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11日 星期四

續。釋疑寶卷。4,5,6,7,8

。。。。。。 4 四、問:人世無常,佛陀教人-「五蘊皆空」,消除「慾望」是吧!   老母曰:人類的知識程度愈高,工商愈發達,慾望的需求,也會變得毫無止境,野心會急速擴展出去,相對的社會以及環境的阻力,也會日漸加強, 以致於「求不得苦」,其痛苦也越大,聲色犬馬的刺激,雖然可獲得感官上的滿足,其內心卻一日又一日耗空, 精神上的無依無靠也越為強烈。    五蘊:可以解釋為感覺以及心理意識的情識作用。 逐漸消除「感受」為出發點的慾望,自然對於物慾淡薄,於生活上便可以合理適中,不會過於計較人事之爭了。       ※ 佛陀並不是要人清除慾望,而是中和過度的妄念,使生命的過程能安然舒態。 。。。。。。。5 5 五、問:人生是多變,社會是趨向複雜的,處於如此變遷的環境中,如何修持?   老母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君子當「自強」!大道本性是靜的,而大道的表現卻是千變萬化, 修道,莫不是如此,修道的本源是「如如不動」, 而修道人的行為,一樣是活潑生動。       把道心放在心中,而由道心發出的行為,便不會脫離軌道,表現於人世是非之間,還是清明可親,不沾瓜葛的呀! 6 六問:修道人,在社會上的表現是什麼呢?   老母曰: 修道人,就是看穿人事是非與善惡因果關係,於是覺悟出生命的真正意義, ※ 不在於生活中物慾的追求, ※ 而是追求生命中-真、善、美的目標。       ※ 所以修道人,是汲汲於社會上的公益事業,捨己忘我,時時刻刻,就是想到,如何改善社會風氣, 如何來勸人為善,如何幫助急苦的同胞。       修道人,在家裏面,敬雙親,拜活佛,效聖賢,並不是在家中,便成為「老大」自居,不可一世之態, ※ 他知道家庭是真人的考煉所,上蒼仙佛所出之處,是故不懼五倫之試,反而是越考越勇敢呢! 7 七、問:有人常常喊「窮」,有人「討飯三年,懶做官」,苦樂之見,並不統一;是否?   老母曰: 苦樂之見,是沒有標準,有野心的人總是苦多樂少,痴呆愚蠢的人往往是樂多苦少, 只有修心樂道的人,不苦不樂、不喜不憂,所謂「致中和之道」也。       心境的反應,才有苦樂感覺,事實上世界上並沒有「苦」「樂」這兩字, ※※ 而是因為有了慾望之念,才召感苦樂感覺也。       所以老子講「無為而治」,孔子言「恬淡寡慾」,莊子又有「道我不分」之慨,佛陀也說「貪、嗔、痴、愛、慢」的道理, 其目的乃是希望消除世人心中苦樂的大敵,而返天真無識的本性。 8 八、問:野獸與人類,皆有慾望,其分別在於何處呢?   老母答: 兩者亦有共同的慾望,就是對食物的飽食慾,兩性間的性慾,孔子也說「食色,性也。」       野獸所需要的是原始性的衝動, ※ 人類是理性的動物,對於「食」與「色」的行為上, ※ 是發乎情,止乎禮,是合於人際間理智之規範。       修道人,修的是理性之道,是人類共同行為的合理化,所以昇華的結果,便是超乎於靈肉物慾之上,其生活並不受「食、色」所限, 原始的衝動,不但動不了他的心,而且還持之以修煉中和之性。       ※※ 現代人,好色多慾,講求享樂機巧,卻是暗毀先天性靈,淪為禽獸之徒,是偽裝人樣的獸性人格,無怪乎?地獄客滿,仙佛難過,老母望兒回家,竟是遙遙無期。    偈曰:甘露酒三千,法雨處處飄。    風中佛音佈,眾迷應知錯。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