供奉二性祖先牌位等等因素,不允供奉或欲合併供奉者,當需先薦舉先人出苦入本院潛修,護持至證道,待其三魂合聚, 方可行使不欲供奉之舉,然則,仍應定期至本院祭拜,方不失孝道也。 總言之,先人證道果位,三魂合併,生、覺二魂已無依止於墓地及神主牌位。 然則,我民族以孝道著稱,雖生、覺魂已無依止,但仍勉世人當以祭神如神在之念供奉祖先, ※ 而薦舉護持先人證道,三魂合聚,乃不欲供奉者變通之法,但廢除祭拜神主牌位則不予鼓勵。 。。。。。。。。 10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 1月16日 歲次己丑年十二月初二日 詩曰: 父精母血產斯身,懷抱三年備苦辛, 教養劬勞形漸老,無存孝道枉為人。 聖示:述「春秋二祭及證道考核」。 第十章 春秋二祭及證道考核 祭祀乃祀天神、地祇之通稱, 孝經有云: 「能保其祿位,守其祭祀,蓋士之孝也。」足見祭祀為族傳統之美德。 春秋二祭通常擇訂於 清明及重陽二大節日,子孫藉之表達追本溯源、慎終追遠之孝思。 ※ 然則,社會遷異迅速,以及各家族開枝散葉,因此傳統美俗逐漸遭到漠視,伴隨孝道日益沉淪之效應。 武廟明正堂開堂闡教數十寒暑,尤重之觀念,即孝道也。 是以,除藉鸞刊大力普化宣揚外,尚承懿命創建無極證道院, ※ 彰揚孝道實質之功能──即保舉先人出苦,了脫輪迴。 ※ 是以,陽人理當慎重先人之後事,乃表孝忱,然而薦舉先人入院潛修並非不散之筵席,是以當準證道修士功果圓滿,則需考核其程度,此即證道考核也。 ※ 證道考核之意涵為何? 即考核準證道修士尚存知識障否,若存者不予參加考核之列; 考核準證道修士之靈識是否足以擔綱日後普化聖務,若否,則不予參加考核。 考核是否具足誠懺愿力,以資日後償還累世業障等等。 待準證道修士通過初階之評定,再齊聚無極天眾蒞院授教之高真,具署上稟玉帝, 頒敘仙佛果位,領銜就任三十六天之中,即完成證道考核。 ※※ 爾時創建本院之初,原見世人執著甚重,難以返真,是以設有三度考核之限,若三度考核均名落孫山,則需重返輪迴。 然則,諸天高真教導有方,以及眾修士認真修程,是以尚無任何乙魂重落輪迴。 ※ 百善孝為先,且人無百年不壞之軀,是以當先人三寸氣斷,理應發心誠禱,助其出苦,待其修成道果, 於本院每年一度之春、秋二祭,除是屆之準證道修士親眷當參加法會外,已證道仙佛果位之親眷,亦當備誠以孝參加法會,方不失人生大孝也。 。。。。。。。xxxxx 11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1月23日 歲次己丑年十二月初九日 詩曰: 苦海沉淪憶故年,金園射覆笑蒼天, 幽冥縲絏時方亂,執著虛名孰可憐。 聖示:述「問而不薦,曰不誠」。 第十一章 問而不薦,曰不誠 《大學》所述格物致知之理,格物為誠,致知為明。本書著造秉持是理,意即藉由文字因緣,闡明盡孝道理,循循善誘,以期世人明白薦舉法門,進而以誠保舉先人出苦。然則,世人習氣積累,以致不論修道、做人處世,乃致薦拔先人皆有口誦仁義卻不行之弊,實可憾也。 宗教信仰最重視誠懺立願,但世人往往將其視為對價買賣,以致於諸願以偽善祈求,當然無法遂願,乃因對價即生疑,疑則不誠也。誠懺立願之底蘊為何?其一:虔誠祈禱。比如薦舉先人,當以誠摯之信念叩求;其二:堅志奉行。即堅守道德。奉行孝道,不論尊長在世與否;其三:不敢奢求。乃因有者奢求先人果位,或因薦舉護持證道後,便欲先人有所回饋,此皆不誠執相之念。 薦舉法門皆因世人誠心孝念而予薦舉;然則有者初以熱忱而薦舉,待熱忱消退,則不再護持先人,非誠孝也。或於春、秋二祭,均無以祭祀,非誠也;有者只以懷疑好奇之心態,姑且試問先人在陰情況,非誠也。如是舉動則如失信於人,受害者之心念必是沮喪,更恐生恨,而影響好奇者之運途。針對好奇者試問先人在陰情況,亡魂則如在暗路中獲得一盞明燈,但隨好奇心退郤,其先人之明燈驟暗,豈有不生怨念之理。 凡受薦之亡魂由幽冥出苦入聚善所特設之「保舉廳」。等待入院潛修時刻,期間亡魂皆隨聚善所之善魂修法,以及由有司教授入院後之儀禮;然則,受陽人叩問在陰情況而不薦之亡魂,則須於乙月後潛返幽冥繼續未完之刑責。是以,世人薦舉先人,莫存兒戲之心態,以免造冤結怨。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1月30日 歲次己丑年十二 月十六日 詩曰: 黃葉疏林遍大坑,幽窗入暖待春耕, 韶光箭影蝶迷夢,無那醒誰歲又賡。 聖示:述「魂歸何處」。 。。。。。。 ※ 12 第十二章 魂歸何處 氣輕清上升,氣重濁下降,靈魂依累世今生功過,而有上升天堂及下墜地府之別。然而,世人明瞭上升天界,有其果品境界,但魂至幽冥卻不知何時轉生輪迴,以致錯失薦舉歷代先人之機。 人一旦三寸氣斷,靈魂茫茫渺渺,而由勾魂使者引領至地方城隍註銷陽籍,在短暫四九日內,則必押解至一殿受審評定一生功過,若魂功略多於過,自有禮遇機制輪轉善道或受薦至聚善所潛修,證為鬼役,五百年後,轉生富貴之家。 若魂過略多於功者,則依今生所犯之罪業押至各殿審核,通常於各殿受審約為凡塵時間十年。若過重功寡者,或永世於幽冥或至少於幽冥五百年以上。因此世人豈可為惡卻不知行善? 依上述類推,世人歸空十年,其魂是否於陰府第二殿?其實此例僅適用於過略多於功者之亡魂,以量化功過比喻之,功如果為一百分、過為一百零一分之亡魂,方可以此類推,但過若重者,則當以其犯業之先後押解至各殿受刑,比如,某魂在生犯有仗勢欺人而後侵佔他人財貨,那麼此魂便應先押至七殿受刑再至二殿受刑,緣於犯何罪至何殿受罰,並非依歸空年數推論於何殿也。 依世人平均壽算為八十年為例,其近五代之先人大抵均於幽冥,是以,世人倘若有心盡孝,理當薦舉五代先人出苦,入本院潛修聽經修法,莫因年代久遠而疏忽,方是盡孝也。 。。。。。。 13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2月6日 歲次己丑年十二月廿三日 詩曰: 降鸞把筆類騷壇,詩篋吸收拯世丹, 勸世醒迷行字裡,弦音燭破韻難殘。 聖示:述「薦舉嬰靈」。 第十三章 薦舉嬰靈 嬰者,初生之孩童也。嬰靈即泛指母親懷胎至襁褓三年間夭折之孩童,嬰靈易造成父親運勢多舛,及祟擾母親之健康, 乃因胎兒即已註銷冥籍,斷絕前世香煙,卻又無法獲得陽籍,因而最易形成怨戾能量,影響雙親。 嬰靈形成之情況有三,一者藉胎脫劫;二者人造嬰靈;三者業累嬰靈。以下分條闡述: 一、藉胎脫劫:即藉由父精母血懷胎後數月流產,之所以有藉胎脫劫,乃其父母冤債,藉以流產使父母傷心,且是魂累世必然為修行之士,但缺一天劫,因而藉此脫劫及完結冤報。 二、人造嬰靈:父母動下情慾暗結珠胎,卻因後天環境不允而墮胎,即為人造嬰靈。如是情況產生之嬰靈,冤戾最重,緣於阻斷其降生慧命,只因父母私慾隔絕是魂討債或報恩之機緣。 