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4日 星期六

醍醐灌頂23,24

醍醐灌頂~22,23 。。。。。 22 第二十二篇  南極仙翁  降 中華民國102年5月19日 歲次癸巳年年四月十日 問: 《舜帝勸孝經》有云: 【無後繼承大不孝,合傳血統斷香煙。】 現下有因經濟不允,有因因緣未至,有因舍身向佛、向道者,無有姻緣甚至後代,應如何面對? 解答:壹個國家成功運作,仰賴聚集各種人才,藉此人才研擬法律,各式法律因爲觸法者輕重之別,而有適度懲罰。 所以法律由情理法,再依審慎評估,方始定罪。 因此,法律並非誘人觸法,而是藉由既定的約束力,謀求最大多數人民的福祉。 陽律、天律、陰律皆是如此。   經典勸世,乃針對世人難有思考及經常觸犯的情結,予以文字教化,因而經典絕大多藉以道德面及涉獵法律面闡述,導人行善去惡。 所以關于賢生所問,有三方面可探討。  其壹、無有姻緣子命者——依律雖有罪,但輕,因爲其夙世淫業過重,必然導致無有姻緣及子星入命,在其因果懲罰上,已有罪責,因而不再加重,此乃賞善罰惡之理。 其二、棄姻緣及子命者——有罪且重,比如:男女朋友交往無數,雖是有因果存在,但舍姻緣而求放蕩,更因此墮胎者,必然嚴懲。 其三、舍身奉聖、效身佛道精修,無論是否有姻緣或子星者——雖有罪,但輕, 緣于慧命重于俗命,認真潛修大道,並積極行功立德,待壹日成證道果,則可福蔭祖先及後代,正所謂【壹人成道,雞犬升天。】 所以潛心大道,有所舍亦當有所得,得之與否端憑真誠向道恒毅不墜之志。    有云:【不孝有三,無後爲大。】 不孝者之三, 壹者不婚絕子嗣; 二者阿意曲從,陷親不義; 三者家窮親老,不求祿事。 所以不孝者,不僅僅無有子嗣,且奉親不勤、陷親不義、或因怠墮不求工作養老,均是範疇之中。 因此,孝有許多方式,可以彌平不足,且經典勸世非有直接律法之限囿,殷勤修經義于圓滿即可。 。。。。。。。。。 PS: 因因果果誰不知,明知故犯總是癡。 若論修道時未至,無常到來方恨遲。 。。。。。 23 第二十三篇  南極仙翁  降 中華民國102年6月2日 歲次癸巳年年四月二十四日 全問:【得、功、善、德、道,失、過、惡、罪、刑】的真意, 以及針對寺廟、教會服務奉獻的義工和壹般上班族,在修持上的建議及勉勵? 解答:【得、功、善、德、道,失、過、惡、罪、刑】 乃是勉勵世人從善去惡,而設的賞善罰惡律,此律超然于世間陽律,其旨爲鼓勵世人在帶業轉輪的時空下,尚有壹消解前愆的圭臬。 換句話說,上蒼以仁德襟懷治世,以勉勵取代懲罰,世間爲二元對立的環境,有賞有罰,才能公平治世。    舉凡有利絕大多數人的福祉,稱爲善事。 但是既爲二元對立的世間,善中亦有惡的存在。 比如:奉獻大多數的時間于寺廟或教會,其行舉和發心是良善的;不過世人的時間均是廿四小時,舍身公益者占據營謀工作事業的時間,而使家庭經濟拮據、親情不睦時,則恐生過; 因爲未能先圓滿人道,壹切所行之公益或公德功過相抵,形同浪費時間。 所以時間掌握得宜才能算是聖凡兼修,且藉以增功消業。    正信的寺廟及教會甚至慈善機構,因爲具有相當的規模,及具有相當的行政能力, 義工參與其中,藉由學習彌補自身能力不足;而且如是單位是由四面八方的善心人士所聚集組織,各人均有各人的背景和人脈,因此除學習行政能力外,尚可擴展不同的人際網絡。 再援引功德面論,共善力量除可發揮壹己之善外,更可依此功德,由壹化十,由十化百、化千,影響社會,邁向祥和,力挽既倒之狂瀾。    金錢與感情是人生大道上必須接觸的課題。 身爲義工,金錢是爲弱勢而捐獻的,感情是爲大衆福祉而奉獻的;因此藉之練習無私心態,爲人生真正的快樂邁進,所以快樂不是獲得的多,而是奉獻的多。 再舉壹例供思考:花費百元購買頂級麵包享受與將此麵包供人享受, 同樣的物品,獲得的快樂必然不同,因爲供人分享,從其滿足笑容的回饋,必然勝于肉軀上的滿足。 總言之,義工奉獻己力爲社會謀福利,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布施所得的功德,是無分金錢或力氣的,僅要保持奉獻無私的心態,必可從德善功德得到圓滿人生。 。。。。。。 PS: 待有餘而後濟人,必無濟人之日~ 待有餘而後讀書,必無讀書之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