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2日 星期三

自殺之罪業…

自殺之罪業… 14 中華民國 96 年 6 月 30 日 九天司命真君 降 歲次丁亥年五月十六日 詩曰: 悠悠黃土一坏存,乾淚幾曾挽罪魂, 莫若堅心弭怨孽,撥雲見日邁新村。 聖示:續著《醒明寶鈔》。 第十四章 自殺之罪業 罪業之延續無有空間之侷限,而有其前世今生之關聯,前世造業一時無法清償,轉輪今生,必以相當程度及方式抵償。 同理,漠視前,不知將功抵過,進而違背天理良心,累業積存形成一股沛然莫之能馭之業力,我人無以承擔業力糾纏之力,而有自殺尋短之行為發生。 人生難得,勿以時間短暫,苦多樂少而尋短見,雖說橫死者,眼前必遺留最後之影像,不甘冤死者, 以此怨念作為報復之籌碼,但是其冤怨之深,魂役神差即刻感應將之拘禁, 以免擾動天律,擾亂人間,如此一來豈得報仇雪恨之機。 生為死之開始,舉凡具有生命者,皆離不開肉體敗壞之命運,尋短者之心態,便以自古英雄誰無死之曲解而自暴自棄, 試思屢蟻尚且偷生,何況我人為萬物之靈,自殺不過是懦弱逃避,是冤業累續所形成之業因也。 而且,前苦未了,輕生尋短,天律嚴峻豈容畏罪者逍遙自在,自必將之禁錮枉死城,接受更嚴苛之刑罰。 是以,我人理應趁此將會腐敗之 肉體,修行永續之性靈。 菩薩畏因,世人畏果,因既不明,果當慎之,此章之述乃鼓勵世人勇敢面對人生,勿懷疑生存之價值, 步履修行者,更當慎思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此乃孝之理也; 佚遇有自殺傾向者,應適時挽救生機,所謂: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此乃仁之義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