三、業累嬰靈:父母原來歡天喜地迎接新生命之來臨,卻因業報索討,以致母體孱弱而流產者,稱為業累嬰靈。如是情況之嬰靈,大抵均需淪落枉死城補壽,是以易令靈訊祟擾雙親。 昔時藉胎脫劫之情況甚多,因此本院不予嬰靈薦舉,然則時代遷異,歐風東漸,前述後二者之嬰靈與日而增, 是以有再薦舉嬰靈之必要,因此若有嬰靈情況,理當誠懺己業或為嬰靈取名薦舉,或叩請 關主席賜名,或詳查其最後人身姓名,以締結善緣為念,避生冤怨。 天真無邪之孩童因父母之私慾而斷除其降生之慧命,因此佛家云:「墮胎乃殺未來佛」之理,當然其來有自, 因此世人面對墮胎當戒慎之,且莫因知道法門薦舉而以身試法,此罪業必然註於因果輪盤,他年悔之晚矣。 。。。。。。。。 14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3月6日 歲次庚寅年正月廿一日 詩曰: 文藏至理細耘耕,善覺天恩濁化清, 處世精誠明孝道,豐功護法邁瑤京。 聖示:述「保舉─將功贖罪而修證」。 第十四章 保舉─將功贖罪而修證 經過前數章之闡述,世人理應明瞭幽魂入院潛修,尚有其冥籍存在,仍需經上蒼頒敘果位,方可脫離輪迴,逍遙自在。 是以,修士仍屬因果輪盤之範圍,亦恐有夙世業障干擾,以致阻礙靈性,停滯道程,是以,因果之釋,解鈴仍需繫鈴人, 修士成證道果尚需償還夙債,當然陽世親眷亦可以助道護持之念,造功立德迴向,便可助消業力干擾。 修士僅具靈魂潛修,不似人身擁有假體行功立德,雖然假體亦有患,但絕勝於靈魂虛無飄渺。 修士一味鑽研天道妙理,然則,欲修證道果,並非妙理可以成就,當由外功扶持, 比如某人一心向道而研習各家妙理,遠遁山林,不與人爭,最終雖然自性圓滿,但欲求金仙果位仍是緣木求魚,乃因是人缺乏外功(三千功八百果)。 情同此理,修士亦需外功,一者可增添靈性;再者可消解些微夙業,因此修士仍需陽世親眷造功扶持也。 外功扶助幽魂入院潛修,除薦舉之初,當以助道功德迴向「保」之外,至於潛修期間,亦可藉參與本堂啟建之法會或各期鸞期(法施)及救人之命或以無畏之心態宣揚道務(無畏施)。 此般功德均有本堂功過司神敘錄,酌情迴向修士,因此護法先人並非著重於財施。 本章之述,雖與前數章略有覆沓之處,乃因世人對於薦舉法門略有誤解,而心生只有財施可助道,是以今日需再以本章詳述,以解世人之疑竇,而更以堅誠之信念護持本院堂。 。。。。。。。 15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3月13日 歲次庚寅年正月廿八日 詩曰: 搖尾擺頭倍乞憐,終生陪伴志無偏, 夙愆累果非人類,同一原靈薦院前。 聖示:著書,述「動物靈之保舉」。 15 第十五章 動物靈之保舉   萬物皆有靈性,只是顯成之方式、形態不同,比如羔羊跪乳、烏知反哺等孝行,皆為靈性之表現。 雖然飛、行、水、陸之形體異於人類,但均有「人之情」,愛其命,惜其生,是以,世人莫因形體迥異而生分別心,乃因原靈皆同也。   靈障可分二方面解釋其義,一者乃修學行持之輩,於道程中靈識阻礙,形成修執或行為乖異可稱之; 另者為今生或夙世殘害虐殺動物,以致祟擾,亦可稱之,換句話說,則是動物靈之祟擾。   本章所述,則以後者靈障為主,靈障引現於人身,常以皮膚病症逐漸侵害人體,達到催討業債之目的。 比如夙世殘害靈識較高之物命(或啟靈之物命),常見之因果病則以「百鳥朝鳳」(人面瘡)為主。 靈障祟擾雖易排解,但對於不解因果利害,則仍然難以使病症得到斷根之療治。 於本院結緣而受薦之靈障,不知凡幾,但於薦舉之初,仍有一番複雜之程序,其中以查核是否當再轉生畜道為要,若是,除保舉人大發願心,則難薦之,緣其過重也。   物命一生所求以溫飽為重,是以滿足其需求者則為恩人,反之加以傷害者,則形成冤怨,本院針對此冤怨調解曲直後,再查核是否可轉人道,方可薦舉入籍。 通常受薦之靈障(動物靈)之所以可順利入院潛修,大抵皆可轉生人道,即轉生畜道之末世,若乏此福份,亦難與本院結緣。 當一切程序完備,保舉人可賜其名薦舉之,亦可叩求關主席查其最後人生姓名而薦舉,以全其靈,長其識,以利潛修。   現代人往往視飼養之寵物為家人,但與其陪伴十數年歸陰後,便草草了事,可謂恩斷義絕。 是以若有慈悲之念,亦可輸誠圓滿善緣,方不負其忠心陪伴之光陰。佛云:「眾生皆有佛性。」是以,薦舉物命亦無不可也。 。。。。。。。。。XXXXX 16 轅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3月20日 歲次庚寅年二月初五日 詩曰: 覺路宏開費苦心,解迷入悟理中尋, 群黎修善康莊道,末劫靡驚百福臨。 聖示:著書述「亡魂討救」。 。。。。。。 16 第十六章 亡魂討救   何謂「討救」?即力有未逮無法排解某事,而請求他人伸出援手。 亡魂討救即魂深陷幽冥,百般苦楚,但尚有些許善因,是以,討旨顯兆於子孫或夙世曾受恩惠之緣人, 以期由殊勝法門超拔出苦,通常顯兆以祖先香爐有所異兆(發爐),或以夢兆指點善覺之緣人。   討救與討報雖皆需請旨方可行之,但討報之亡魂可直接祟擾,以致陽人(受討者)肇生病磨或舛運; 然則討救冥旨明定不可侵犯人身,是以僅以種種徵兆指示親眷、緣人,但受討救者如若不予理會,陰陽殊途,同處一身,必會衍生病痛或舛運,因而仍不可不慎之。   亡魂之所以獲准討救,乃因夙世曾有恩於此陽人,或亡魂尚有功德(不及善魂),所以請旨欲離輪迴。 佛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而亡魂曾為人身且又有恩於己,世人應思受人點滴之恩,必然湧泉以報而予薦舉, 如此一來,一可還報恩惠,二可結此善緣,是以世人何樂不為?   三期末劫緊急時刻,雖然天災浩劫頻降,但上蒼仍是好生為懷,是以紛降殊恩於世。 然則世人沉淪苦海已久形成蔽障,忽見康莊大道,卻視如海市蜃樓,裏足不前,因而本書必須將本法門殊例鉅細披露,以解世人之疑,以拯世人之靈也。   吾作一結論,亡魂之所以可討救,夙世必然為其恩人、父母,是以地府准旨; 再者必為對夙世妻兒、子女有所虧欠,是以地府准旨,然而後者一旦無法遂願,亦恐形討報之冥旨而索之。 。。。。。。 17※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3月27日 歲次庚寅年二月十二日 詩曰: 帶業轉輪善惡儔,道程精進罪愆收, 人生紛擾明專一,圓覺丹心渡法舟。 聖示:述「業力因緣趣引歸宿」。 第十七章 業力因緣趣引歸宿   在轉輪之過程有無數業力隨之增減,而所匯聚之業力因性質不同,是以各歸納於藏識中待緣引現, 比如今生嚮往儒家思想,夙世之藏識必然與之有深厚淵源,因此逢機薰發便成為行為。   