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 星期二

再續…大道心德

再接續…大道心德~ po前言:複述 大道心德~一書 九天司命真君 降 ※※※ 願世人莫以普通善書視之,應珍惜而研修之,則自明大道乃康莊,而能發揚光大黃帝道統,始知大道無私,惟德是輔也,勉之。 老母御駕親臨扶筆著作「大道心德」,乃千載難逢良好機會。 ※※ 天母娘娘 降   論:「六道」    六道者, ※※ 天道、人道、阿修羅道、 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 此六道為眾生輪迴之道途也。    天道者:敬重仙佛,修身行善,功果圓滿,歸於天道三界之中,或作神祇,或入仙班。    人道者:首重五倫,即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也。    ※※ 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等四道者, 皆是一切眾生前世非為妄作,或富貴未肯向善,或恃強姦淫婦女,或好殺生靈,或存心害人,或為官不清,或騙人財物等等。    所以六道輪迴之路,乃由人自招自擇;有善覺者,應由人道修而歸於天道,庶免墜落阿修羅等四道,永作罪人而無法超昇也。 。。。。。。。 天母至尊 降   論:「殺生作牲醴,神佛不敢受」    ※ 世間眾生雖有虔誠敬拜神佛,但大部份均依照舊例,每遇神佛誕辰就隨風入俗殺生靈,以三牲五牲拜祭神佛,其意是崇功報德,以酬謝神佛之恩顧,以表敬意。 ※ 殊不知敬拜神佛,以牲醴致祭是觸犯神佛之忌的,因上天本抱著好生之德,宰殺生靈是違背天道,神佛是不敢享受的。    聖佛仙神只享受世間之香火,不享受人間酒肉之類。 世人若有虔誠,雖是清水菜品亦可感應。 倘若妄殺生靈,反而污觸聖佛仙神,欲求福反造罪過,不如改變風俗,以素菜茶果敬奉,更為喜悅。    世人妄殺生靈作牲醴拜祭聖佛仙神,實是藉聖誕以致祭,而充其口腹之貪而已。 甚多人都利用聖佛仙神之聖誕而大開殺戒,豚羊雞鴨鵝等大宴賓客,葷氣沖天,不但是浪費金錢,而是自造殺孽,實不合算也。願諸迷子,醒而悟之。 有詩為證:   詩曰: 妄殺生靈以敬神 三牲五禮實違仁 輸誠只獻香花菜 感應如斯錫福頻 。。。。。。。。 xxxxxxxxxx 瑤池金母 降   論:「體天好生之德」   昔周公告成王曰:「舜之為政,好生而惡殺,湯開三面之網,澤及禽獸,禮記所載,無故不殺生,無故不食珍。 曰:不傷胎、不破卵、不填穴、不覆巢,皆愛物之明徵也。」 孔子曰:「萬物同體。」孟子曰:「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 又曰:「惻隱之心仁也」。禮記云:「天子無故不殺牛,大夫無故不殺羊,士庶無故不殺犬豕。」都是求仁主要言,此皆好生愛物之明證。    ※ 凡修天道之人,必須上體天心。 天有好生之德是以仁慈為本,仁即是命之根,亦乃德之本性也。 仁也就是人之心德,人之心德就是人的良心,人的良心就是天理,天理就是人的本性。 所以凡修道之人,應該以仁慈為本也。 有詩為證:  詩曰: 上體天心德好生 仁慈為本表虔誠 聖人惻隱施明訓 妄殺無辜怒玉京 。。。。。。。 金母娘娘 降   述:「蘭因絮果」    凡世之同胞兄弟,動輒就相鬥鬩牆,兄不肯讓弟,弟不肯敬兄;此乃是他們前生不仁不義,奸詐相欺,故令生仍結為兄弟,或為家財分爭,骨肉變成仇人者也。    今生為夫妻而不和,此乃其前世,或妻謀害其夫,或夫虐待其妻,故冤孽相纏,今生仍為夫婦,或女轉生為男,或男轉生為女,冤冤相報者也。    今生自幼就無父母,或者而無子無孫;此乃其前世或作賤子孫、凌辱女媳,或打胎溺女,故今生應受孤寡之報也。    今生為人奴僕、佣婦,時常受人欺辱,乃是其前世身為店東,或是主母,心無度量,待人過於殘忍,結為冤仇,是以今生轉為主僕顛倒,以報其冤者也。    今生居不得安、食不得飽,窮苦為乞,此乃其前世不惜五穀、不愛物,金錢濫用,故今生應受盡貧困之苦,所謀之事,皆為不遂之報者也。    今生壽元不長,還多疾病,乃是前世好殺生靈,不知慈憫愛物,以致今生折其壽算,並受病魔相侵之苦,以報應者也。    今生雖知向善勤修,絲毫未敢為非,並曉樂善修身,偏而內顧多憂,不能擺脫,此因其前生或欠人財物未還, 或受人恩惠未報,故今世皆要償還其債務;故,雖樂道勤修,亦不能脫離其苦也。    ※※ 是故,今生為人,凡有不如意者,都是前世冤孽牽纏而來,這些冤孽之業障,俱要消盡,自然所行盡是坦途,無有荊棘之阻礙也。 ※ 倘不信前生因果報應之事,今生依舊積下冤孽罪過,則生生世世都償還不清也。 願諸迷子宜猛醒而修之。 。。。。。。。。。 無極老母 降   述:「仁慈之道」    仁就是天之德,慈就是人之道。 上天若不仁慈、不施膏澤,風不調、雨不順,五穀就不能豐收,瘟疫四起,人就不能聊生也。 地若不播仁慈之風,萬物就不能和暢生長也。    君臣若不仁慈,朝廷就會生出紛亂之事;父子若不仁慈,家門就少有和樂之慶。 夫妻若不仁慈,琴瑟就不能和諧。 兄弟若不仁慈,骨肉就有干戈之害。 朋友若不仁慈,交遊就會起了是非之端。    所以,仁慈者就是修身之寶,凡諸迷子,應了悟仁慈之道,好好善為修養之。 有詩為證:  詩曰: 仁施大地自安然 違逆慈悲禍劫連 上下一心敦博愛 何愁世界不平焉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