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9日 星期一

達摩:著相…

達摩祖師降 降   102‧5‧4 述論:著相──無相 眾生生在閻浮提地、住在有情天裏,因此染著色相,無可厚非;但是修行者住於色、欲界,染著世間相,則無法有勘透、悟覺的境界。 一心為王,「心」者,萬識之源,有情眾生如何由著相進階到無相? 實非幾個蒲團坐破,或者數部經典,即可由染著乃致無垢。 「相」者,諸假結構而成;眾生認之為真,智者知其為假。 但是眼見又是實像,如何去之而還其本來?這就是修行的苦工。 今日吾來為眾生打個禪機:所謂「著相」是假,「無相」就確係為真嗎? 「唯識」講心之變化,均由所執而起,因此首先「去執」而已!簡單講,就是不要有先入為主的定見,不要由眼見而判定其表象即為真實,不落入執識之中,則可以不著相;以現代名詞形容即是「客觀」。 但是「不著相並不等於無相」,因為這個情境是智者的表現。 修行者如何由普通凡俗(不論有無修行)轉變成智者,不使自身陷入相之執著陷阱?禪機中眾生耳熟能詳:「見山是山、見山不是山」,到最後仍是「見山是山」。 吾不再引用此例,再舉新例來為眾生闡述此一禪機。 修行者多知「境隨心轉」,但是如何轉?吾今夜就用「心隨境轉──境隨心轉」來為眾生提升自身智慧。 何謂「境」?可以客觀的說,是外在的環境,但又何嘗不可說是自身的處境? 簡單舉例:眾生的七情六欲中,愛、憎是最強烈的情緒,俗云:「臭頭的兒子還是自己的好。」 這就說明了當你很深入的愛惜某個人(或事與物),你都會覺得他很順眼,不會討厭;可是一旦這種愛的情緒消失後,你就會覺得他(或它)面目可憎,沒有一點可愛之處! 甚至旁人都會感覺到此一突變情緒之大!這就是「心隨境轉」。 之後的「境隨心轉」,舉例而言:出汙泥而不染;同樣的環境中,卻有不同的表現,也就是環境改變不了你的本質。 闡述至此,眾生是否有所得?簡單的分類,就是要「去執」,進而使本質淨化。 不過緊接而來,卻又是一個身在紅塵,有許多身不由己;譬如說大家眾口一致,將白板說成黑板,但你獨排眾議,說是白板,卻遭排擠。 復次,本質之純淨與否,更不是我人後天落地所可選擇,因此就是靠修行。 吾先闡述云何「心隨境轉」。 眾生在人世間,是一個群聚的社會,因此很容易被同化(不論對與錯)。 因此許多人即隨時代潮流而判定對錯;如往昔婦道人家沒有社會地位,所以那時候的人不尊重婦道。 時至今日,女權高漲、「女男平等」,所以此際之人不敢再不尊重婦道,此即心隨境轉。 古時有名人「孟母」三遷,造就哲聖孟子,此即最明顯「境隨心轉」;使環境對個人的侵蝕降至最低,再輔以適當的教化,使其有所成就。 綜此而言,修行者不論是你心要隨境轉,或者境要隨心轉;不論是你克服(或改變)環境,而使一心正見不移,或者選擇良好環境來改變心識;基本上,「心的修行」是開啟浩瀚智慧的第一步。 但是切要認知,我人在閻浮提地的染著,是一個無可避免的事實,這個大染缸又是牽引你心識的最大環境,所以踏實的修行,會是你進入智者境界的最佳動能。 ~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