各宗各脈皆有其歷史,且信奉者亦隨時間增加,但人之性命有限,縱使有所奉行修持之教脈,也未必一蹴成仙為佛, 是以當某世修行略成智慧,便可潛藏於識海隨之轉輪,然而轉輪後亦未必可逢良機,觸發識海修行之智慧,因此此智則在轉輪後於黑暗中沉浮,待機而動。 人既轉輪,環境及因緣必然與夙世有所差異,因而亦易於另一宗脈結緣,進而再生修行新機。   那麼靈魂以靈識修行,應循何因緣業力潛修而證道何方? 可分三方面探討:    一、夙世因緣:即以夙世結緣最深或根器最佳之宗脈修持,比如夙世為僧伽,入院潛修證道後,則有機證往西方淨土。    二、今生因緣:即以今生所修持之宗脈為最後依止,比如諸賢生與本院結緣良深,歸空後則可獲天眷薦入本院潛修,並以儒雅修行成證道果。    三、親眷願力:各個家庭皆有不同背景及信奉之宗教,是以待陽世親眷薦舉入院之修士,生前未必有所信仰, 因而此類亦有依親眷(薦舉者)之趣向而定奪修士潛修之方針及證道歸宿之例。    修士潛修共通科目以潛消知障為務,再依夙世、今生、親眷願力而敦請無極天各高真授予妙理,而後再依評鑑後之結果(功德助力)呈請上蒼敕賜果位, ※ 但此果位並無真人、菩薩等等果位高低之分野。 是以,親眷亦無需因果位如何,而生差別心,各成證道果之仙佛終以成就金仙果位為目標,因而陽世親眷亦無需罣礙,以誠護持則可。 。。。。。。。。 18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4月3日 歲次庚寅年二月十九日 詩曰: 靈寄人身精氣神,天真陽性具蒙塵, 清心寡慾頻樂道,邁步瑤京最是珍。 聖示:述「三魂合聚」。 第十八章 三魂合聚   三魂依止於人身以「氣」論,則稱為胎光、爽靈及幽精。 胎光為太清陽和之氣,爽靈為陰氣之變 ,幽精為陰氣之雜,三魂互相制衡,但均以胎光陽和之氣為首, 因此陽盛陰衰,人身則神清氣爽,延年益壽;反之,爽靈、幽精之陰氣炙盛,人身易虛耗,當陰氣逼體,大期則至也。   胎光屬先天之氣,因此常居人身,揚陽益靈,道可自成。爽靈屬五行常役人身百功,是以此氣盛則役使四肢多惹災禍。 幽精屬地,常居人身則易使感官慾念浮動,常此則易使心勞也。 當人身無常臨命,三魂俱散,則分為靈魂(胎光)、生魂(爽靈)、覺魂(幽精),靈魂若陽盛於陰則可升天;反之則墜地獄。生、覺魂本受靈魂所役,因而當群龍無首,則各依止於墓地及神主牌位。   修持鍊氣者,常以胎光陽和之氣之修鍊為基本功夫,以免陰損陽氣,誠如此理,靈魂薦入本院潛修,亦當光大陽和之氣以成道果。 然則,生、覺魂若尚存陰氣之變、之雜而影響靈修,是以陽世親眷當多行功立德以助增修士功德及陽和之氣。   修士修證道果則代表陽和之氣足,即功德圓滿 ,當靈魂(陽和之氣)氣盛則必影響甚至薰陶生、覺魂之陰氣轉為陽氣,是以當頒宣玉詔獲賜果位之當下,胎光、爽靈、幽精渾融至剛至正之陽氣,因而自然機制下,便可渾融一體,此則稱為三魂合聚也。 。。。。。。 19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國民國99年4月24日 歲次庚寅年三月十一日 詩曰: 桐月花期降筆來,宣揚教義釋疑猜, 殊恩迭賜機緣勝,教化痴迷智慧開。 聖示:著書述「靈訊」。 第十九章 靈訊 人具有感應之能力,可感物,比如以愛心馴服野獸;可通神,比如以至剛至正之氣與天地同參,甚至感應鬼神。感應猶如電波,感善則善,感惡則惡。 靈寄居人體,可言之為天地精妙之氣,而氣之修持或言靈之修持,無極老母曾於無極天書中提及靈明、靈機、靈感等概念, 但當三寸氣斷,所謂靈明、靈機、所修持之智慧便潛藏於識海,依附於靈魂,獨有靈感可與天、地、人相通。 靈、生、覺三魂分別依止各處,但當靈魂墜陰,慘受苦磨,便會感應生、覺二魂,產生種種異象,是以世人往往謬認生、覺二魂有「識」之存在,其實均是感應所致之現象。 當亡魂受薦入本院潛修,則如世人靈修前,當有種種步驟,從立願、受道、洗心、開障而後方可觀妙。 亡魂立願,即是立定決心於本院潛修;受道乃由本院敦請無極各高真教授妙理,修士受道開竅;洗心乃待接受妙理時,自然形成之現象;開障乃去除魔障及所知障。 然則,總有修士無法突破此關隘,因而便有靈訊乃欲祈陽人造功,裨增福騭,所形成的感應。 靈訊亦並非每一修士均會受「障」而頻生干擾陽人之現象,但若夙世福慧不足之修士,必有對陽世親眷討救; 而冤親債主當其福慧不足,亦恐致薦舉者肇發疾病或運舛現象,乃因其尚有因果,故可討救。 然則,遇此情況,世人僅需造功立德,增生其福慧資糧,助其通明靈識,現象便可革除。 。。。。。。。 20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國民國99年5月8日 歲次庚寅年三月廿五日 詩曰: 長林石徑綠苔生,勝景尋幽雁獨鳴, 屐錦痕濃恩寵眷,孰人識得挈殊榮。 聖示:著書,述「三曹大開普化,領命辦靈修」。 第二十章 三曹大開普化,領命辦靈修   本院自領懿命創建靈修道場,蒙恩受眷之亡魂不計其數,且歷證之佛仙各盡厥職,代天普化,功績深受到上蒼畀命且肯定,除此之外, 院堂蒙關主席鞭策及諸賢生盡力維護,是以硬體方面亦堪稱靈修道院之翹楚。諸賢生均克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之理念,為修士及已證道佛仙羅列祿位及神位,以資陽世兒孫及萬人膜拜,俎(ㄗㄨˇ)豆馨香、流遠甚長,此皆本院之優點也。   三曹大開普化,恩庥雖盼廣披眾生,然則,道魔齊降之秋,難免有依樣劃葫蘆者,因此在不到二成之領令辦靈修道場中,卻在凡塵中發現已逾二成靈修道場, 因此世人當以智慧辨別。 在此二成領命道場中,其靈修後之佛仙依其在院(堂)潛修後趣向,亦均有所不同,有者證往彌勒淨土,有者證往觀音淨土,是以其陽世親眷欲造功迴向, 以資晉升之途徑,當然也應逕尋其原就道場為之。然而,若欲令先人最終歸宿於無極天之無極證道院,其方式當依循以下各點: 一、當確認先人是否受薦於領命之道場,若否,其先人亡魂當然在陰,是以,應速發心薦舉。 二、當確實於領命道場證道,而欲進修於無極天無極證道院者,當以專疏祈請上蒼核備,祈准轉籍。 三、若先人在世時為豐功大立之人,歸空已受封為地方神祇者,欲進修於無極天無極證道院者,則應放棄本來果位,再薦入本院。然而,其潛修之年限,當然與往常略短。   三曹大開普化,世人便利於行功立德及慎盡孝道,方便途徑並非欲世人執迷於果位境界,且其先人夙世及今生趣向各異,是以,世人亦不需執著而轉籍,總而言之,辦理靈修仍是廣渡有緣,更是宣揚孝道也。 。。。。。。 21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國民國99年5月15日 歲次庚寅年四月初二日 詩曰: 行功立德感人神,福祿宏被化四鄰, 一志持恆無懈怠,增添道果弭愆因。 第二十一章 聖示:著書述「功德資糧迴向先人」。 人之所以有諸多蹇舛及困厄, 一者乃源於今生貪求欲利之念, 二者乃夙世惡業羈絆。是以,人性雖善,受到夙世、今生之貪欲及業力纏擾, 終將逐日步入黑暗深淵之中。 功德行持不外乎彰揚己德光輝與外果勤植,外果勤植不外乎以三施力行(世塵中有所謂言施、歡喜施…等,皆屬三施之範疇)。 三施即法施、財施、無畏施。當世人認行三施之可貴及克制私欲之侵擾,卻仍逢舛運困厄時,則屬夙世惡業襲擾猛烈之故, 乃因三施之功德為傘狀,如雲霧廣被,但惡業祟擾卻是集於一點,因而當以專案排解惡業。 此理猶如癌症患者服以標靶藥物般,針對患者病象及體質施以最洽當之處方。 陽世親眷薦舉先人入院潛修,並持恆護法本堂各科法會,那麼其功德資糧是否可如數迴向潛修之修士? 其實,世人當有所認知,比如以專疏功德迴向先人(修士),吾神自當依發心盡數轉化,以資證道資糧。 然則,若以各科法會功德項目予以迴向,便有差別。 差別在於應先消弭培功立德者之夙業,而後功德迴向換以量化言之,如功德培植為一百分,依賞律功轉消弭培功者夙世惡業七十分,那麼剩餘之三十分方得以迴向先人(修士),亦即先消惡業,再予迴向。 然則,世人有所誤解,以為修士修期長短,與功德金有關,其實不然,而是與培功者夙業相關也。 語云:「因果業,功德解」。 因此世人當時時慎持善念,並積極行功立德。 誠如此理,修士既然帶業潛修,且缺乏肉體行功立德,那麼其陽世親眷應當秉以善念孝思,造功迴向而陰陽利樂。 。。。。。 22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國民國99年5月22日 歲次庚寅年四月初九日 詩曰: 欲挽狂瀾大命賡,沙盤木筆字傳聲, 勸君細悟真心句,早日修身邁道程。 第二十二章 聖示: 述「無極收圓保舉律文」。 人以原靈受天覆地載而降生,雖皆賦以至善,但受氣秉而染習氣發乎事端, 因而天有天律,凡有陽法,各成規矩,是以降賜往往大命,仍應循規蹈矩。 本院由創堂主事興鸞妙化大天尊協辦三曹普化大事,深受天人肯定,且逢上蒼大開普化之門,乃得 無極老母頒賜懿命,經玉帝核鑒而設人間靈修道場──無極證道院。 然則,創設需依律法,因而設有「無極收圓保舉律文」,今揭諸於世,以供世人研閱而知殊命不易也。 一、 凡陽人發心薦舉先人脫離幽冥者,得叩請無極證道院 院尊黃帝老祖,及武廟明正堂主席核可,溝通三曹得方便行事。 細則:凡亡魂今世染病或受冥刑損傷靈魂,經薦核可,得由天醫療治靈魂痊癒;凡入院潛修之修士功德過錯, ※ 均由無極證道院院尊註記及迴向;凡亡魂薦舉入院,其夙世累業,均由武廟明正堂主席暫行承擔,待證道後了斷之。 二、 凡修士功德圓滿,經無極證道院院尊核鑒,得呈請參加證道考核,依公賜予證道果位。 細則:凡準證道修士須具備淨除所知障,及具誠懺了斷夙業之怨心;凡準證道修士須具備普化凡塵之能且以至公至正之普化願心教化紅塵; ※ 凡受封果位之仙佛,得具備永脫輪迴之格。 三、 凡經人間道場──無極證道院潛修,晉級仙佛果位者,得再進修於無極天無極證道院,以晉金仙佛果。 細則:凡經無極證道院歷證之仙佛,於普化功果,得由各天彙集,定期由無極證道院院尊具署回奏,以茲證道之資糧; 凡於無極證道院歷證仙佛,仍當配合冥司審斷夙世惡業公案,得以普化功勳弭過。 增例:凡陽人誠懺夙世累業,叩請武廟明正堂主席調停者,准依前例薦舉亡魂冤怨(外靈、嬰靈)。 凡遇前例各條之案,均由武廟明正堂主席具署上呈以備不足。 以上乃本院所需依循之律文,然而繁文規定無非欲世人莫因有殊勝保舉法門可恃, 而於凡不知修持,進而胡作非為。 總言之,世人僅要時以道德善行為念,何乎惻隱、辭讓、是非、羞惡之事端心?天地賜佑也。 。。。。。。。。 再接續po~無極證道院輯要… 第23,24,25章~ 寶書、聖書… ~ 無極證道院輯要~ 生與死是人生的二件大事, 如何做到生時無憂,歿後無懼? 研閱本聖書,您將能找到答案。 。。。。。。。。。。。。。 PO者註: 師兄姐們啊!後學深感您們善根深俱,也有“出世”之宏愿,… ~生時無憂,歿後無懼!…無極老姆娘慈悲,為了多渡些原靈兒回鄉,特設“無極證道院”,讓一些有緣修子,在世有修無修,歿後都尚有一線回鄉之機!。~ 千載難逢,百年難得之大好機緣。 雖然此大好機緣,有出專刊書集加以介紹,但知曉者總是有限,總是一個“緣字”,況且知曉閱之,不信者也多矣!…唉,盡我人之事就是。 後學深感師兄姐們,您不知有此“殊勝”,真是太可惜了!您們深俱善根慧器。 下輩子一定不要再輪迴下去了! 快上姆娘所設之金線,快攀登回鄉吧!… 。。。。。。。。。。。。。。。。。。 23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5月29日 歲次庚寅年四月十六日 詩曰: 降世浮生數十年,安貧樂道似超然, 生平功過歸空論,豈料愆多墜苦淵。 第二十三章 聖示: 著書,述「求修未達仍需薦舉」。 做人處世之道理,乃須窮究一生,不斷琢磨陋習及修正,方可使處世圓融。 ※ 做人處世之道理與修道並無差異,皆需不斷以正念學習教義及以功弭過,深確反省,方可隨時光精進。 ※ 然則,有修子浸淫道程,日久對於基本道德之義,猶如自我摧眠般,以為達到某一境界而開始忽略。 如是情況者,如接受「道」之光芒照拂,卻忽略光芒照射不到的黑暗面,是以惡業逐日叢生。 人自呱呱落地,受到凡塵五濁影響,漸次磨削天賦善性。 然則,有善覺者因緣際會開始接觸大道,亦有不覺者沉浸於花花世界,耽於外物所致之快樂,當此二種人歸空後,其緣人親眷發心薦舉,卻發現二人皆淪落幽冥。 如是情況,又是何因? 不知修持,耽於物欲,過多功寡,墜落幽冥者,當不必贅言。 然則,尚知修持且有求道者,為何墜陰?當由二方面闡述,並且如是情況並非少見,當論述以茲其親眷了知,進而薦舉先人。 其一:乃是人在求道之前,惡業已繁衍,許多修子之所以求道,乃因困而學之。 換句話說,即是生活面對許多困頓阻礙,經名師指引,頓覺修道可貴且美妙之處,但經求道後,卻不知了斷求道前種種惡愆,是以歸空後尚墜陰。 再簡而言之,乃過尚多於功也。 其二: 乃求道後憑恃天恩施德,卻不知修道也。許多修子在求道後,雖精研道義,卻不知實踐且反省,意即口誦仁義而行不軌。 是以,如是之輩,雖然表面道貌岸然,私下卻惡貫滿盈,更且違背求道誓約,歸空後當然墜陰也。 求道與達道中是有差距。 求者,希望也;達者,必需以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之願心,時時實踐,且一以貫之,方可以反璞歸真之驅,返還理天。 因此至盼修子能了悟修道之貴,且時刻反 省,方可邁進康莊。 。。。。。 24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6月5日 歲次庚寅年四月廿三日 ※ 詩曰: 在世不知善德修,歸空方悔做靈囚, 閻浮多欲無貪戀,諸苦永離上法舟。 第二十四章 聖示:著書,述「醫靈」。 語云:「未註生,先註死」。 生與死乃人生之大事,世人健在時,依循約定俗成之規範而共同生活,遭遇困難,不是以昔時經驗便是以創新之方式排解。 世人歸空亦有二方依止, 即是善者登天,惡者墜陰。 當社會規範瓦解,外在力量已無法制約共同生活,世人尚可以內在力量予以抗衡,意即修身養性,以德化人,當然亦有消極者獨善其身,遠遁山林。 然則,人歸空後,意即善惡底定,則唯以薦舉殊勝法門方可令其了脫生死苦磨。 內在力量發乎於外則形成善惡,善惡則悠關死後之依歸,當惡者因現世報病厄纏身或因累業深重, 墜陰受冥刑處罰,其靈必定遍體鱗傷,而靈之傷雖屬靈識意向所使然,仍需以醫靈之法益療治,方可使靈識圓滿,此理猶如人身病痛,必須施以藥石方可痊癒一般。 本院依《無極收圓保舉律文》,將受薦舉之亡魂療癒。 然則,若一般未受薦之亡魂,其靈所受之苦痛,必然隨之轉輪。 以量化譬喻之,靈因肉身病毒而受損,餘七十分墜陰,受刑後減至為零分,但經鬼役還魂扇照拂後,恢復為七十分,而後刑期圓滿則以七十分轉世,是以其魂(人)在世多有病痛; 反觀受薦舉之亡魂,雖亦恐受種種傷損,但因殊例眷顧,則可恢復至一百分也。 ※ 語云:「九幽多惡人,善者不來居」。 ※ 是以世人為避淪落九幽受苦,在世時當依道德為生活指標,而當先人不幸棄世,陽世兒孫當秉持孝道發心薦舉,以期先人脫離九幽,早登覺岸。 。。。。。。。 25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國民國99年6月12日 歲次庚寅年五月初一日 詩曰: 滂沱雨霽遍紅塵,野嶺垂枝頷首驚, 末劫收圓摧物命,法門殊畀欲憐卿。 第二十五章 聖示:述「渡殘靈」。 惡業深重慘墜九幽,鞭笞轉世為殘靈,是否仍有因緣受薦出苦? 殘靈乃靈受沉重嚴峻之冥刑後,遭打散靈魂投胎。 比如蚊、蠅、蟲、蚋等等皆屬之。 然則,其魂雖然惡業深重,卻不及永世不得超生者,因此,尚有機緣受薦解脫。 比如:某甲惡業深重,轉為殘靈,但其陽世兒孫道根深厚且與本院結緣,超拔其七祖,因而此殘靈可獲薦之,此其一也。 另有殘靈捨身濟世,亦可獲此殊眷。比如:遭人類捕獲而入藥救死起生,亦其二也。 通常薦舉殘靈之流程與薦舉靈障無異,唯稍有不同者,乃經查已轉為殘靈之魂,應由吾具署轉會三曹。 首先通告冥司,將其朝生暮死之靈齊集,再轉至東天神司聚靈,如此一來,方可以全靈之姿薦入本院。 ※ 上蒼有好生之德,且秉以人人皆可為堯舜之襟懷,拯渡眾生,因此不以物命壽算短長為拔薦標準,而是以「緣」、以「福報」多寡而定調。 然則,世人識緣惜福卻在少數,因而尚盼識緣知福,了解上蒼之恩德,進而宣揚道義,廣渡有緣。 。。。。。。26 再接續po~無極證道院輯要… 第26,27章 寶書、聖書… ~ 無極證道院輯要~ 生與死是人生的二件大事, 如何做到生時無憂,歿後無懼? 研閱本聖書,您將能找到答案。 。。。。。。。。。。。。。 複述… PO者註: 師兄姐們啊!後學深感您們善根深俱,也有“出世”之宏愿,… ~生時無憂,歿後無懼!…無極老姆娘慈悲,為了多渡些原靈兒回鄉,特設“無極證道院”,讓一些有緣修子,在世有修無修,歿後都尚有一線回鄉之機!。~ 千載難逢,百年難得之大好機緣。 雖然此大好機緣,有出專刊書集加以介紹,但知曉者總是有限,總是一個“緣字”,況且知曉閱之,不信者也多矣!…唉,盡我人之事就是。 後學深感師兄姐們,您不知有此“殊勝”,真是太可惜了!您們深俱善根慧器。 下輩子一定不要再輪迴下去了! 快上姆娘所設之金線,快攀登回鄉吧!… 。。。。。。。。。。。。。。。。。。 26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國民國99年6月19日 歲次庚寅年五月初八日 詩曰: 人身短暫似蜉蝣,朝暮死生萬世休, 莫若勤修求證道,回天果滿解煩憂。 二十六章 保舉流程 ※ 聖示: 肉軀對於天地而言,不過似蜉蝣般朝生暮死,因此,如何永恆不滅? 唯有由靈性修持著手,而非追求假體永恆不滅之神話。 聖化筆靈神出竅。 聖化筆曰:恭見 老祖聖駕。不知 老祖今日有什麼事需要弟子效勞的呢? 老祖曰:等等便知原委。(略顯威嚴的口吻)來,此靈丸賜汝化飲。 聖化筆曰:是!感謝 老祖賞賜。(待聖化筆服畢)咦?弟子頭與胸部好痛呦…… (言未畢,聖化筆已踣頓於地,老祖乘機轉換時空。 在一切靜寂且昏暗之空間中,走來一位面貌清秀,身著士人服飾之仙人) 士人:還不醒醒! (拍了拍聖化筆之面頰) 聖化筆曰:呦,頭怎麼還是痛痛的,一點都不像服用靈丸的感覺! 士人:喂、醒來了嗎? (聖化筆循聲見人) 聖化筆曰:鬼判大仙怎麼您也來了呀?咦!老祖怎麼不見了呢?這是什麼地方呀?一大群衣衫襤褸的人在那邊圍觀什麼呀?奇怪,這裡怎會冷颼颼地,一點都不環保? 鬼判曰:連珠炮地問了一堆,自己去和那伙人一起看個究竟吧! 聖化筆曰:(由地上爬起,搧搧衣袖,迎著微風來到人群中)咦!望鄉台?(轉頭又與鬼判四目交接)望鄉台是幹麻的? 對了、對了,是陰間亡魂看凡間親人的地方,對不對呀? 鬼判曰:沒錯!你再仔細瞧瞧吧! 聖化筆曰:瞧個什麼勁呀? 鬼判厲聲曰:大膽亡魂!竟不知分寸,欲讓汝見凡間最後一面,還不知恩典! 聖化筆曰:哈哈哈…,弟子見最後一面是和您還是跟誰啊?大家都這麼熟了,幹麻這麼兇呢?弟子看就是了。 (半信半疑的聖化筆走向望鄉台,頓時冷汗直流,畫面中竟見眾親友環伺著躺在棺材中的聖化筆) 聖化筆曰:開什麼玩笑呀!弟子不過是著書代天宣化,有需要躺棺材嗎? (望鄉台周遭亡魂聞言,不禁對聖化筆指指點點) 聖化筆大吼曰:鬼判大仙,這是在觸弟子霉頭嗎? 鬼判曰:大膽!仗著著書代天宣化之勞,便膽向天生了! 聖化筆曰:不可能啦!弟子剛還在堂裡,心中諸內境,三萬六千神…入定扶鸞,怎麼一下就又躺在棺材中了呢? 鬼判曰:人間與天地幽冥之光陰有異,是以,汝已歸空達四十九之日。 聖化筆曰:不可能啦!弟子也才三十多歲,身體尚健康,還定期運動、養生、禪坐,真要死了,也還有福神接引。因為別忘了弟子還有植種原靈樹,嘿嘿,嚇不到弟子的! 鬼判曰:來呀! (一旁鬼卒蜂湧而至,架著聖化筆) 聖化筆曰:弟子冤枉呀!弟子定期代天宣化,沒功勞也有苦勞,幹麻要弟子這麼快死呀? 鬼判厲聲曰:修者不居功,瞧你模樣,還敢大言不慚,給我押到孽鏡台去看功過吧! (鬼卒們隨鬼判魚貫來到孽鏡台) 聖化筆曰:哇…!弟子不經意犯了這麼多過錯呀!主席 關恩師救命呀!老祖、 老母救命呀!弟子以後會更謹慎修持的! 鬼判曰:來不及了! (聖化筆眼見畫面由眼前掠過,雙腿猶如炸軟的茄子般,撲到於地,雙頰默默淌下二串清淚,悔恨不已。) 鬼卒曰:報…鬼判大人,此有來自無極證道院、武廟明正堂主席具署之公函,由福神攜至,尚請大人定奪。 (鬼判閱後) 鬼判曰:退下吧!(一把提起癱軟於地的聖化筆)走到一殿去衡量功過! 貴堂主席已裁示保舉入人間道場潛修。 (聖化筆拖著蹣跚的步履,由鬼卒押解到一殿) 聖化筆曰:冤枉呀!弟子沒有心臟血管的疾病,怎麼說死就死了呢? 鬼判曰:人生自古誰無死?況且汝壽元已盡,是以由貴院老祖接引,算是天恩眷顧了。 (來到一殿,只聽到忽明忽滅的燈光後傳來「功十樁,過百件……」算籌聲此起彼落) 鬼卒曰:報…鬼判大人,亡魂功過已呈,經東天功德簿冊與幽冥罪愆總合,皆已記錄於此,請鬼判大人過目。 鬼判曰:(仔細查閱後)亡魂聽著,念你功尚多於過,是以可轉善魂。 然則,因汝輕挑言談,尚須摑掌數百,方可由福神接引回人間道場。 (一旁走來一面容慈藹的老者) 老者曰:這些都省了吧!看在老朽的面子上就算了吧! 鬼判曰:這…好吧!還請福神將此功過簿冊轉交貴堂院尊。 (聖化筆已啞口無言,顫畏畏地向鬼判深深行了一個大禮,隨著福神又回到熟悉的院堂,只見院堂外齊齊整整佈滿藍色光芒,仔細一見,原來是已入院之修士排班) 福神曰:進去吧。 (聖化筆踉蹌倒地,抬頭面見顏容慈藹中略帶威嚴的老祖,不禁悲從中來,嚎啕大哭) 老祖曰:(溫和語氣)沒事了,記得要好好修持。(扶著聖化筆走入內堂) (??…的扶鸞木筆聲,把聖化筆從夢中打醒) 聖化筆曰:(破涕為笑)弟子早就知道你們在騙弟子了!您看弟子演得像不像呀? 老祖曰:哈…,伶牙俐齒,當心鬼判說汝輕挑要摑掌,去投體吧。 聖化筆曰:是是是!弟子會顧好肉體的!下次不敢了! 老祖曰:去吧! ※ 老祖曰:今日藉由聖化筆靈遊保舉過程以及植栽靈樹所獲之恩眷,期盼世人閱之,心生向道之志,莫待死期臨頭空悔恨也。 。。。。。。。 27※※※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國民國99年6月26日 歲次庚寅年五月十五日 ※※ 詩曰: 入院潛修豈偶然,親朋好友惜因緣, 法門殊勝恩波佈,末劫收圓出苦淵。 二十七章 知障擾修 聖示:聖化筆靈神出竅。 聖化筆曰:弟子參見 老祖聖駕。 老祖曰:免禮。此靈丸賜化飲。 聖化筆曰:(接過靈丸,一臉狐疑望著老祖痴痴的笑著。)這…。 老祖曰:不用懷疑,吞下去保證沒事。 聖化筆曰:弟子不敢懷疑啦!(咕嚕吞下)啊…。 老祖曰:裝神弄鬼…。 聖化筆曰:哈哈…被發現了!這靈丸吞服後,弟子覺得神清氣爽,今夜可以扶鸞扶個三小時沒問題。 對了,老祖,咱們今夜還要下幽冥嗎?好啊,今夜要找鬼判大仙討教、討教,報一下上週的仇不可…。 (老祖並不答話,顧自走出堂外,猶如上樓梯般朝天際而去。) 老祖曰:再不跟來,耽誤著書,唯你是問! (聖化筆立刻收拾玩心,邁步跟著老祖。) 聖化筆曰:嘿嘿…這靈丸可以讓弟子登上天際耶!總比坐太子爺的風火輪輕鬆多了! (二人行進不一會兒即來到一偌大廟埕中,眼見一棟金碧輝煌的建物。) 聖化筆曰:吁…原來今天不下地府,不然總得找鬼判大仙理論一下。 老祖曰:平素見汝還算寡言,怎麼一出肉體就嘰嘰喳喳說個沒完呢? 聖化筆曰:還不是眾恩師教導有方,弟子總要哈啦一下,才不會枯燥乏味呀! (老祖聞言又不理會,逕自走到大門之前。) 聖化筆曰:原來今夜要到無極證道院訪遊呀? 老祖曰:嗯!總是要帶汝來此見識、見識。 聖化筆曰: 「集斯道大成曰文曰武,秉兩間正氣惟孝惟忠」, 這幅楹聯,豈不跟「樓下」的無極證道院一樣的嗎? 老祖曰:沒錯。此乃令尊昔時草創院堂時通神至此而有所沿用的。 聖化筆曰:喔,弟子還以為是第一個「人」來這兒的咧,原來老爸早來過了。 看這無極證道院有彩雲環伺,飛簷上雕了幾隻靈獸,氣宇非凡的氣象,真不是凡間無極證道院可比擬的。 咦?但是這麼氣派的地方,怎麼沒有天兵天將駐守呀? 老祖曰:清修之地,不用門將駐錫。 聖化筆曰:但是南天門就有齊天大聖站崗呀! 老祖曰:距此十里之外,有五營天兵駐錫。是以,此處亦不過十分之一的腹地,不用衛兵。 聖化筆曰:哈哈…,難怪每次恭接 老母懿駕,主席恩師總說:本堂福神十里外,本堂城隍…。 老祖曰:等你說完高見,人就跑了…。 聖化筆曰:誰要跑了呀? (二人走入大門,忽見遠處有著飄忽不定的藍光,似乎感覺有人靠近,顧自四竄。) 老祖曰:(飛快走到藍光處。)停。 聖化筆曰:(隨後氣喘吁吁的趕到。)原來是位身形瘦小的女修士。 (女修士見 老祖立馬跪下,直磕響頭。) 聖化筆曰:這位師姊怎麼還在院裡呢? 女修士:不然要去哪裡? 聖化筆曰:現在是著書時間,剛從凡間過來就有一大群修士到樓下排班了,妳還在這兒不免有些奇怪。 女修士:(不疾不徐地道。)弟子初到此處又沒人跟我說要幹嘛,只好四處逛逛了。 老祖曰:(溫言道。)賢生還是跟吾走吧! (女修士見老祖並不責罵,立刻站起欲往反方向而去,可惜只是身形可動,雙腳卻如釘上鐵釘般動彈不得。) 聖化筆曰:師姊,妳老又要到哪去呀? (女修士見狀,咚地一聲又跪下,又直向老祖賠不是。) 女修士:弟子其實知道要去排班,只是一想到當初那害我貞節,導致流浪無家可歸的惡人,一顆心總如火燒般無法靜下來,所以管他什麼排班呀! 老祖曰:(和靄地又道。)唉…,冤冤相報何時了,當初賢生不也出手討報,經吾神調停願意和解…。 女修士:(插言道。)可就是怒火中燒呀! 聖化筆曰:原來師姊還是受到知障的煩惱,才會一直在旋渦中打轉。 老祖曰:嗯!汝二人跟吾來吧! (不一會兒三人來到一處飄著淡淡的檀香,四周放滿整齊的蒲團的地方。) 聖化筆曰:釋執室,難不成這地方有特殊法力讓人放下煩惱嗎? 老祖曰:非也。此處並不假外力使修士放下執著,而是由專司教導,令其了解夙怨之原委,並教導如何接受已成的事實,最終由自覺放下執著。 聖化筆曰:嘿嘿…,這不就是凡間某法師說的:接受他、解決他、放下他的道理嗎? 老祖曰:大致如此, ※ 因為已成的事實如不接受它,只是讓負面思想戕害心靈,執著其中便會陷入苦淵,然後冤冤相報。 所以,需有所放下才會海闊天空。 聖化筆曰:喔!弟子受教了。 反正情緒思想都是屬於小我的,與他人並不相干,自己陷入小我,也就是自找苦吃了,對吧! 老祖曰:嗯!說的很好!(轉身拍拍女修士的肩膀。)進去吧! (裡面的導師笑容可鞠,竊竊地與女修士說了一會兒,便讓她去禪坐進修,並不施予責罵。) 老祖曰:今夜就到此吧! (二人循原路走回。) 聖化筆曰:奇怪,當初薦舉修士時,不都已經溝通好了,要解釋夙怨然後進修嗎?而且還在地府聚善所上過課,怎麼還是有狀況呢? 老祖曰:說的當然容易,但要真正放下可不簡單呀!而且不論人或者初進本院之修士,都易有投射之意識。 聖化筆曰:啥麼投射呀? 老祖曰:簡單來說,就是易將自己的經驗投射到他人身上。 比如,一人欺騙慣了的人,便會將此經驗投射到他人身上,以為別人也在欺騙他,所以易有疑心病。 也就是說,修士將其入院前的種種知障帶入修程,不是疑他有詐,就是疑己無能精進。 但這些情緒思想卻都是自找的,所以修士也要經歷這個過程,才能真正放下所有一切。 聖化筆曰:是,弟子受教了。 老祖曰:投體吧! 聖化筆曰:恭送 老祖聖駕! xxxxxxxxxx 。。。。。。28 再接續po~無極證道院輯要… 第28,29章 28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國民國99年7月3日 歲次庚寅年五月廿二日 詩曰: 翦翦南風伴荔香,糾心撲鼻躁波揚, 道修尤忌攀情境,方寸清澄暑亦涼。 二十八章 註銷陽籍 聖示:聖化筆靈神出竅。 聖化筆曰:弟子恭見老祖聖駕。 老祖曰:免禮。 聖化筆曰:老祖呀!今日這麼熱,咱們還要去哪遊覽呢? 老祖曰:賢生不是對於保舉等等尚有疑惑嗎? 聖化筆曰:沒有呀!弟子巴不得一切放空,任您老來扶鸞,這樣比起遊記輕鬆多了,而且您看,因為扶遊記,許多師兄姐就又多了許多塵事繁忙,沒空來參鸞了。 老祖曰:這豈可當作理由!追根究柢還不是賢生你怕熱   、怕累嗎? 聖化筆曰:(摸摸腦勺)嘿嘿,好啦!有罪業全由弟子來擔好了。 老祖曰:還不快快跟上來! (二人御風而行,旋踵間來到車水馬龍、四處泛滿叫賣聲的市集) 聖化筆曰:哇!您老乘風而行比太子爺的風火輪快耶!這地方弟子來過,不就是新竹最熱鬧的地方嗎? 老祖曰:嗯,此靈符賜化飲。 (聖化筆接過靈符,咕嚕化飲) 聖化筆曰:咦!弟子是不是聾呀?剛剛吵雜的叫賣聲,怎麼像狂風掃落葉一樣咻咻的都不見了? 老祖曰:還有見到往來的車輛嗎? 聖化筆曰:有呀,都聾了,難道還要瞎了嗎? 老祖曰:看到花花世界心神就不寧啦,快些收斂! 聖化筆曰:(唯唯諾諾)是…。 (立刻盤坐收斂心神,此時老祖獨自走入城隍廟內,獨留聖化筆乾坐於半空。聖化筆偷偷微睜雙眼,睥睨周遭) 聖化筆曰:真神啊!連往來的車輛都不見了,咦,連老祖也不見了! (聖化筆立刻起身,伸伸懶腰,才發覺四周環境有異) 聖化筆曰:這系蝦咪所在? (遠處走來一位身穿中山裝,頭髮梳得油亮,丹鳳眼,臉形清秀,足踏黑色亮皮鞋的青年) 青年曰:敢問是聖化筆嗎? 聖化筆曰:是、是、是!您是…? 青年曰:小神乃初到此城隍就任的判官,特奉祖師之命來…… (判官言猶未畢,卻見聖化筆噗哧地笑出來) 聖化筆曰:對不起!您老是判官? 判官曰:不瞞你說,是的。 聖化筆曰:(忍不住又笑了出來)怎麼這副模樣,弟子還以為是我老爸那年代的人咧! 判官曰:小神剛到任,還請你莫要見笑。 聖化筆曰:(微挺了挺腰桿,清清喉嚨)好說、好說。 判官曰:還請你跟小神一道入殿。 聖化筆曰:您可知弟子在著書嗎? 判官曰:這個當然知道。 聖化筆曰:那您老有看到我家的老祖嗎? 判官曰:早已入殿。 聖化筆曰:那好,還請您帶入。 (一路上情景已非凡塵所見,眼前矗立一棟烏黑的廟宇,周遭更是黑鴉鴉一片的人群) 聖化筆曰:難不成是來這看註銷陽籍的事嗎? 判官曰:本所需辦理此務,但你只說對了一半。 聖化筆曰:(若有所思)還有啥另一半呢? 判官曰:還請跟我來。 (路旁沿續不知幾里,排滿了男女老少,有的遭到勾魂使者用利鉤勾住頭顱拖行,有的卻與旁人談笑風生) 聖化筆曰:咦,註銷陽籍不是到地方城隍那就得了嗎?還要跑到這中央單位嗎? ※ 判官曰:你有所不知,些許地方並無城隍,亡魂便應到此報到,而且就算是經地方城隍註銷陽籍,還是要到這作最後認證,方不致有誤。 (兩人閃過人群,走至殿內,聽到「啪」的拍案聲,頓時鴉雀無聲,只聽到渾厚的聲音正在問話) 聖化筆曰:為首的可是城隍爺嗎? 判官曰:正是。 城隍曰:張魂入嫁方家,尚知勤儉自持,尚有善根,唯夙世惡業甚重,如今命已歸陰,汝可知之? 張魂曰:(悲泣地回答)罪魂知錯,希望大人給點時間再還魂世間。 城隍曰:壽算已定,並非吾可主控,但甫由無極證道院院尊親蒞告知,汝已受陽世親人薦舉,因此註銷陽籍後,便可由福神帶引到幽冥作最後的審判。 (陪伴一旁的福神竊竊地告知─快答應呀,你歸空未達四十九日,便已受薦,未來即可脫離輪迴,可真是福報呀!) 張魂曰:(連連叩首淚流滿面)罪魂……。 城隍曰:可有其他冤屈? 張魂曰:(搖搖頭)罪魂願受安排。 聖化筆曰:多麼感人肺腑呀! 老祖曰:張修士且隨福神而去,日後回院當認真潛修,以報陽世親人。 張魂曰:(連連叩首)是! (老祖與城隍爺又寒暄幾句,便引聖化筆踏上歸途) 聖化筆曰:敢問老祖,剛剛那位女修士是剛薦舉的嗎? 老祖曰:嗯。 聖化筆曰:聽說她還沒滿七七四十九就蒙主席保舉了嗎   ? 老祖曰:嗯。 聖化筆曰:那日後有陽人要保舉先人,也不用等四十九天囉? 老祖曰:大致如此,但初歸空亦只算註籍,而入院時間吾神自會安排。 聖化筆曰:那弟子知道了,本以為還要多等四十九天後才能叩求保舉,原來都不用等呀。 老祖曰:嗯,大致如此,投體去吧。 聖化筆曰:恭送老祖聖駕。 。。。。。。 29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7月10日 歲次庚寅年五月廿九日 詩曰: 寒暑更疊現異常,極端氣象惹心慌, 行仁履義修真倍,外境汙塵不染傷。 二十九章 潛消夙業 聖示:聖化筆靈神出竅。 聖化筆曰:弟子參見 老祖聖駕。 老祖曰:嗯,免禮。走!今夜到一處法壇。 聖化筆曰:什麼地方呀?這麼神秘! 老祖曰:走就對了!杵在那等誰? 聖化筆曰:沒有啦!弟子是覺得您老好嚴肅,害得都不知如何與您談話了! 老祖曰:難不成同汝嘻鬧? 聖化筆曰:嘿嘿,這樣最好不過了!著書輕鬆點才有趣! (老祖逕自走出堂外,僅留聖化筆孤自喃喃自語。) 聖化筆曰:弟子服輸了。 (急忙隨老祖邁步天降。旋即來到一處廟宇上空,廟宇傳來陣陣貝樂聲。) 聖化筆曰:底下是在做佛事還是啟建法會呀? 老祖曰:都不是,此乃玄天上帝廟。 聖化筆曰:咱們著作的可是《無極證道院輯要》耶,和這玄天上帝廟有關係嗎? 老祖曰:當然有關。來,此符化飲吧! 聖化筆曰:哦!(接過靈符,一飲而盡。)哈哈,原來此符是要讓弟子將無關的情境消除用的,原本嘻嚷的信眾及吵雜聲一下子都沒了。 對了,可否請老祖將此符賜給弟子回堂後使用,如此禪定時必可收到不賴的效果。 老祖曰:盡想些偷雞摸狗的瞎主意!汝呀,還是踏實點,慢慢精進吧! 聖化筆曰:弟子只是想幫一下有練丹道的師兄姊,看能不能清靜禪定然後快速精進呀? 老祖曰:這不過是揠苗助長罷了! 聖化筆曰:好吧!弟子安份點就是了。 (二人緩緩降至廟埕,諾大的面積並不見到許多信眾,原來是靈符的作用,裡邊走出二位大仙,急忙見駕,俯伏恭迎。) 老祖曰:何必行此大禮? 大仙甲:自該如此。 大仙乙:自從吾等證道後,與您相別,亦已十多寒暑,今在睹尊嚴面,內心雀喜異常。 大仙甲:是啊是啊。還請老祖隨吾倆入內稟明。 (四人燕行入內。) 聖化筆曰:這廟宇龍柱鳳簷雕刻精細,美倫美奐,真是個修行好地方。 大仙甲:這些樑柱皆是信眾奉獻而已,琅木企成。 聖化筆曰:哈哈,弟子愚昧,不知琅木是什麼,香味到是辛香極了。 (四人坐定。) 老祖曰:無事不登三寶殿。今為承天命,著作《無極證道院輯要》,特來叼擾。 大仙甲:何來叼擾?此乃吾倆殊榮。 聖化筆曰:剛剛聽到二位大仙是從無極證道院證道的,不過不都到各層天逍遙自在了嗎? ※ 大仙甲:賢生有所不知,雖然證道且承天恩敕賜果位,但仍需普化眾生,藉以了結自己夙世因果。 聖化筆曰:哦,這個弟子記得。可是來到凡間會不會又被塵緣所擾而又退志? ※ 大仙乙:這倒不致於,而且來此上任普渡眾生甚速,因而吾倆便請命至此任玄天上帝及岳武穆王之職。 聖化筆曰:哦,原來您倆是代理神呀! 大仙甲:賢生所言之代理神與吾倆正式銜命是有出入的。 ※ 大仙乙:對呀!代理神是「暫時」性的,比如某公司某主管因故離職,而由副座代理的才叫代理神,而吾倆卻是正式銜命上任的。 聖化筆曰:哦?弟子失言了,應該說是蒞任至此的,比如同一個台中市長職銜,卻有很多人當過台中市長,相同意思對吧! 大仙乙:賢生果然好悟性! 聖化筆曰:過獎了!其實這問題在扶著其他聖書時已提過,只是一時難以發揮而已啦!那可再請問,在此歷任的都在做什麼的? 大仙甲:當然依職銜而行事,比如玄天上帝之職乃代世人清除「妖份」祟擾。 聖化筆曰:那不是每間廟堂都有的公事嗎? 大仙乙:是沒錯,但有者緣份在此便由吾等執事辦理了。 聖化筆曰:可是您們還算在進修精進吧!遇有自身夙世之因果時,當如何處置呢? 老祖曰:此事仍有更高境界之神司辦理,當然依其點化愚迷之功而予轉化。 聖化筆曰:那他們就都不知道有何因果討報囉! 大仙乙:非也。吾等均知之。因此偶時當與上司核查,方不讓夙世冤怨無法弭清。 聖化筆曰:哦,弟子懂了。 老祖曰:懂了就回堂吧! 聖化筆曰:二位大仙後會有期! (二位大仙恭送二位至門緣之外。 此時靈符效力已失,聖化筆又見嘻嚷的信眾,有者持香唸唸有詞,有者默默窩至牆角課誦經典。) 聖化筆曰:神威顯嚇才會信眾不絕於土呀! (旋踵二位已至堂內。) 老祖曰:投體去吧! 聖化筆曰:恭送 老祖。 。。。。。。。 再接續po~無極證道院輯要… 第30章~ 30 軒轅黃帝老祖 登台 中華民國99年7月17日 歲次庚寅年六月初六日 詩曰: 花開花謝序循環,領旨著書拯世寰, 圓滿塵緣宣化日,良津廣布證仙班。 三十章 訪遊理天 聖示: 本書至今業已圓滿,滿盼完著付梓,諸賢生克盡宣化之責而廣布良津,挽轉世態萎靡之風,裨益緣人早獲殊機,了脫輪迴。 聖化筆靈神出竅。 聖化筆曰:弟子參見 老祖聖駕。 老祖曰:嗯,免禮。 聖化筆曰:老祖您老已經說了,本章是最後乙次了,應該不用遠遊,還要弟子出竅幹麻呢? 老祖曰: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鐘,喚汝出體,當然著書去…。 聖化筆曰:可是不都參訪完畢了嗎?而且您老深切地闡述,應該可以授惠不少人,今夜就隨便走走就好了啦! 老祖曰:看汝與吾相處出遊不過幾回,現在又開始伶牙俐嘴了。 聖化筆曰:弟子不敢。 老祖曰:難道賢生不想到無極天去嗎? 聖化筆曰:您老是要帶弟子去理天面母嗎?好呀!好呀!從沒到過無極天,總要去走走才像個乩生嘛! 老祖曰:哈…,回無極天豈是每個乩生都有的機會。 聖化筆曰:(撒嬌貌)您老最好了,一定會帶弟子去的。 (言談間二人已邁向天際。南風翦翦吹拂,聖化筆的雙腳也如風般輕快。) ※※ 老祖曰:賢生可知無極天有何殊勝? 聖化筆曰:這個嘛…,突然這麼問起,弟子一時也答不上來,只是聽了許多道親說過回鄉面母,可能這樣的境界比較高吧! ※ 老祖曰:這就是世之修子的盲點,總只知「是什麼」,卻不知「為什麼」。 聖化筆曰:這話可真妙呀!大家都是人云亦云回鄉面母,卻不知道看見了 無極老母後又怎樣了。 老祖曰:賢生反應不差, ※ 但回鄉面母,乃為世之修子所設之目標,面母後仍當自持精進,而不是面母後便會得到特別的關愛。 ※ 聖化筆曰:弟子懂了,反正回鄉是遊子的目標,面母也不過是過程,所以,執著也沒用。 (二人穿越厚厚的雲霧後,忽見一充滿奇花異獸,鳥語花香的仙境。此景恐只天上有。) 聖化筆曰:這地方比起東天仙境有勝之而無不及,就憑這水流涓涓輕拍到岸石上,都能發出巧妙的節奏,就知道(大聲呼喊)無極天到啦! 老祖曰:大呼小叫,成何體統? (聖化筆摸摸腦勺,倍感羞澀,只見山坡上走下一位白髮蒼蒼,精神抖擻的仙人來。) 仙人曰:小神參見 老祖。 老祖曰:免禮。 (三人敘禮。) 聖化筆曰:這人可真眼熟,不知在哪遇過? 仙人曰:(微笑貌)都長這麼大啦!想當初愚者還寄宿過你家閣樓呢! 聖化筆曰:喔…(思索貌),您是您是… 仙人曰:再給你一點提示,愚者乃令尊學生之一。 聖化筆曰:喔,您是寶珪叔啦。 仙人曰:哈…,答對了!虧你還想得起來。 聖化筆曰:當然想得起來呀!當初家父十大門生之一,就屬您年齡最長,且最受家父器重,可惜您老曾卻一不小心就走了。家父還曾偷偷落淚被弟子看過呢! 老祖曰:你倆在此聊聊,吾去與 老母敘敘。 (二人行禮恭送 老祖。) 聖化筆曰:寶珪叔,您老也到理天了呀?難不成還到無極天的無極證道院進修嗎? 仙人曰:不才!不才!愚者乃是處之教誨師。 聖化筆曰:哇!當起老師了!咦,不對,都可以證為無極天了,還人教誨,豈不太丟臉嗎? 仙人曰:不丟臉,回至無極天也須更精妙義理,當然需要有所請益之人,所以,愚者便在此擔綱此任。 (二人閒談間,聖化筆突然左顧右盼。) 聖化筆曰:寶珪叔,您老可有聞到淡淡的酒味嗎? (啪的一聲。) 聖化筆曰:哇。 (前走了幾步,顧首一觀,只見一衣衫襤褸,身坐一大胡蘆的仙人。) 仙人曰:愚二人見過 濟佛。 濟佛曰:哈…,「提領筆」也來無極天啦!(捻指)不對、不對,時候還沒到。 聖化筆曰:您老是不是又酒醉啦,喃喃自語的一出現,就揶揄弟子。 濟佛曰:哈…不然不叫提領筆,叫王大仙好了。 聖化筆曰:您老倒是只會記得這些有的沒有的。 濟佛曰:呵呵…,寶珪羅漢今天可就難為你來帶這癡生逛逛了。 聖化筆曰:啊,您老怎麼不來帶弟子呢?一個瘋瘋顛顛,一個癡癡狂狂,剛好一對寶。 仙人曰:不得無禮。 濟佛曰:不帶!不帶!過些日子還有吾受的,趁現在要逍遙逍遙去了。 聖化筆曰:您老… (濟佛已以電光石火之速消失雲際。) 聖化筆曰:盡說些天語,弟子悟嘸啦! 仙人曰:哈哈,這話倒是玄機十足。 老祖曰:談完了嗎? 聖化筆曰:也沒聊到什麼,就只知寶珪叔現在是羅漢,在無極證道院做教誨師的神職。 老祖曰:嗯,其他的,時機到了便會知曉。 聖化筆曰:對了,剛還有遇到濟公活佛,還被祂呼了一扇。 老祖曰:哈…,照過面便好,回堂去吧。 聖化筆曰:可是… 仙人曰:有的是機緣,不急,後會有期。恭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